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一法兩規(guī)\"的貫徹實施,血站質量體系逐步完善,血站質量控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質量控制科是血站重要業(yè)務科室之一,主要承擔血液質量抽檢、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建設工作,以確保血液質量和輸血安全。在質量檢測方面,質量控制科對采供血所使用的每個批次的采血袋、機采耗材、消毒用品等關鍵原輔材料和血液檢測試劑進行質量抽檢,確保只有合格的物料和試劑才能用于采供血工作。同時對成品庫存全血和成分血嚴格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進行質量抽檢,確保為臨床醫(yī)療機構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在質量管理方面,質控科將《血站管理辦法》與《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 《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規(guī)范》進行整合,負責制定適合本站實際工作的質量體系,對影響質量體系的技術、管理、人員、標本、試劑、儀器設備等因素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并加以維持、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質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
關鍵詞:質控科;質量管理;質量體系
1 成品合格血抽檢
按《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要求,血站每月需對成品庫存血定量抽檢,檢查是否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1]。近年來,血站對質控工作重視程度得到提高,質量控制科能力得到了提升,人員和設備都得到加強,血液制品質量抽檢工作全面深入開展。但是在血液制品抽檢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一般血站多自行檢測進行質量控制,很難從自身角度發(fā)現問題,血站可委托具備相應檢測能力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通過不同實驗室間比對,增進血站間交流合作,使血液質量控制水平共同提高。另外,血站對抽檢結果的分析還不到位,停留在判定合格或不合格,只講究合格率的水平上。血站應當對抽檢結果進行趨勢分析,關鍵項目指標通過質控圖的方式,在過程和結果上對該項目進行趨勢分析,出現異常趨勢時能及時發(fā)現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2 關鍵物料及檢測試劑質量控制
為保障采供血機構供血質量安全,采供血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血站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的質量直接決定血液質量和血液安全,是維系獻血者、受血者安全及采供血機構利益的關鍵[2]。依據《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要求,采供血所用的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不得對獻血者健康和血液質量產生不良影響。血站應建立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采購、評估和確認程序。從采購、驗收、儲存、發(fā)放、使用和不合格品控制六個環(huán)節(jié)制定嚴格的質量控制管理措施。
采購前對生產商和供貨商的各種資質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對每批次購進的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進行關鍵質量指標的確認,質控科進行質量抽檢,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對待檢、合格和不合格的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分區(qū)儲存,對存儲環(huán)境的溫濕度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發(fā)放物料和試劑時,嚴格核對檢驗報告和標示,防止不合格、待檢及過期物料和檢驗試劑的誤使用。使用部門建立使用記錄,及時登記使用異常的物料和檢驗試劑,將信息進行反饋,嚴格控制不合格品。對血站關鍵物料及檢驗試劑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才能從源頭上杜絕影響血液安全問題的發(fā)生。
3 關鍵設備和環(huán)境質量檢查
除對關鍵檢測設備定期檢定或校準外,血站更應注意儲血設備的質量檢查。血液在保存期間,溫度變化是引起溶血的重要因素。為避免因儲藏設備造成血液質量的下降,血站應對儲藏設備溫度進行不間斷溫度監(jiān)控。為避免冰箱斷電隱患,血站應配有不間斷電源(CPU),并定期對電源故障報警系統(tǒng)進行檢查,也要對溫度失控報警系統(tǒng)進行定期的維護和監(jiān)測。另外為避免血液受外界微生物污染,血站環(huán)境應保持干凈整潔,定期對工作環(huán)境進行工藝衛(wèi)生監(jiān)測、對儲血設備和試劑冰箱進行消毒。業(yè)務科室的設計應遵從《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醫(y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中的規(guī)定[3]。對于檢驗區(qū)域去進行有效的劃分,并作有效的標示,對污染區(qū)域進行警示標示。
4 小結
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臨床醫(yī)療機構對血液的需求越來越大,與此同時血液供應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為保障臨床用血的安全,血站有必要加強血液的質量控制。加強質控科的建設是提高血站質控水平的最有效途徑[4]。
首先加強質控科人員隊伍建設,對質控科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升業(yè)務素質,并及時對新標準新方法進行培訓,使質控科工作人員掌握與時俱進的檢驗技術,加大對成品庫存血的抽檢力度,尤其是注重質量失控后的管理分析。其次加強關鍵物料和檢測試劑質控能力建設,嚴格把控各環(huán)節(jié),加強檢驗儀器設備管理,定期經計量部門校準檢定,定期維護和功能核查。再次要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堅持前饋控制原則,注重過程程序控制,完善工作記錄,做到所有工作有據可查。血站質控科人員應充分認識到質控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持續(xù)改進提升質量控制水平,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為血液的質量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對血液從采集、制備、儲存、運輸等環(huán)節(jié)實施全程監(jiān)控,建立采供血、輸血質量管理體系和維持質量管理體系,使人員培訓、質量管理全過程程序化、規(guī)范化,保證血液的質量和臨床用血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胡鳳娟.對保存期末全血質控抽檢不合格的原因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7,9(3):241-242.
[2]吳長麗.血站關鍵物料管理對于血液安全的重要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6(18):795-796.
[3]黃斯瑜.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及管理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13):87-88.
[4]陳蘭娟.論血站血液檢驗中的質量管理[J].醫(yī)學信息,2011,4(2):161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