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是兒科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具有給藥快,劑量準,見效快等優(yōu)點。由于小兒血管細,穿刺難度大,又因門診輸液患兒流動性大,病情復雜,病種繁多,哭鬧易動,造成輸液環(huán)境嘈雜,影響患兒的治療。針對這一特殊的群體,要求護理人員熟練準確地進行靜脈穿刺,讓患兒盡快得到治療。但門診輸液患兒因各種原因而發(fā)生輸液滲漏和意外拔針,中斷了治療效果,既增加了患兒痛苦,也增加了護士工作量。 2013年1月~12月,我們針對小兒靜脈輸液后發(fā)生滲漏的原因進行分析,實施了護理對策和防范,旨在保證輸液通暢,杜絕安全隱患的發(fā)生,現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兒科門診輸液23200例次,年齡4個月~14歲,平均年齡5.6歲。因各種原因導致中斷治療需重新穿刺的患兒720例,占3.1%,年齡在4個月~9歲,平均年齡4.1歲,其中男429例,女291例。根據患兒年齡分布情況,其中4個月~12月285例占39.6%,1~3歲276例,占38.3%,4~7歲111例,占15.4%,7~9歲48例,占6.7%。根據輸液部位的分布情況,其中頭280例,占40%,手301例,占41%,腳139例,占19%。根據滲漏原因分布情況,患兒因素398例,占55%,護士因素207例,占29%,家屬因素115例,占16%??梢娬页鲋匦麓┐痰脑颍扇♂槍π?、科學性、可行性措施以減少滲漏是十分必要的。
2原因分析
2.1患兒因素在醫(yī)院陌生的環(huán)境下進行治療,加上身體不適,自身無所適從而造成意外拔針。從資料顯示小兒自行拔針358例,占49.72%,主要表現為嬰幼兒哭鬧不止,患兒劇烈反抗,手抓腳蹬;小兒針頭滑脫40例,占5.28%,靜脈輸液剛開始5~10min發(fā)生液體滲漏,患兒不停的哭鬧,手腳不停的抓撓,所帖膠布和固定板改變了原來的模樣和位置,導致針頭滑脫。由于性別的差異,男孩天生好動,意外拔針所占的比例較高。
2.2護士因素穿刺技術不精造成液體外滲而拔針202例,占28.3 %;主要為靜脈穿刺技術不精,缺乏穿刺技巧;其次輸液針頭固定不牢固,患兒頭部易出汗,分泌油脂而讓膠布失去黏性造成固定不牢,巡視護士未及時發(fā)現輸液膠布松脫,未能采取補救措施;觀察不及時,回血造成血栓堵塞針頭而拔針4例,占0.56%;護理人員未查對而造成錯誤拔針1例,占0.14%。
2.3家屬因素主要表現為看護人疏忽大意,沒有及時看護,在處理嬰幼兒大小便或患兒如廁時疏忽或不小心碰撞患兒,更換衣服時牽扯肢體造成意外拔針有46例,占6.39%;對患兒過分寵愛,不加約束或領著患兒隨意到處走動而致液體不滴32例,占4.44%;看護人之間替換,不小心者碰撞患兒致液體外滲,有 25例,占3.47%;家屬無耐心照看患兒強行拔針7例,占0.97%;家屬因有事而對患兒進行自行拔針5例,占0.69%。
2.4輸液環(huán)境因素患兒哭鬧造成環(huán)境嘈雜,導致家長心情煩悶。輸液區(qū)生活垃圾多、衛(wèi)生差。溫、濕度控制不適宜,患兒輸液時都集中在輸液大廳內,輸液處的氣味難聞導致家屬抱患兒走出輸液區(qū),針頭脫出血管外致漏液而拔針。
3護理對策
3.1加強患兒心理疏導對有理解能力的患兒進行撫慰,用和藹可親通俗易懂的話語,講解輸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讓現場輸液的患兒采取現身說教的方式緩解其恐懼心理,讓患兒自覺配合護理工作,告之不要碰觸針頭使之滲漏,不要隨意調節(jié)輸液滴速及輸液區(qū)走動,在護理人員的正確指導下可以很快恢復以前健康快樂的生活中。對于不肯配合的患兒,可鼓勵其培養(yǎng)勇敢意識,為患兒發(fā)放小玩具如小紅花,小紅旗分散其注意力,同時拿配合程度好的患兒做示范,緩解其緊張感和陌生感。對于年齡偏小的患兒,由于其理解能力有限,語言說教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但可以通過撫摸、眼神接觸等,讓患兒感受關愛,從而減少抗拒意識[1]。
3.2做好家屬的宣教工作家屬的陪護指導,靜脈輸液的順利完成,需要看護人員的精心看護,同時也需要護士提醒看護人員時時事事注意保護輸液部位。家屬從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到陌生的輸液環(huán)境,對醫(yī)院周圍表現出極大的不適應,對患兒疾病的不了解表現出焦慮、恐懼。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與家屬溝通,使家屬得到最大的安慰,消除各種顧慮,盡早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告知家屬加強陪伴和陪護,主動關心患兒,密切觀察患兒的生活所需,針對患兒病情向家屬講解如何護理,告之在治療中不要擅自調節(jié)滴速,因為滴速的快慢是根據患兒的年齡、病情、藥物的種類來調節(jié)的。加強護患溝通,營造和諧護患關系,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有效緩解家屬緊張,焦慮等心理壓力。告知患兒家屬輸液詳細安排,讓患兒家屬有心理和時間上的安排,除口頭宣教外,在輸液室墻壁設立醒目,健康教育園地,供患兒家屬學習,使他們了解輸液須知,提高配合護理治療程度,還可以通過普及視頻短片,向家屬宣傳輸液注意事項,健康小常識,有計劃的播放。
