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臟彩色B超的臨床診斷效果。方法 選取在2009年4月~2013年7月到我院診治的34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和分析,并對患者采用心臟彩色B超進行診斷,以確診患者的病情,給予患者對癥治療,改善患者的病情。結果 通過對所有患者采用彩色B超方法進行診斷,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心肌致密化不全疾病,其主要的發(fā)病部位在側壁中下段9例,占26.5%,心尖部5例,占14.7%,側壁合并下壁2例,占5.9%,側壁合并心尖部18例,占52.9%。對所有患者采取對癥治療,其病情均得到較大程度改善,效果顯著。結論 對于心肌致密化不全疾病,給予患者彩色B超診斷,可以有效確診患者的病情,并給予患者對癥治療,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實現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肌致密化不全;彩色B超診斷;臨床效果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在臨床上較為罕見的一種先天性心肌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時期,心肌組織較為疏松,其在致密化過程中出現障礙,從而導致小梁化的心肌持續(xù)性存在,由此形成的一種先天畸形性疾病[1]。此種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栓塞、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著較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則會導致病情不斷發(fā)展,最終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嚴重制約到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2]。因此,對于此種疾病,臨床醫(yī)生應當及時給予患者對癥治療,以促進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實現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當前,臨床上對于此種疾病的治療,首先要給予患者準確的診斷,以保證對患者確診,并給予其對癥治療,實現患者病情的改善?,F在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對其采用彩色B超診斷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將回顧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在2009年4月~2013年7月到我院診治的34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其中,男性18例,年齡在19~54歲,平均年齡為29.7歲,女性16例,年齡在22~60歲,平均年齡為30.1歲,所有患者均表現出此種疾病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主要表現為心慌、氣喘、胸悶、氣短、疲乏、呼吸困難等,需要進行及時的準確診斷和對癥治療。
1.2方法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由美國GE公司所生產的彩色多普勒B超診斷儀進行診斷,取患者的左側臥位,將探頭的頻率調整為2~4MHz,然后對患者進行多切面、多方位的掃查,以觀察患者的心臟,對患者左心室的長短軸切面、兩腔切面、心尖四腔等位置進行掃描,以觀察心室腔內出現異常回聲的厚度及范圍,以確定患者致密心肌的范圍和厚度等[3]。對所有患者的診斷過程進行嚴密監(jiān)控,如果患者在此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臨床醫(yī)生要及時給予患者對癥處理,以確?;颊叩母黜椛眢w指標及生命體征維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
1.3統計學分析對于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對于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性指標進行統計學檢驗,差異較小,無實際性的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所有患者在采用彩色B超診斷前后的情況進行統計學檢驗,差異顯著,具有實際性的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通過對所有患者采用心臟彩色B超進行診斷,并根據患者的臨床資料及其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癥治療,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效果顯著,對于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起到了較大的幫助作用。通過B超診斷,患者出現病變的部位在側壁中下段9例,占26.5%,心尖部5例,占14.7%,側壁合并下壁2例,占5.9%,側壁合并心尖部18例,占52.9%。通過對患者病灶部位確診,以實現對患者的對癥治療。見表1。
3討論
心肌致密化不全又被定義為竇狀心肌的持續(xù)狀態(tài),是一種遺傳性的心肌病,與基因有著密切的關系,會導致患者出現胸悶、氣喘、氣短、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從而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而且病情不斷發(fā)展,最終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對于此種疾病,臨床醫(yī)生應當給予患者準確診斷,并對患者實行及時的對癥治療,以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治療此種疾病的方法越來越多,對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幫助較大。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前,給予患者準確的診斷也是非常重要的,當前,臨床上采用彩色B超診斷方法對患者進行診斷的效果較為顯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誤診率,有效促進了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提高[5]。
對于心肌致密化不全疾病,臨床上并沒有明確的定義,較為罕見,由此導致對于此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也就缺乏一定的研究,但是,出現此種疾病的患者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導致其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由此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此,臨床醫(yī)生首先給予患者準確診斷,以確保對患者病情的明確,彩色B超診斷方法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較為先進的臨床診斷方法,此種診斷方法能夠在直視的情況下對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掃描以將患者的心肌情況完全、明確的表現出來,從而使臨床醫(yī)生能夠進一步的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從而有效降低對患者的誤診率,實現患者病情的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提高[6]。
由此可見,對于心肌致密化不全疾病,臨床上較為罕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此種疾病的誤診率較高,從而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了影響,對此,臨床醫(yī)生應當首先給予患者準確診斷,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對癥治療,以降低患者的誤診率,并實現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以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7]。而臨床上采用彩色B超診斷方法對患者進行診斷的效果較為顯著,實現了患者的快速康復,因此,此種臨床診斷方法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曉慧.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診斷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58(21):87-88.
[2]白梅,李建武,蔡江濤,等.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彩超診斷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98(14):89-90.
[3]梁燕玲,羅雪清,黃照河.心臟彩色B超診斷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價值[J].右江醫(yī)學,2007,56(03):66-67.
[4]孫海霞,張亞萍.1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聲心動圖診斷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9,41(02):45-46.
[5]李開文.超聲診斷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報告[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05):75-76.
[6]趙菁,黃振文,張菲斐,等.心肌致密化不全19例臨床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84(02):77-78.
[7]梁彤,馬芳.超聲在診斷心肌致密化不全中的臨床價值[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1,98(02):85-8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