摘要:目的 統(tǒng)計團場糖尿病患者情況,研究在門診開展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1年01月~2012年09月我團門診糖尿病患者40例,給予全部患者糖尿病健康宣教,總結宣教效果。結果 門診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經過1年的健康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主動測血糖、驗血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堅持用藥的病例由9例、7例、19例、18例、35例,上升至17例、18例、40例、39例、40例,前后差異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結論 在門診開展健康宣教,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應用。
關鍵詞:門診;糖尿??;健康干預;效果評價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飲食結構有所轉變,糖尿病患者也呈上升趨勢,有研究結果顯示[1],糖尿病患病率的遞增速度為每年增加1%,糖尿病不但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還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經濟負擔。研究指出[2],為門診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工作,可有效防止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將統(tǒng)計團場糖尿病患者情況,研究在門診開展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01月~2012年09月從我團門診患者中篩查出4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篩查的總體患病率為4.4%),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55~79歲,平均(61.2±2.7)歲,病程1~10年,平均(3.2±2.7)年。40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TO糖尿病診斷標準[3],全部患者無其它內分泌疾病,無嚴重心肝肺疾病,均自愿參加健康干預治療。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 了解患者生活方式、患者的學習能力及其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干預計劃。
1.22健康教育方法 患者就診時給予健康宣教,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向其講解糖尿病的癥狀、危險因素、遠期預后情況。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進行個別指導,讓患者掌握體重、血脂、血壓、血糖達標的標準,叮囑患者戒煙酒,定時監(jiān)測血糖,適當運動,合理搭配飲食。
1.3效果評定 以問答的形式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從主動測血糖、主動驗尿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堅持用藥五方面統(tǒng)計。
1.4數據處理 借助軟件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進行數據處理,計量數據應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數據應用χ2檢驗,以[n(%)]表示。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團場糖尿病患者篩選結果 40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均≥55歲,平均(61.2±2.7)歲,<60歲、60~69歲、70~79歲、80~89歲的例數分別為5例、5例、20例、10例,表明團場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此外,4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5例,女35例,女性患者明顯多于男性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提示團場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以女性為主。
2.2門診健康宣教效果統(tǒng)計 經過1年的健康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主動測血糖、驗血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堅持用藥的病例由9例、7例、19例、18例、35例,上升至17例、18例、40例、39例、40例,前后差異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為終身性疾病,需長期治療,糖尿病并發(fā)癥是患者殘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結果顯示,診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研究指出[4],給予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可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自制能力,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有學者[5]探討了健康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為128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健康干預治療,結果顯示,與干預前相比,患者糖尿病危險因素知曉率顯著增加,血糖控制水平明顯好轉,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理及心理舒適度。本文進一步研究了在門診開展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概念,告知血糖監(jiān)測儀的應用方法、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給予用藥指導,讓其了解胰島素的正確使用方法、貯存方法,讓其熟記降糖藥物的注意事項及服藥方法,引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叮囑患者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潔,不留長指甲,叮囑患者戒煙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過1年的健康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宣教后主動測血糖、驗血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堅持用藥的病例分別為17例、18例、40例、39例、40例,與相關研究結果近似[6],提示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控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一步表明在門診開展健康宣教,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水平,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行為,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團場糖尿病患者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其不良生活習慣比較多,多數患者理解能力差,治療依從性差,健康宣教時應盡量使用口語化、通俗易懂的語言,并反復強調疾病控制要點。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是糖尿病患者自我控制管理的難點,也是重點,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應告知患者控制熱量攝入量,適當節(jié)食,但飲食控制及鍛煉計劃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患者的欲望,血糖控制不佳、醫(yī)療費用支出可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為減輕患者壓力,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還應針對性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消除悲觀心理,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健康宣教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讓患者了解限量飲食、適量運動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意義,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幫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適度及心理舒適度。
綜上所述,健康宣教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門診糖尿病治療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吳冰冰,張敏.門診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與分析[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12(10):1557-1559.
[2]鄭芳.健康教育對門診糖尿病患者相關知識與行為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1,18(14):1662-1664.
[3]楊少萍,梁燕芳,黃匯明,等.門診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識調查分析及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21(14):635-636.
[4]王云霞,張洪潤,路春芬.門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況調查分析[J].河北中醫(yī),2011,10(09):1559-1560.
[5]肖曉玲,胡秋秋,劉玉萍,等.門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信行調查研究[J].護理學報,2012,04(04):27-31.
[6]任小丹,黃秀榮,姜秀蓉.門診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調查與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9,05(14):1283-1285.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