3.3提高護士的小兒靜脈穿刺技能從資料中看出,有單純技術原因,且有滲漏的患兒屬于身體稍胖,高熱腹瀉者,此時患兒的血容量較低,末梢循環(huán)差,容易造成靜脈穿刺困難。一般的靜脈穿刺過程需要3~5min,穿刺困難者有時達20 min,不難看出提高靜脈穿刺技術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唯一的最好方法,同時也是改善護患關系的強心劑。應用輸液器針頭的硅膠管作為護士穿刺訓練工具,尤其對于新入科護士及初學小兒頭皮靜脈穿刺的護士,可以快速提高靜脈穿刺水平。建立靜脈穿刺失敗登記本,總結經驗,尋找對策,以期共同提高[2]。對此,護士長積極開展了傳、幫、帶活動,由靜脈穿刺技術精湛的護師進行實地的言傳身教,使全體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護士還應具有高度責任心,勤巡視,多觀察,專門設置巡回護士, 負責整個輸液區(qū)的情況,觀察調節(jié)輸液的速度,注意局部有無滲漏,患兒有無特殊不適,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3.4妥善固定頭皮針頭皮靜脈穿刺的患兒,及時擦干汗液和分泌的油脂,按常規(guī)固定外,再加用一小棉球,防止頭皮針在輸液管或移位,最后用膠布纏繞頭部一周S固定。對較大的患兒進行手或腳穿刺時,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可以先固定后穿刺方法,與以往的先穿刺后固定方法相比,其輸液滲漏及滑脫幾率大大降低,縮短了穿刺時間。選擇長短(超過穿刺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jié))寬度(如以托住手撐心為宜)適當的手托板和彩色的固定板,固定膠布的多少和松緊度應適宜,既不能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又能保證輸液通暢,適當提高患兒的舒適度,使之順利完成輸液。
3.5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關鍵,護士在靜脈穿刺時要沉著,冷靜,相信自己,在穿刺不成功時,可向家長真誠地說聲\"對不起\"或\"不好意思,請原諒\"之類的話,并請其她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幫助穿刺,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第一次不成功帶來的心理壓力,同時大多數患兒家長也會認可這樣的做法。
3.6創(chuàng)造溫馨的輸液環(huán)境我院對兒科門診輸液中心實行人性化管理,針對患兒哭鬧,看護人員舉著輸液瓶,抱或領著患兒到處走動而滲漏,采取了在輸液大廳張貼小兒喜歡的動物卡片,在輸液區(qū)安裝空調和空氣循環(huán)機,安排護工隨時保持輸液大廳的清潔衛(wèi)生,并安裝大屏幕彩色電視機,每天播放小兒喜歡的動畫片和娛樂節(jié)目。護士著粉色工作服上班,讓患兒感到溫馨和舒適,有效地減輕了患兒的恐懼感,也使家長心情放松。
4結論
我們針對小兒輸液滲漏,重新穿刺的問題,尋找原因并采取相應對策,減小輸液中斷的發(fā)生率,減輕患兒再穿刺的痛苦,提高小兒靜脈輸液管理的質量。對環(huán)境的管理,給患兒提供舒適、安全、整潔輸液環(huán)境;對小兒輸液高峰時間的管理,實行彈性排班,解決不同時間段患兒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問題,努力為患者提供人文和親情關懷,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用愛心、細心、耐心、同情心、責任心把各項工作做好;對護理人員自身素質的管理,可以在服務不斷改善,技術不斷進步時,為患兒提供優(yōu)質護理,最終達到護理質量和患兒或家屬滿意度顯著提高的目的??傊艿降姆?、嫻熟的技術、規(guī)范的專業(yè)知識,讓我們的患者越來越多,護患關系更加和諧。兒科輸液應用于人性化護理,可提高患兒心理舒適度的同時,增加其配合意識,對于患兒順利輸液具有積極的意義[3]。
參考文獻:
[1]周燕君.小兒靜脈輸液的心理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22):110-111.
[2]胡愛清,許愛萍,劉樹玉.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對策[J].護理學報,2006,13(9):81-82.
[3]黃麗文.人性化護理服務在兒科門診輸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4):16-1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