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是兒科的急重癥之一,目前臨床上已有多種方法進行轉復,如刺激迷走神經終止及抗心律失常藥物等,但部分患者難以奏效,反復發(fā)作,近年來隨著食道調搏和射頻消融治療方面取得好的效果,為治療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開辟了廣闊的前景?,F對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治療進展做以下陳述。
關鍵詞: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食道調搏射頻消融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是小兒最常見的異位快速心律失常,是指異位激動在希氏束以上的心動過速,其發(fā)病率為1/25,000[1],臨床表現為特異性差,如不及時治療,則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發(fā)癥。因此積極對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治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對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治療上的新進展進行綜述。
1機械刺激
機械刺激法作為一種簡便易行安全經濟的復律方法,但轉復率療效不一,與兒童年齡小惡心反射不易引出,不能配合屏氣等因素有關,那開憲等研究報道機械刺激法轉復率5 0%[2]。
1.1興奮迷走神經刺激法[2]以壓舌板刺激舌根部誘發(fā)惡心、嘔吐或深吸氣后屏(Valsalva法)。適用于無器質性心臟病,無明顯心衰者。張慧萍, 郭偉民等研究[3] 迷走神經刺激法有效轉復率為17. 86%,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 57%。
1.2壓迫頸動脈竇法[4]在甲狀軟骨水平捫得頸動脈搏動,以大拇指向頸椎方向壓迫,先壓迫右側,時間為10~20s,如無效可以同樣方法再試壓左側,但禁止兩側同時壓迫。一旦心率轉為正常,便停止壓迫。
1.3 潛水反射法[4]用于年長兒或嬰兒,將5左右冷水毛巾敷于面部15s左右。年長兒可令其吸氣后屏氣,將面部浸入5冷水,未終止者可停數分鐘后重復。
2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治療,但大多數藥物有著不同程度的負性肌力作用, 部分藥物還有致心律失常及對臟器的毒性作用,因此在藥物復律前要掌握其適應癥。常用藥有以下幾種。
2.1心律平是一種高效、廣譜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是鈉離子通道的阻滯劑,同時又能阻滯β受體和鈣通道,延長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的慢徑路,抑制自律性,可作為治療小兒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選藥物。常見副作用為視力模糊和胃腸道反應。心律平 1~2mg/(kg·次) 加入10%GS 中10min 內靜脈推注,無效20min 后可重復一次。研究表明[5], 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58例藥物復律效果觀察,心律平轉復率為72.7%,無效率27.3%。
2.2 ATP屬腺苷類藥物,能顯著抑制房室結傳導, 延長有效不應期, 同時具有增強迷走神經張力的作用, 因而可用于PSVT 的轉復治療[6] , 其不良反應為產生多種瞬間心律失常,甚者心臟停搏,導致阿斯綜合征。ATP 0.2~0.3mg/(kg·次) 3s 內快速靜脈推注,無效者3~5min后可重復一次。梁天兵[7]臨床觀察37 例三磷酸腺苷靜脈注射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應用ATP 初始劑量0.2 mg / kg 后, 36 例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 復律成功;另一例于0.3 mg / kg 再用后復律, 總成功率100%。不良反應有胸悶、 頭昏、 竇性停搏、 室性異搏、 Ⅱ°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呼吸困難, 無暈厥及死亡病例,且反應輕微均為一過性。張歲龍、葉莎研究[8]小劑量AT P 靜脈注射終止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0 例發(fā)作療效觀察,30 例患者中27 例效果良好, 有效率為90%。
2.3西地蘭適用于部分心功能不全的患兒,但禁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故目前已經不作為一線用藥。西地蘭 0.02~0.04mg/kg快速飽和。
2.4胺碘酮是Ⅲ類抗心律失常藥,適用于各種室上性、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其次胺碘酮還具有擴張血管、降低心率、改善心肌的作用,故也適用于伴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心功能不全的患兒。胺碘酮 2.5~5mg/kg 加入10%GS 中靜脈滴注,20min內結束。如轉律成功則以5~10 μ g/kg/min 維持2h。武彥秋, 王燕等研究[9] 30 例兒童胺碘酮組復律成功率為83. 3%, 3 例靜脈注射過程中出現血壓偏低, 無需特殊處理, 無心動過緩出現, 無QT 間期延長。
2.5維拉帕米為鈣通道阻滯劑,對早后除極和晚后除極電位及Lca - I 參與的心律失常有治療作用[10]。此藥靜脈注射作用快、效果好,副作用主要是低血壓、心動過緩、心臟驟停。郭天舒[11]研究11例患兒, 靜脈注射, 011 ~ 012 mg / ( kg# 次), 單次劑量不超過3m g, 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緩慢注射。轉復率為100%, 平均復律時間約818min。2例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現有一過性紊亂波形, 約10余秒后恢復至正常形態(tài)[7]。
