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對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所有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58例患者5~7 d傷口愈合后出院,術后隨訪未出現(xiàn)切口感染及排斥反應,獲得100%的臨床治愈率。結論相比傳統(tǒng)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安全便捷、創(chuàng)傷小、無張力、恢復快且復發(fā)率低,故具備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臨床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58例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腹股溝疝患者,其中7例女性,51例男性,年齡范圍在42~75歲,平均年齡57.8歲。58例患者中,腹股溝斜疝37例,直疝13例,復發(fā)性斜疝8例;其中1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疾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增生、過度肥胖及不同程度便秘。
1.2方法 手術材料為德國貝朗公司生產的聚丙烯單層網片,手術過程中根據患者腹股溝管后壁缺損的實際情況進行修剪。
手術操作過程如下: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采用常規(guī)疝修補方法將腹股溝管逐層打開,找到疝囊并游離精索。如患者體內疝囊較小,可直接對患者體內斜疝塞入內環(huán)口,直疝則塞回直疝三角;如患者體內腹股溝疝囊較大,則需在距患者體內疝囊頸約5 cm處將疝囊橫斷,近端疝囊高位分離至內環(huán)皺襞處或其略上方,將內環(huán)完整顯露出來,以7號絲線將其連續(xù)縫合結扎,疝囊遠端切緣止血后敞開。充分游離精索,并將精索提起,根據腹股溝管后壁缺損情況適當修剪聚丙烯網片,將網片平鋪于腹股溝管后壁,剪開缺口使精索進入,網片內側直達腹直肌外緣,將其修剪為與腹股溝管內側角形狀一致的圓形,上至內環(huán)上方2 cm位置,再用不吸收單線縫合,補片圓角固定于恥骨腱膜組織,位置距恥骨緣1.5~2 cm處,再將補片外下緣與腹股溝韌帶連續(xù)縫合至內環(huán)側方;間斷縫合補片內上側與腹橫肌腱膜,精索通過補片外上側后,縫合兩尾端重建內環(huán)口,此時整個補片松弛的鋪在腹股溝管后壁,最后關閉精索前方腹外斜股腱膜、皮下及皮膚。針對男性患者需在完成手術后抬高其陰囊,以防止患者出現(xiàn)積血或積液現(xiàn)象。
1.3術后處理 術后常規(guī)壓精制鹽袋6~8 h,1~2d后可下床活動;術后3~5 d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
2結果
本組患者手術過程順利,手術時間在30~40 min,術后6~8 h后即可輕微活動;切口疼痛時間2~3 d,部分患者耐受性差,口服或肌注鎮(zhèn)痛劑予以緩解。術后體溫偏高者12例,體溫在37.7℃~38℃,常規(guī)處理后3 d即恢復正常;發(fā)生急性尿潴留2例,其合并前列腺增生癥,留置導尿管,并輔以口服竹林胺,2 d后排尿正常。所有患者傷口愈合正常,5~7 d后出院,未出現(xiàn)傷口感染及排斥反應。
3討論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的多發(fā)病、常見病,主要由于腹壁薄弱、解沖缺陷、腹橫筋膜膠原纖維代謝異常、腹股溝生理性內環(huán)關閉機理、內環(huán)括約肌機理障礙等原因,降低了腹壁強度,在腹內壓的作用下,腹壁抵御腹壓失衡而導致[1]。診斷過程中以常見發(fā)病部位的可復性腫物為依據,嵌頓疝除外。
傳統(tǒng)疝修補術存在致命缺陷,即非生理解剖性的高張力修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其采用鄰近的組織處補后壁,由于組織已存在缺陷,故易復發(fā);②在縫合聯(lián)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時,由于二者屬不同組織,且未處于同一解剖位置,需采用過大張力強行拉攏縫合,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傳統(tǒng)疝修補術的復發(fā)率可達到10%~15%[2]。
相比傳統(tǒng)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采用不可吸收的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單絲編織而成,組織相容性優(yōu)良,可迅速黏合固定于人體組織上。手術過程中,采用錐形充填物填塞疝環(huán),基于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其突出腹腔內的部分可起到對抗腹壓、降低腹壓并在內環(huán)口局部產生壓力的作用,配合人工網片對腹股溝管后壁進行修補,組織充分發(fā)揮其黏合作用,再加之人工合成網片內增生的纖維組織,可形成比較堅實的組織結構,從而對腹股溝管后壁予以修復;特別是針對較大缺損進行充填,還可有效防止復發(fā)[3]。整個過程不存在縫合張力,不會對正常的解剖結構造成損壞,不會對大血管造成誤傷,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4]。
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患者有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及前列腺增生癥排尿困難,則可將手術指征適當放寬。本組研究資料中,6例患者合并上述情況,術后隨訪至今示出現(xiàn)復發(fā);此外,針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無張力疝修補術也非常適用。當然,因為無張力疝修補術采用的是植入人工材料的方法,所以術后感染是一個重要問題,需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此外,針對一些局部組織炎癥水腫明顯、嵌頓時間過長、絞窄性疝的患者,該手術并不適用。
總之,無張力疝修補術設計科學、合理,與正常腹股溝管的解沖結構與生理結構相符,操作簡單、易于掌握,相比傳統(tǒng)疝修補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較少并發(fā)癥及較低復發(fā)率等顯著優(yōu)勢,且手術過程中無需增添特殊設備,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唐健雄,陳革,黃磊,等.應用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256 例臨床經驗[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21(2):78-79.
[2]暉,關山,崔志剛.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老年腹股溝疝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21(2):82-83.
[3]華蕾,韓峰.聚丙烯網塞及補片在腹股溝疝修補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21(2):84-85.
[4]陳杰,李寧,等.普理靈疝裝置和疝塞在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中的對比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3,18(9):543-545.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