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忍冬芩連湯坐浴對肛腸病患者術后的影響及護理特點。方法 將258例肛腸病術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治療組采用自制中藥忍冬芩連湯坐浴,配合相應的護理。結(jié)果 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Р<0.05)。結(jié)論 肛腸病患者術后采用中藥忍冬芩連湯可以有效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創(chuàng)口感染發(fā)生率和肛緣水腫發(fā)生率,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
關鍵詞:肛腸病患者術后;忍冬芩連湯;護理體會
坐浴療法是物理療法的一種,由于它操作簡單,療效確切,一直以來是肛腸科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肛腸術后的坐浴尤顯重要,它可以保持局部傷口清潔,預防感染、消炎、消腫,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減少術后肛緣水腫的發(fā)生率,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我科從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對258例肛腸疾病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忍冬芩連湯坐浴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療效分析和護理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兩組病例共258例,其中男167例,女81例,年齡17~88歲。混合痔120例,肛瘺70例,肛裂43例,肛周膿腫2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152例,對照組10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Р>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療組術后采用中藥忍冬芩連湯坐浴,并配合相應的護理;對照組采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
1.2.1 中藥坐浴方法①忍冬芩連湯配方:忍冬藤30g,黃芩20g,黃連10g,姜黃20g。由我院煎熬后包裝成袋,每袋100ml。②坐浴前向患者介紹中藥坐浴的目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叮囑患者坐浴前排空大小便。③取忍冬芩連湯濃縮液一袋置于盆內(nèi),加開水約2000~3000ml,先用藥液熱氣熏蒸。待藥液溫度降至40℃左右時,將傷口外敷料揭去,包括傷口里的油紗條,充分暴露傷口,開始坐浴,將整個臀部坐在盆內(nèi),同時用手清洗局部傷口,15~30min/次。用后將藥液倒掉,清洗容器及治療墊,以備下次使用。2次/d,2w為1個療程。
1.2.2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疼痛、水腫、滲出消失;顯效:疼痛明顯緩解,水腫明顯減少,滲出明顯減少;好轉(zhuǎn):疼痛緩解,水腫減輕,滲出減少;無效:止痛效果不明顯,水腫無明顯改善,仍有少許滲出。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Р<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見表1。
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Р<0.05
3護理
3.1術前護理手術前1d應囑患者半流質(zhì)飲食,忌食產(chǎn)氣、辛辣刺激性飲食,術前宜排空大便,必要時灌腸。并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焦慮、恐懼、憂郁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
3.2術后護理
3.2.1 創(chuàng)面護理術后取側(cè)臥位,4~6h內(nèi)不宜松動敷料,翻身時動作緩慢以防出血。術后24h內(nèi)嚴密觀察創(chuàng)面有無情況出血,敷料有無滲血情況,并及時測呼吸、血壓、脈搏,觀察患者的面色,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師,如果創(chuàng)口有滲血,備好紗條,填塞壓迫止血 [1]。創(chuàng)面未愈時不宜做劇烈運動或久坐、久蹲,以免影響傷口愈合。大多數(shù)患者術后創(chuàng)面滲出液按常規(guī)換藥即可,但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由于創(chuàng)面較大,術后10h內(nèi)滲出液較多,一般為血性漿液,往往透過敷料,此時應向患者說明情況,解除顧慮,并及時更換敷料。
3.2.2 坐浴護理每天指導患者正確坐浴,向患者介紹中藥坐浴的目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坐浴時須注意:①坐浴時間不得低于15min;②不要蹲在地上清洗,以防過度用力使創(chuàng)口滲血和水腫加重;③水的溫度:坐浴溫度以42~46℃為適宜;④濃度:以100ml原液配2000~3000ml開水為適宜,要嚴格藥物原液與開水的配比,以防藥物濃度過高形成灼傷。⑤熏蒸時要有專人看護,嚴防燙傷。
3.2.3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合理膳食,在術后護理中非常重要。囑其進食清淡、細軟、富含營養(yǎng)的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更不可暴食引起消化不良性腹脹腹瀉。部分患者因懼怕排便時創(chuàng)口疼痛而不敢多進食,此時應及時向患者講解飲食與疾病的關系,指導患者正常進食,攝取良好的營養(yǎng),促進創(chuàng)面早日愈合。
3.2.4 排尿護理術后當日患者由于精神緊張,加之肛門內(nèi)敷料填塞過多或臥床排尿不習慣引起尿道痙攣而造成排尿不暢甚至尿潴留。此時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如指導患者正確的排尿方法;下腹部膀胱區(qū)熱敷或按摩;上廁所讓其聽流水聲以誘導排尿;也可針灸或肌注新斯的明0.25mg,緩解尿道括約肌的痙攣。上述方法仍不能排尿,膀胱充盈明顯時須行無菌導尿術[2]。
3.2.5 排便護理術后患者由于活動量減少或其他原因而引起便秘,應當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當日不要排便,以防出血,次日可適當活動,促進腸蠕動以利于排便。每日攝入足夠的水分,養(yǎng)成良好的按時排便習慣。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減少局部刺激癥狀,防止創(chuàng)面出血或腹瀉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保持肛門處清潔、干燥,每次便后清洗創(chuàng)口并常規(guī)用中藥坐浴,及時更換敷料。便干時可口服蜂蜜水或遵醫(yī)囑口服番瀉葉、麻仁丸等緩瀉劑,避免干結(jié)便對傷口的損傷,引起出血。必要時可用肥皂水、甘油等灌腸以通便。
3.2.6情志護理術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這時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焦慮、緊張、恐懼、煩躁、易怒甚至罵人,這樣反而加重了疼痛的程度。護士要洞察和掌握患者復雜的心理,進行細致的情志調(diào)理。便后引起的疼痛給予中藥坐浴,坐浴時應做提肛運動,這樣可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消退、水腫消失,從而減輕疼痛。疼痛較甚,必要時予鎮(zhèn)痛。此外護士應表現(xiàn)出同情、忍讓、將心比心,用各種方式轉(zhuǎn)移術后患者的注意力,耐心細致地向患者做好病情的解釋工作,解除其壓力,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適,使其積極配合治療[3]。
4討論
肛腸疾病雖有內(nèi)、外治之法,但手術治療仍是目前治療本病常有而理想的方法,而手術后的諸多癥狀又給患者增加不少痛苦[4]。我科自制的忍冬芩連湯,具有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揮發(fā)、不產(chǎn)生化學反應、使用方便、無不良反應等優(yōu)點。在緩解創(chuàng)口疼痛、減輕或消除水腫、減少切口出血等方面,中藥坐浴療效確切,優(yōu)于高錳酸鉀溶液。同時,運用護理技術,加強肛腸疾病術后護理,對減輕患者術后不適、減少術后復發(fā)和促進患者痊愈出院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亞平,劉為德.痔漏術后患者的護理[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0,30(2):23-24.
[2]張再良肛腸病患者術后護理.[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8(4):33-344.
[3]楊學燕.肛腸疾病術前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11(10):127-128.
[4]陳靜.肛腸疾病術前術后的護理.[J].實用護理學雜志2008,18(6):21-2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