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甘露醇快速點滴與靜脈注射兩種不同方法在減輕患兒疼痛、減少局部滲出和延長留置針使用時間以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等方面的效果比較。方法選取我院100例入院診斷為病毒性腦炎的患兒為研究對象,使用20%甘露醇100ml進行治療,按住院號尾數(shù)的單雙數(shù)隨機分成2組,每組50例,研究組實行快速點滴甘露醇;對照組采取靜脈注射甘露醇,觀察臨床效果。結果快速點滴組局部疼痛、局部滲出和頭痛、眩暈的發(fā)生例次率(15.8%、11.2%、6.8%)低于對照組(37.4%.20.6%、17.8%),藥物輸入所需時間和留置針保留時間均長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1)。結論快速點滴20%甘露醇,可減輕患者局部疼痛,減少藥物局部滲出,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延長藥物輸入所需時間和留置針保留時間,同時可減少護理工作量,提高護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可在兒科病房應用100ml以上劑量的20%甘露醇推廣使用。
關鍵詞:甘露醇;快速點滴;靜脈注射;不良反應
我科是小兒神經(jīng)內(nèi)科,每天有較多的q4h、q6h、q8h的靜脈推注甘露醇治療,工作量較大,因甘露醇高滲,對血管刺激大,靜脈推注時壓力大易導致局部滲出和疼痛,又因神經(jīng)內(nèi)科患兒病程長,保護血管是護理中一項重要的工作[1-2]。我科2013年6月份開始采取快速點滴甘露醇,效果良好,減輕了患兒疼痛、減少了局部滲出,延長了留置針的使用時間,保護血管,從而大大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提高了工作效率,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100例入院診斷為病毒性腦炎的患兒為研究對象,使用20%甘露醇100ml進行治療,按住院號尾數(shù)的單雙數(shù)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以住院號尾數(shù)是單號的設為研究組,尾數(shù)為雙號的設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共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齡(4.31±1.23)歲,3~4歲37例,4-5歲45例,5~6歲18例。其中研究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32±1.21)歲,3~4歲18例,4~5歲23例,5~6歲9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4.30±1.25)歲,3~4歲19例,4~5歲22例,5~6歲9例, 2組患兒在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診療方法及觀察指標如下:
1.2方法研究組:將100ml 甘露醇放入吊瓶中,取下吊瓶針頭同時取下留置針肝素帽,進行消毒注射2ml0.9%生理鹽水確認靜脈管路通暢后排氣,將吊瓶接頭直接連接留置針,以80~100滴∕min快速滴入,輸完后將肝素帽消毒連接留置針,用0.9%生理鹽水2ml進行封管。對照組:用50ml注射器2付,分別抽甘露醇50ml取下留置針肝素帽,消毒后注射2ml0.9%生理鹽水確認靜脈管路通暢后接抽取好甘露醇的注射器直接推注,100ml推完后用2ml0.9%生理鹽水進行封管。
1.3 觀察指標主要觀察研究對象入院后用藥前10次情況,如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輸入時患者疼痛人次、局部滲出人次,留置針保留時間以及輸入甘露醇所需時間等方面進行觀察。
1.4數(shù)據(jù)錄入、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的錄入使用的是Epidate3.0,采用雙錄入,數(shù)據(jù)分析運用的是SPSS13.0軟件,統(tǒng)計學方法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甘露醇快速點滴組局部疼痛、局部滲出和頭痛、眩暈的發(fā)生例次率分別為15.8%、11.2%和6.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7.4%.20.6%和17.8%,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1)。藥物輸入所需時間快速點滴組78.8%例次能在15~30min內(nèi)輸完,而靜脈注射組71.2%例次能在15min內(nèi)輸完,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1).留置針保留時間上快速點滴組66%人可保留72h以上,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98,P<0.01)。
3討論
20%甘露醇快速點滴組局部疼痛、局部滲出和頭痛、眩暈的發(fā)生例次率(15.8%、11.2%、6.8%)明顯低于對照組(37.4%.20.6%、17.8%),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1)。主要因為20%甘露醇屬高滲液體,壓力越大對血管壁的損傷越嚴重,對血管刺激大,會造成血管壁的損傷,嚴重者局部出現(xiàn)紅腫甚至發(fā)生靜脈炎,又因靜脈推注時局部血管突然承受外界大壓力使血管擴張,管壁變薄,通透性增加致藥液滲出,另外局部高壓使部分藥液從針眼處外滲,所以靜脈注射甘露醇比快速點滴甘露醇引起藥液外滲發(fā)生率高,局部滲出腫脹可引起患兒疼痛,導致患兒及家屬不支持、甚至拒絕治療;而靜脈快速點滴壓力較推注小,患兒局部疼痛減輕[3-4]。
新編實用兒科藥物手冊甘露醇用法中說明,治療腦水腫、顱內(nèi)高壓,要求20%甘露醇在30~60min滴完,注意事項中強調(diào)注射過快可有視物模糊、頭痛、眩暈、胃寒、注射部位疼痛等,這說明用甘露醇并非速度越快越好,本材料證明注射速度過快,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高,與短時間內(nèi)顱內(nèi)壓急劇下降導致顱內(nèi)低壓有關[5]。在延長留置針的保留時間上,靜脈點滴組優(yōu)于靜脈注射組,這既保護了血管,又減少了反復穿刺的工作量,也減輕了患兒疼痛[6-7]。另外還可減少護理工作量,如病毒性腦炎高發(fā)季節(jié)時我科每天最多有40多人次用甘露醇,靜脈推注每人次10min需400min,即6h完成,如快速靜滴只需2h可完成,這樣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
4小結
經(jīng)實踐證明,運用快速靜滴20%甘露醇措施得當,可減輕患者痛苦,減少藥物局部滲出,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同時減少護理工作量,提高護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在兒科病房對應用100ml以上劑量的甘露醇此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薛辛東.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428.
[2] Equipment P R. Setting-up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J]. Approach to Pediatric Emergency, 2011: 1.
[3]涂國芳.3種通路輸注甘露醇靜脈外滲的比較[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2,38(6):472-474.
[4]潘薇.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顱內(nèi)腫瘤術后高顱壓患者中應用效果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3):70-71.
[5] Yang B J, Feng L M. Symptomatic hyponatremia and hyperglycemia complicating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a case report[J]. Chin Med J (Engl), 2012, 125(8): 1508-1510.
[6] Kumar A P, Satyanaryana J, Kishore V S, et al. For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valsartan fast dissolving tablets[J]. Research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Technology, 2011, 4(3): 454-456.
[7] Malodia K, Yadav A, Kumar S, et al. Fast Dissolv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A Review[J]. Research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Technology, 2011, 4(6): 842-850.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