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對白癜風利用卡泊三醇軟膏進行治療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分析。方法 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0例白癜風患者,將這些患者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并且使兩組患者的數量相等,將這兩組患者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利用卡泊三醇軟膏來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利用凡士林軟膏來進行治療,在完成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膚色恢復情況,并且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比較。結果 在結束治療至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中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中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2.0%,兩組患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并且觀察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56.0%,對照組中患者無1例治愈,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明顯;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發(fā)生不良反應進行比較,觀察組中與對照組中患者均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均順利完成治療。結論 對白癜風利用卡泊三醇軟膏進行治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患者耐受性比較好,不會出現不良反應,可作為一種理想藥物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白癜風;卡泊三醇;臨床效果
白癜風是現代臨床醫(yī)學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屬于色素性皮膚疾病,該疾病的臨床表現為局部性或者泛發(fā)性皮膚色素脫失斑,對患者容貌有著直接影響,并且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對于該疾病病因還不是特別清楚,臨床研究認為一般與遺傳、免疫以及神經等方面的因素有關[1]。在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中,主要是利用激光照射技術,糖皮質激素以及外科手術方法來進行治療,雖然有一定效果,也對患者造成較嚴重傷害,并不是很理想。本文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0例白癜風患者,分別對其利用卡泊三醇軟膏與凡士林來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曾收治的50例白癜風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白癜風臨床診斷標準,并且患者的白癜風皮損面積在患者體表面積10%之內。將這50例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兩組,并且兩組患者的數量相等,每組各有25例,將這兩組患者分別作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患者男性有13例,女性有12例,患者年齡15~60歲,其平均年齡(35.5±2.5)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5±0.5)年,患者損傷部位有以下幾種:有6例患為面部,有12例患者為手背部,有5例患者為頸部,另外2例患者為四肢;對照組中患者男性有15例,女性有10例,患者年齡10~65歲,平均年齡(38.5±3.5)歲,病程3~16年,平均病程(5.8±0.4)年,患者損傷部位有以下幾種:有8例患者為面部,有10例患者為手背部,有4例患者為頸部,另外3例患者為四肢。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與病變部位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存在,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利用凡士林進行治療,將凡士林涂抹于患者患處,并輕輕揉搓,直至藥物被完全吸收,每天早晨與晚上各使用1次,共治療12w時間;觀察組中患者利用卡泊三醇軟膏來進行治療,將卡泊三醇軟膏涂抹于患者病變部位,對患者患處輕輕揉搓一段時間,直至藥物被患者皮膚完全吸收,每天早晨與晚上各進行1次,治療療程為12w時間。在初診當日以及用藥之后的第1個月、3個月以及6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每次對患者進行復診時,詢問其藥物起效時間。在對患者用藥過程中,對其耐藥性進行評價,并將其分為三個級別,即良好,一般,較差,并且詢問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2]。
1.3觀察指標 在完成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中白班變紅、出現色素島、邊緣色素內收以及色素均勻沉著與白斑恢復正常所占比例。
1.4臨床判斷標準 在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皮損部位完全消退,皮膚顏色恢復正常,則表示痊愈;在完成治療后,患者皮損面積的減少率在50%之上,大部分皮膚顏色恢復正常,則表示顯效;患者皮損面積減少率在10.0%~49.9%,少部分皮膚顏色恢復到正常水平,則表示好轉;在經過治療后,患者皮損面積的減少率在10%之內,或者是無變化,患者膚色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則表示無效。以痊愈、顯效與無效來表示總有效率[3]。
1.5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數據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對于組間比較利用χ2進行檢驗,在本次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束治療至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中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中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2.0%,兩組患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并且觀察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56.0%,對照組中患者無1例治愈,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明顯,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的耐受性 在治療過程中,對兩組患者的耐受性進行觀察詢問,觀察組中患者有22例患者耐受性較好,有3例患者耐受性一般;對照組中有21例患者耐受性較好,有4例患者耐受性一般,兩組患者無顯著差異存在。
2.3比較兩組患者所出現的不良反應 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發(fā)生不良反應進行比較,觀察組中與對照組中患者均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均順利完成治療。
3討論
白癜風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皮膚性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特別是對于面部病變患者,該疾病比較容易診斷,但治療相對比較困難。對于該疾病病因,臨床大多認為與患者自身免疫異常存在一定關系。
卡泊三醇屬于維生素D3衍生物,能夠調節(jié)免疫以及抗炎性遞質,主要是用于銀屑病的治療。近幾年臨床醫(yī)學研究中發(fā)現皮膚角質形成細胞以及黑素細胞能夠表達出1,25(OH)2- D3受體,1,25(OH)2- D3能夠對黑素細胞增生進行調節(jié),并且能夠參與黑色素合成,從而能夠對白癜風進行治療[4,5]。
綜上所述,對白癜風利用卡泊三醇軟膏進行治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患者耐受性比較好,不會出現不良反應,可作為一種理想藥物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嚴,劉宇博,劉佳麗,等.他卡西醇及卡泊三醇治療白癜風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0,6(10):681-689.
[2]張麗.卡泊三醇軟膏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白癜風臨床研究[J].皮膚病與性病,2012,6(25):316-317.
[3]楊伯艷,郭健,劉麗,等.卡泊三醇軟膏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療效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24(33):2950-2951.
[4]魏榮,吳斌,彭春.卡泊三醇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穩(wěn)定期白癜風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35(20):92-93.
[5]朱鐵君,徐前喜,杜娟,等.卡泊三醇軟膏治療白癜風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0,7(10):384.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