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估 以11(12)肋尖部為標志盲穿經皮腎鏡取石術(m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11(12)肋尖部為標志盲穿建立經皮腎鏡工作通道治療上尿路結石。 結果 80例均能準確進入腎盞目標位置,5例中轉小C臂X線引導方式建立手術通道,78例一次取凈,7例癥狀不明顯的殘余結石,加行ESWL輔助治療后排出體外。建立手術工作通道平均時間10±3.2min,無工作通道建立過程中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結論 以11(12)肋尖部為標志盲穿可以為中、重度腎積水的患者行mPCNL術,提供安全、準確的工作通道。對mPCNL術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11(12)肋尖部; 盲穿;經皮腎鏡取石術
經皮腎鏡取石術(mPCNL)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結石清除率高、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已經在臨床中推廣應用。建立理想的操作通道是手術成功的先決條件,可采用B超,CT,或小C臂X線引導穿刺建立腎穿刺通道。作者自2005年9月~2011年7月以11(12)肋尖部為標志盲穿建立經皮腎鏡工作通道治療上尿路結石85例,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5例,男54例,女31例,平均46歲。全部病例術前行KUB加IVU并加拍腹部墊枕的俯臥位片、B超和CT檢查確診:單發(fā)腎結石56例,單發(fā)輸尿管結石15例,多發(fā)性腎結石14例,其中腎結石伴同側輸尿管結石7例。結石最大徑(由KUB平片測量)1.5~4.5 cm,平均3.3 cm。輕度積水者3例,中、重積水者82例,伴腎功能不全4例,腎旋轉不良2例,合并雙輸尿管2例,膿腎2例,曾作開放性手術取石的復發(fā)結石9例,曾行ESWL殘留結石18例。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原發(fā)性高血壓等疾患者5例。
1.2方法 首先,閱讀X光片和CT片,了解結石位置和分布、與腎盂、腎盞的關系和結構,確定可以采用盲穿方法。麻醉滿意后,先取膀胱截石位,患側輸尿管逆行置F5輸尿管導管,再取俯臥位,用軟墊墊高下腹部,使腰背部成一平面。以11或者12肋尖部為標志,從X光片和CT片上觀察水平和縱向與腎臟輪廓影像的參考數(shù)值。以11肋間或12肋下腋后線至肩胛下線之間為穿刺點,助手由留置的輸尿管導管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形成人工腎積液,擴大患腎集合系統(tǒng)容積。用G18腎穿刺針穿刺目標腎盞主要中盞或者直接穿刺觸至結石表面,通過輸尿管導管向腎內注入生理鹽水,有尿液自穿刺針呈線樣溢出,即置入斑馬導絲。順導絲以筋膜擴張器擴張穿刺通道,從F8開始,以2遞增,擴張至F16-F18,留置F16~18Peel-away塑料鞘建立經皮腎取石通道,采用德國WolfF8/9.8硬性輸尿管鏡,ACP氣壓彈道碎石系統(tǒng),國產MCC電腦液壓灌注泵,WOLF電視監(jiān)視攝像系統(tǒng)。將輸尿管鏡進入皮腎取石通道,達到腎集合系統(tǒng)找到結石,在內鏡的工作腔道中置入氣壓彈道碎石桿,啟動氣壓擊碎結石,盡量將結石粉碎至直徑3 mm以下,利用灌注泵的脈沖水流和逆行導管的高壓水流沖洗出碎石,較大的碎石用取石鉗取出。
2結果
本組85例患者均采用單通道取石,均在先以11或者12肋尖部為標志,盲穿下建立腎穿刺通道。80例均能準確進入腎盞目標位置,5例需要小C臂X線引導方式建立手術通道,行一期穿刺取石85例,1w后經瘺管再行Ⅱ期取石8例。一期結石清除率為90.6%。建立手術工作通道平均時間(10±3.2)min,腎造瘺管留置時間5~7 d,平均6.5 d;留置雙J輸尿管導管3~4w。術后平均住院10 d。工作通道建立過程中無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如大出血切腎或栓堵、血氣胸發(fā)生。術后,拔造瘺管時出現(xiàn)較多出血2例,分別輸紅懸2單位及血漿300 ml,均為輕度積水患者。其他患者術后均有肉眼血尿,持續(xù)1~3 d消失。術后發(fā)熱2例,經抗感染治療3~5 d,體溫恢復正常。
3討論
mPCNL中建立理想的操作通道是手術成功的先決條件,不僅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而且有利于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而建立操作通道的關鍵步驟之一是目標腎盞穿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手術時可以采用B超,CT,或小C臂X線引導穿刺建立腎穿刺通道。B超定位,方法簡單,可反復進行。但對外科醫(yī)生來說相對陌生。需要一定的學習曲線[1,2]。CT引導定位準備確,并且能明確腎臟與周圍臟器的解剖關系,但是操作復雜,不便在術中一次完成,術中依然要借助X光或者B 超定位[3,4]。術前用KUB + IVU確定穿刺通道,術中X光透視或B超引導進行定位、穿刺。而IVU和B超均為平面圖像,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比較有限,穿刺點、穿刺方向多有賴于術者的經驗和技術[5]。X線透視下穿刺基本是盲穿過程,不能顯示穿刺通路組織結構及有效避開腎臟較大血管或腎盞間血管,出血的機率較高;對有腎功損害患者來說,造影劑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認為穿刺通道的確定應當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①結石在各腎盞的分布②聯(lián)合部的角度和方向,方便放置雙J管和進入輸尿管上段取石。③腎臟與周圍臟器的解剖關系。④力爭單通道解決以上全部問題。本法以11(12)肋尖部為標志,在體表容易觸及,并且能在X光片上明確地顯示,水平和縱向與目標腎盞距離也能測出,結合B超和CT影像資料,考慮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就可以確定穿刺。本方法操作簡單、實用,可以為經皮腎鏡取石術提供安全、準確的工作通道,對mPCNL術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尤其是適合重度積水的患者。我們建議:過度肥胖肋尖部觸摸不滿意、X光顯示腎臟活動度很大、以及結石位置與分布特殊,需特定目標穿刺、輕度積水患者不適合使用本法。
4致謝
首先,衷心感謝導師武德能主任對我的悉心指導和諄諄教誨。
同樣還要感謝院長蔣奇禮副主任醫(yī)師和泌尿外科全體醫(yī)護人員,感謝他們在我的學習、工作中給予的幫助和指導。感謝你們給予我無私的幫助和友誼。
參考文獻:
[1] 陸 華等.單用B超定位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術碎石治療上尿路結石[J].吉林醫(yī)學,2008,29(3):212 [2] 王曉鋒,等.單用B超定位建立經皮腎通道的操作技巧和臨床價值[J].四川醫(yī)學2008,29(9):1196
[3]張 鴿,等.CT尿路造影及三維重建在微創(chuàng)經皮腎取石術中的應用[J].南開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28(5):349
[4]蔣立城,等.螺旋CT輔助定位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27(11):973 .
[5 ]李遜,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冶療上尿路疾病[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4,25(2):169.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