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冒是常見病、多發(fā)病。治療感冒,目前尚沒有特效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抗病毒治療和免疫調節(jié)治療。但由于相當數量的人缺乏相應醫(yī)藥知識,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幾種感冒藥同時服用,造成了如今抗感冒藥在很大程度上的濫用,如不注意合理用藥,也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
關鍵詞:抗感冒藥;應用;不良反應
由于相當數量的人缺乏相應醫(yī)藥知識,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幾種感冒藥同時服用,咳嗽、頭痛、流涕、咽痛都服用,甚至還常用來預防感冒,造成了如今抗感冒藥在很大程度上的濫用,殊不知最常用的藥品也可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如不注意合理用藥,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1抗感冒藥物的應用
感冒是常見病、多發(fā)病。治療感冒,目前尚沒有特效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抗病毒治療和免疫調節(jié)治療,并發(fā)細菌感染時可選用抗菌藥物治療。近年來隨著新型抗感冒藥的不斷增加,如何應用好抗感冒藥至關重要。
1.1抗感冒藥物的處方組成目前國產常用抗感冒藥物主要有;康必得、白加黑、康泰克等,其處方組成主要有:①解熱鎮(zhèn)痛藥;②抗組胺藥;③收縮血管,減輕鼻粘膜充血水腫的藥物;④中樞性鎮(zhèn)咳藥或興奮藥物;⑤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在抗感冒藥中很多藥含有相同成分,應盡量避免合用,以免造成成分超量,增加不良反應。
1.2根據感冒癥狀合理用藥感冒的癥狀較多,對發(fā)熱、頭痛、肌肉痛、咽喉痛的患者可選用含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解熱鎮(zhèn)痛的抗感冒藥。流淚、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較重的患者可選用含有抗組胺劑、苯丙醇胺的藥物。
1.3合用抗病毒藥物因多種病毒可引起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療感冒同時合用抗病毒藥物非常必要。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金剛烷胺、阿糖胞苷等。多數抗病毒藥物屬于核苷同系物,具有潛在的致畸、致癌作用,對于妊娠期婦女應慎用或禁用。
1.4合用免疫調節(jié)治療藥物利用免疫調節(jié)劑可使年老、體弱及兒童流感患者增強免疫功能、加速康復。常用的免疫調節(jié)劑有胸腺肽、干擾素、丙種球蛋白等。
2抗感冒藥的常見不良反應
目前抗感冒藥的品種繁多,如:康必得、感冒清、新康泰克等。由于抗感冒藥多為復方,每種成分都可能產生各自的不良反應。若選用不當,易造成重復使用,這樣不但達不到治療目的,甚至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2.1解熱鎮(zhèn)痛藥感冒發(fā)熱的溫度雖不高,但常伴有疼痛,解熱鎮(zhèn)痛藥可退熱,緩解頭痛和全身痛,常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這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較多,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1消化系統(tǒng)主要表現在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等,少數患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損害。如雙氯酚酸鈉可引起胃腸道潰瘍、出血、穿孔等不良反應,發(fā)生幾率與用藥量成比例[1]。
2.1.2泌尿系統(tǒng)主要包括血尿、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炎等。解熱鎮(zhèn)痛藥大都有可能對腎臟產生不良反應。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在腎功能低下時容易引起腎損害;過量或長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腎損害[2]。
2.1.3血液系統(tǒng)主要表現為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2.1.4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疹、過敏性休克、過敏性哮喘等。嚴重的過敏反應可導致患者死亡,有報道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可致過敏性休克[3]。
2.2鼻黏膜血管收縮藥此類藥物減輕鼻竇、鼻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癥狀,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竇口通暢,例如偽麻黃堿。這種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心腦血管系統(tǒng),如:頭痛、心慌、血壓升高等。
2.3抗過敏藥抗組胺藥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變稠,減少打噴嚏和流鼻涕,同時具有輕微的鎮(zhèn)靜作用,如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中樞抑制作用,傳統(tǒng)的抗組胺藥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有明顯的樞抑制作用[4]。
2.4中樞興奮藥有些制劑中含有咖啡因,①為了加強解熱鎮(zhèn)痛藥的療效,②拮抗抗組胺藥的嗜睡作用。偶有過量服用,可致惡心、頭痛或失眠,長期過多服用可出現頭痛、緊張、激動和焦慮。
2.5抗病毒藥此類藥物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復制,如金剛烷胺。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
3抗感冒藥物的合理選用
3.1目前抗感冒藥的品種繁多,對于廣告的宣傳不可盲從,另外,由于抗感冒藥多為復方,每種成分都可能產生各自的不良反應,若選藥不當,或盲目合用,易造成重復使用,甚至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感冒藥連續(xù)服用不得超過7d,且不能服兩種以上的抗感冒藥,以免相同成分造成藥物過量。在連續(xù)服用1w后癥狀仍未緩解或消失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3.2抗感冒的藥物一般是非處方藥物。藥店里銷售的抗感冒藥劑種類繁多,有些藥物雖名稱不同但處方卻大同小異。因此,在購買非處方藥物時,一定要讀懂其說明書,特別注意藥品的組成成分和含量,對癥使用藥物,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3.3嬰幼兒應禁止使用感冒通之類的藥物!因為感冒通之類的藥物中的雙氯芬酸鈉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釋放,嬰幼兒服用后可造成血尿。
綜上所述,抗感冒藥引起不良反應可涉及各個器官系統(tǒng),但多數癥狀輕微、可逆,即便如此,如不注意合理用藥,也可引起嚴重的組織器官損傷甚至死亡。此類藥物是日常生活中極其常用的非處方藥,患者在使用抗感冒藥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避免兩種甚至兩種以上復方合用,同時,切勿濫用抗生素。用藥中應注意觀察,以早期發(fā)現和處置不良反應,尤其是孕期、哺乳期婦女,老人及兒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藥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王淑潔,韓麗麗.感冒通引起藥物性腸病[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3,4:264.
[2]靳婷.對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腎損害[J].首都醫(yī)藥雜志,2006,1:38.
[3]況兵,侯金成.口服藥物致藥源性過敏性休克8例[J].醫(yī)藥導報雜志,2002,218:527.
[4]陳新謙,金有豫,湯光猷.新編藥物學[M].第1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03:166.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