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品質圈(質量控制小組,QC)活動在提高神經外科健康教育質量中的應用。方法 通過成立健康教育改進小組,利用品質圈活動方法,確立提高神經外科患者健康教育質量為活動課題,隨機對60例住院患者及家屬進行現狀調查,分析神經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低的原因,制訂相應的對策并組織實施, 再進行效果檢查。結果 通過品質圈活動,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強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的順應性,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自我保健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業(yè)務水平及整體素質。結論 品質圈活動在神經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也提升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
關鍵詞:品質圈;神經外科;健康教育
品質圈(QC)是指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組織的經營戰(zhàn)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員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1]。其活動的特征是:為解決本單位存在的問題,不斷地進行質量改進。是由本系統(tǒng)工作人員在自愿的原則下組成,組建的目的是通過定期的選題會議、活動并討論,提出并解決本科室在工作中急需解決或改善的問題[2]。我科在開展提高神經外科健康教育質量活動中,進行品質圈活動,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選題理由
神經外科患者存在病情重、住院時間長、后遺癥多等特點,為了使患者早日康復,飲食指導、功能鍛煉等一系列健康指導顯得尤為重要。但由于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等原因,患者對疾病健康教育的知曉率低,因此,成立健康教育QC小組,對提高神經外科健康教育質量非常重要。小組應用5M 選題法(即力所能及、有效可查、需時適中、醫(yī)院賞識、圈員自豪)[3],確立\"提高神經外科健康教育質量\"為活動課題。
2 QC具體活動
2.1教育對象 隨機選擇60例不同文化程度的神經外科住院患者。
2.2活動步驟
2.2.1成立QC小組 我科于2012年1月成立QC小組,命名為健康教育小組,包括護士長等10人,小組選舉1 名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的成員為圈長,負責組織圈內活動;選舉1名文筆相對較好的秘書,負責QC活動的記錄,其他為圈員。小組遵循PDCA循環(huán)開展QC活動,每月1~2 次例會。成立后請醫(yī)院質量管理專家對QC成員進行培訓,掌握QC活動的原則、方法及所需資料,包括選題原則、因果分析、對策表的應用等。
2.2.2現狀調查及設定目標 對2012年1~4月60例不同文化程度的住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5個方面:文化程度、疾病誘因、飲食用藥、肢體功能鍛煉、自我監(jiān)測病情,問卷條數共50個問題。
結果顯示:護士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為80.5%;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65.3%。根椐調查結果,設定目標:護士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100%,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95%。
2.2.3 原因分析及要因確定 從人(護士、患者及家屬)、物(物資、材料、信息)、法(方法、操作、管理)、環(huán)(環(huán)境)4個方面[4]分析造成神經外科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偏低的原因,通過因果分析及論證,找出以下5個主要因素: 職責不明確、分工不清晰;健康教育方式單一;護士理論知識不扎實,指導方式不規(guī)范、無標準;健康教育資料缺乏實用性;缺乏有效的監(jiān)控制度。
2.2.4制定對策并組織實施 針對以上5個要因,制定了以下對策并組織實施。
2.2.4.1工作人員統(tǒng)一培訓 采用QC知識講座、知識手冊、問卷等各種途徑進行宣傳培訓QC的相關內容,自上而下強化QC活動理念。制定目標及工作計劃,明確職責和分工,大力推行QC活動。
2.2.4.2加強護士的業(yè)務培訓,提高護士的護理水平 培訓內容包括:疾病病因、臨床表現、飲食用藥、功能鍛煉方法等。培訓時間為1個月,培訓后考核,分為理論和操作考核。每位圈員每周講課1 次,圈員既是老師也是學生,通過圖書、報紙、雜志甚至上網查詢不同內容的最新資料。
2.2.4.3豐富健康教育手段 采取編寫患者健康教育指南、開設宣傳欄、現場操作培訓、口頭指導、健康卡發(fā)放、飲食譜等方式,將健康知識傳授給患者,有效解決患者需求。
2.2.4.4建立有效的監(jiān)控制度 ①制定健康教育評價表,對住院后1、2w及出院前的患者進行評估;②護士長及圈長每周檢查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③強調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必須認真執(zhí)行;④深入病房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檢查并督促患者進行飲食治療、功能鍛煉等方面的落實。
2.2.5效果評價及活動推廣 我們于2012年1月~4月對60例住院患者開展QC活動并在出院前進行調查,患者對疾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95%,與實施QC活動前相比有顯著提高。通過開展QC活動,產生了一系列無形效果:護理工作開展順利,患者積極配合診療和護理,加快了疾病康復,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同時提高了護士自身素質,增強了科室的凝聚力。為此,我科QC小組舉行成果發(fā)表會,對活動中表現突出的護士予以適當的表彰。同時,以點帶面,選擇更多團隊分批次開展QC改善,在全院推廣QC活動,并在過程中培養(yǎng)人才梯隊,形成醫(yī)院文化自我循環(huán)及完善的機制。
2.2.6鞏固措施 為了鞏固所取得的成績,采取以下鞏固措施:圈長把健康教育納入常規(guī)工作職責范圍,并定時檢查,新職工及時培訓并考核,使之很好地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加強思想教育,充分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吸收新知識,并傳授給患者。經常向患者講解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使之自覺接受并配合。
參考文獻:
[1]鄧少芳,鄧桂芳,魏麗,等.品質圈管理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南方護理學報,2002,9(1):59.
[2]張建林.品質圈活動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6,20(10):2705-2076.
[3]陳建紅,田賢媚,黎秀玉,等.品質圈活動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04,3(1):10.
[4]于俊葉;張佩珊.品質圈活動在責任護士管理中的運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8(25).
編輯/劉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