3食道調博
食道調博作為一種快速有效的中止PVST 發(fā)作的方法,適用于應用2 種以上抗心律失常藥物無效,心動過速持續(xù)發(fā)作超過24h,已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患兒。食管心房調搏作為一種有效、實用的技術應用于臨床工作已多年, 通過TEAP迅速、有效、無創(chuàng)的終止心動過速發(fā)作[12]。張愛君, 邱清華等研究[13]食道心房調搏與心律平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的療效比較,轉復成功率食道心房調搏組85.3%。
4導管射頻消融
導管射頻消融術(RFCA)是利用射頻電流的局部熱效應,使心肌組織脫水、凝固、壞死,從而阻斷異常的傳導途徑,達到根治心動過速的目的[15]。有報道,射頻消融治療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6 例臨床療效觀察,手術總成功率97%,術后隨訪所有患者無消融相關并發(fā)癥出現。陸穎,吳琳等研究[14]射頻消融治療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療效評價39例,消融成功率37例(94.9%),2例復發(fā)(5,1%)。術后隨訪所有患兒無消融相關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射頻消融仍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效果肯定,復發(fā)率低[16]。但對于兒童來說,僅對藥物反應不佳、PSVT頻繁發(fā)作的病例選用,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錢永如.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fā)病機制與治療[J].小兒急救醫(yī)學,2000,7(1):3-4.
[2]那開憲,余 平.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診治新概念[J].世界急危重病醫(yī)學雜志,2007,4(3):1854-1858.
[3]張慧萍, 郭偉民.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急診科不同治療方法比較[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0,19 (1A )23-25.
[4]薛辛東,杜立中.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28-329.
[5]倪海東, 顧東明, 趙建美.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58例藥物復律效果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2011,31(5):382-383.
[6]何金龍, 陳蒙華. 三磷酸腺苷應用于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 2007, 22( 9) : 681-683.
[7]梁天兵.三磷酸腺苷靜脈注射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7 例臨床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1,18(4):568-569.
[8]張歲龍、葉莎.小劑量AT P 靜脈注射終止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0 例發(fā)作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 ,40(1).
[9]武彥秋, 王燕.靜脈應用胺碘酮治療兒童室上性心動過速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 (4).
[10]楊龑,潘家華.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60 例臨床特點及治療觀察[J].安徽醫(yī)學,2012,33(2):205-206.
[11]郭天舒.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8例臨床治療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 31(13):1882-1883.
[12]范 影, 黃織春.食管心房調搏對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診斷及發(fā)生機制研究[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08,12 (30)195-197.
[13]張愛君, 邱清華.食道心房調搏與心律平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8,5(3).
[14]陸穎,吳琳.射頻消融治療兒童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療效評價[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2,21(1).
[15] 劉 兵, 張 清, 王海昌,等.兒童及青少年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J].心臟雜志, 2004, 16( 5 ): 449- 451.
[16] 劉德平, 郭繼鴻, 李學斌,等. 兒童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射頻導管消融治療[J].中國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6, 10(1):54-55.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