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流產率、重復流產率及短期再次人工流產率不斷上升,由人工流產術引起的月經失調、陰道異常出血、子宮內膜疾病、繼發(fā)不孕、盆腔感染、宮腔粘連等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增多。我院自2012年3月開始將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藥運用于人工流產術后患者,取得明顯療效,現(xiàn)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意愿接受人工流產的育齡期健康女性168例,年齡23~42歲,平均31.2歲。術前均通過停經史、尿妊娠試驗和B超診斷為宮內早孕,停經時間與孕囊大小相符,且排除心血管疾病及近6個月口服避孕藥的患者。入組患者均術前談話自愿配合并有條件接受術后隨訪。
1.2方法 所有入組患者術前均錄入基本信息,內容包括:年齡、月經周期、經期天數(shù)、孕產次、停經天數(shù)。手術操作者相對固定,且均在可視下行人流手術,術后宮腔顯示清晰,術后檢查流產物并證實絨毛完整,排除術后殘留的可能。術后詳細告知注意事項及服藥方法,入組者術后當天口服益母草膠囊、阿莫西林(按說明書口服5 d),同時當晚固定時間開始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d,連服21 d。
1.3觀察指標及術后隨訪 入組患者均隨訪術后陰道出血時間、陰道出血量(與平時月經量相對比)、月經復潮時間、停藥次日子宮內膜厚度及人流術后3個月內的月經來潮情況(周期長短、月經量、經期伴隨癥狀等)。人流術后隨訪1次/w,直至出血停止、月經復潮。術后連續(xù)隨訪3個月,包括專線電話隨訪和門診檢查,詳細記錄相關觀察指標和患者主訴。
2結果
本組168例患者中有156例獲得完整隨訪,見表1。正規(guī)服藥患者在陰道出血時間、陰道出血量、月經復潮時間、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及術后3個月的月經情況方面均較患者以往月經周期及經期特征無明顯改變,經統(tǒng)計學處理,P值<0.05。本組無1例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好。其中2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表現(xiàn)為胃部不適和下腹疼痛,持續(xù)時間較短,未做特殊處理,繼續(xù)服藥。
3討論
人工流產術是終止早期妊娠的最主要措施,手術操作會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導致陰道異常出血、月經復潮延后、子宮內膜變薄甚至可引起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疾病、宮腔粘連及繼發(fā)不孕不育等婦科疾病[1]。人工流產后,婦女月經和排卵功能2~3 w可恢復,過早的性生活、相關避孕知識的缺乏使流產后再次妊娠風險幾率增大。
屈螺酮炔雌醇片是由炔雌醇和屈螺酮組成的復方制劑,是一種低劑量的單相口服避孕藥,具有極高避孕效果。是通過有效地調節(jié)下丘腦-垂體-卵巢的內分泌功能,反饋性抑制促性腺激素而抑制排卵,促進子宮內膜修復,改變宮頸粘液使精子不易通過,以及作用于子宮內膜而干擾胚胎著床,從而促進月經復潮并達到避孕的目的[2]。
總之,屈螺酮炔雌醇片對月經周期的調控作用較強,避孕效果可靠。人工流產術后立即服用此藥能明顯減少術后陰道出血量并縮短出血時間,促使子宮內膜修復,恢復月經周期,同時能夠可靠避孕,避免重復流產,預防盆腔炎的發(fā)生,從而保護女性生殖能力、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且療效確切,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芮紅葦,李璐瑤,等.人工流產術后應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藥的臨床療效觀察[J].農墾醫(yī)學,2013,35(1):23-25.
[2]范光升,程利南,等.新型口服避孕藥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觀察[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9,44:38-44.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