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產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加強產后出血預防的針對性,以利于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方法 對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1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我院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為2.4%,產后出血主要原因為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和凝血功能障礙;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剖宮產與自然分娩相比較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明顯增高;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巨大兒(18例)、產程異常(17例)、妊娠期高血壓疾?。?3例)、前置胎盤及胎盤早剝(11例)、雙胎(9例)、瘢痕子宮(8例)、妊娠期糖尿病(8例)。結論 重視孕期保健,加強產前宣教及計劃生育宣傳,積極治療妊娠合并癥等是減少產后出血的關鍵。
關鍵詞:產后出血;高危因素;護理對策
產后出血指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500ml,為分娩期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首位,發(fā)病率占我國分娩總數的2%~3%[1]。故根據出血原因及早預防和制定適時正確的治療、護理方案尤為重要,現將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1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共接收分娩4636例,共發(fā)生產后出血110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為2.4%。產婦年齡18~43歲,平均25.5歲。初產婦84例,經產婦26例。
1.2診斷標準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出血量≥5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
1.3出血量的計算是采用容積法、面積法、稱重法和目測法[2]。
1.4方法
1.4.1孕前、孕期保健,改變服務模式,與內分泌科、營養(yǎng)門診合作進行孕婦飲食教育,以及體重、血糖控制,定期產前檢查,教會孕婦自我監(jiān)測技能,及早發(fā)現妊娠并發(fā)癥和合并癥,并給與糾正和治療。
1.4.2嚴密觀察產程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對產程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給予患者心理疏導,開展陪伴分娩和無痛分娩,減輕分娩恐懼感,避免產程延長、滯產、難產等出現,對具有較高產后出血危險因素的產婦做好及早處理的準備工作,正確處理第一、二、三產程。產后嚴密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量,嚴格采取\"211\"原則,即產時陰道出血超過200ml,或產后1h陰道出血超過100ml,或產后2h陰道出血超過100ml,應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警惕產后出血的發(fā)生[3]。
2結果
2.1產后出血的原因分布,發(fā)生產后出血常見原因依次為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凝血機能障礙,與教科書原因分布一致,見表1。
2.2陰道分娩與剖宮產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比較,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剖宮產分娩,見表2。
2.3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本組資料中,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前7位為巨大兒(18例)、產程異常(17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3例)、前置胎盤及胎盤早剝(11例)、雙胎(9例)、瘢痕子宮(8例)、妊娠期糖尿病(8例)。
2.4產后出血與引產、流產的關系本組資料中,有1次及以上引產或流產史的66例,占60%。
3討論
3.1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原因,占原發(fā)性產后出血的75%~90%[4]本組資料因宮縮乏力致產后出血82 例,占75.6%,與曹澤毅等報道一致。多胎妊娠、巨大兒等,可使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而影響肌纖維縮復致宮縮乏力;產婦過度緊張和焦慮,誘發(fā)繼發(fā)性宮縮乏力引起產程延長;經產婦、瘢痕子宮、妊娠合并癥,妊娠高血壓疾病者伴低蛋白血癥時,因子宮肌層水腫,影響宮縮,從而增加產后出血的危險。
胎盤因素異常導致產后出血約占產后出血總數的20%[5],胎次越多、流產次數越多,均不同程度損傷子宮內膜繼發(fā)感染等,再次妊娠時前置胎盤、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膜殘留的發(fā)生率相應上升,發(fā)生產后出血的幾率大大增加[6]。
產程中如宮縮過強、產程進展過快、胎兒過大均可引起軟產道裂傷,本組患者7例,發(fā)生率6.4%。
凝血功能障礙:當妊娠合并重癥肝炎、宮內死胎滯留過久,Ⅱ度、Ⅲ度胎盤早剝、羊水栓塞、重度子癇等并發(fā)癥時,可引起產婦凝血功能障礙或DIC,我院是本地危重癥孕產婦搶救中心,本組資料中有3例胎盤早剝,2例難治性產后出血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主要并發(fā)癥,相對于陰道分娩,剖宮產時出血增加近250ml,由于社會因素剖宮產增多,多胎妊娠增多、初次剖宮產率增多及醫(yī)患關系緊張等因素,我國近10年來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很多地區(qū)接近50%,甚至達60%,除了存在麻醉意外、手術意外、遠期影響之外,產后出血是剖宮產主要的、不可忽視的近期并發(fā)癥[7]。嚴格掌握剖宮產手術指征,杜絕無指征剖宮產,才是降低產后出血的根本有效措施之一。
3.2護理產前本地區(qū)地處北京遠郊,近年生活水提高,但健康知識水平偏低,巨大兒、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增加,本組資料中此病例共26例,占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病例的31.7%。因此加強門診孕婦管理,對孕婦進行健康的飲食指導,降低巨大兒和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生,同時讓孕婦及家屬了解分娩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生理現象,減少社會因素剖宮產,保持心理平衡、情緒穩(wěn)定,以降低滯產率,減少由于不良心理所致的產程延長、宮縮乏力等造成的產后出血。做好計劃生育及性教育宣傳工作,減少計劃外受孕和人工流產次數[8]產后 產后2h重點監(jiān)測:令有研究證明,產后出血發(fā)生在產后2h內的占80%。重視產后2h的觀察,是減少產后出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故在產后2h內每15~30min按壓宮底1次,及時發(fā)現宮腔積血,準確評估出血量。單純依靠一種方法是不夠的,要在不同階段聯合應用兩種以上的方法;陰道分娩則置聚血盆于產婦臀下再聯合稱重法;若為剖宮產,吸凈羊水并記錄量,在術畢將負壓瓶內液體總量減去羊水量,聯合稱重法為其失血量,同時應結合產婦的生命體征、血液生化等綜合評估。
高危產婦重點觀測:高危產婦的心血管系統(tǒng),在孕期就發(fā)生了功能性甚至器質性的病變,產后出血一旦發(fā)生,更為兇險。因此對于巨大兒、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高?;颊咧攸c觀察。積極尋找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對預防產后出血有重要意義。產科是一個\"與血打交道的行業(yè)\",產后出血的多少直接影響產婦的健康與生命,產后出血處理成功的金科玉律:診斷一定要有預判,處理永遠要提早一步。,因此產后出血搶救的重要一環(huán)在于及時發(fā)現與處理,而及時發(fā)現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醫(yī)生和護士認真細致的觀察。
參考文獻:
[1]李力,易萍.產后出血及其臨床救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27:99-102.
[2]章麗英.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4):36.
[3]劉小玲.預見性護理在預防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16):2508-2509.
[4]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49.
[5]張為遠,黃醒華.中華圍產醫(yī)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651.
[6]張樺.探討產后出血的有效預防與護理對策[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3):205-206.
[7]應豪,段濤.剖宮產與產后出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3:165-166.
[8]盛清玉.剖宮產術中出血及防治[J].中國計劃生育雜志,2007,5(13):30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