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和比較PFN及DHS內(nèi)固定法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08年5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140例,隨機分為PFN組及DHS組,PFN組患者采用PFN進行治療,DHS組患者采用DHS進行治療,比較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結果 PFN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均少于DHS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FN組優(yōu)34例,有效率97.1%;DHS組優(yōu)21例,有效率84.3%;PFN組有效率高于DHS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PFN內(nèi)固定法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效果優(yōu)于DHS法,建議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PFN;DHS;療效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股骨粗隆間骨折為老年人常見骨折,該骨折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行動不便,站立困難及患肢畸形,對于該病若不進行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老年的生活質量[1]。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方法較多,主要為非手術治療及手術治療,但對于老年患者,手術治療為一種較優(yōu)方法,它不僅可加快恢復速度,也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手術治療的主要方法為PFN及DHS治療[2]。本文對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別采用PFN及DHS治療,目的是分析和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5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140例,主要表現(xiàn)均為患肢畸形,站立困難及行動不便,且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肺部感染,高血壓及冠心病等疾病。將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PFN組及DHS組,各70例。其中PFN組男39例,女31例,年齡59~74歲,平均(65.3±2.1)歲,受傷至手術時間1~14d,平均(9.8±1.2)d;跌倒致傷29例,車禍致傷22例,高處摔傷13例,其它6例;左側骨折37例,右側骨折33例;AO分型A1型18例,A2型39例,A3型13例。DHS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59~75歲,平均(66.1±2.2)歲,受傷至手術時間1~14d,平均(9.9±1.3)d;跌倒致傷28例,車禍致傷22例,高出摔傷12例,其它8例;左側骨折38例,右側骨折32例;AO分型A1型18例,A2型40例,A3型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致傷原因及致傷部位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PFN組患者采用PFN進行治療?;颊卟捎萌砺樽恚雠P,用X線機對患者骨折情況進行詳細觀察且給予牽引[3]。于患者大粗隆上后放作約4cm切口,分離附近肌肉和組織。將大轉子頂端做為導針點,并沿著導針點進行擴髓。擴髓后在患者髓腔旋入PFN主釘,并將骨折位進行牢固固定。調(diào)整固定位置直至最佳固定位置。擴張患者外側皮質并對螺旋刀片進行鎖定。從股骨頸部旋入螺釘兩枚并在骨干處進行固定。最后進行傷口縫合并進行后期處理。
DHS組患者采用DHS進行治療?;颊卟捎萌砺樽?,仰臥,墊高臀部,將患者內(nèi)旋。用X線機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詳細觀察且給予牽引。于患者髕前上棘外側做一切口,對組織和肌肉進行分離。于大粗隆定點下方2~3cm處定位并打入導針,選擇合適動力螺旋釘固定[4]。將螺釘頂部與股骨頭皮質1.5cm內(nèi)進行吻合,用螺釘固定鋼板及股骨干皮質。最后進行傷口縫合并進行后期處理。
1.3效果評價術后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評價[5],優(yōu):術后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預后不需拐杖;良:術后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但預后需拐杖幫助;差:術后患者日常生活不可自理,有效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x±s)表示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PFN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均少于DHS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恢復情況比較見表2。PFN組優(yōu)34例,有效率97.1%;DHS組優(yōu)21例,有效率84.3%;PFN組有效率高于DHS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老年人常見骨折,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對老年患者的生活和行動帶來極大不便。對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其中DHS及PFN治療為兩種有效治療方法。DHS法為一種髓外固定系統(tǒng),它可在患者外側骨皮質進行一定的固定,而且可對部分壓力進行分散承擔,并且可對髖內(nèi)翻進行有效的避免,但DHS法的固定穩(wěn)定性較差,有一定的失敗率。PFN為一種髓內(nèi)固定系統(tǒng),可對股骨干的應力進行有效的分散,且增強了內(nèi)固定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型。PFN與DHS比較,PFN可承擔較大的股骨負荷,可促進骨折的愈合。
在本文治療中,采用PFN治療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愈合時間均少于采用DHS治療的患者,而且采用PFN治療患者恢復效果也優(yōu)于采用DHS患者,這說明PFN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DHS。
總之,PFN內(nèi)固定法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效果優(yōu)于DHS法,建議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東, 張叢笑, 吳磊,等. 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問骨折中的治療選擇[J].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08, 23(3): 227-229.
[2]Yang E, DeLaMora S.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 with the Gotfried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J]. Orthopedics, 2008, 31(1): 29-36.
[3]劉學. DHS與PFN在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1): 118-119.
[4]劉斌. 探討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治療選擇和臨床療效[J]. 中外醫(yī)學研究, 10(36): 10-11.
[5]強輝,王坤正, 張晨,等. 動力髖部螺釘和股骨近端髓內(nèi)釘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不穩(wěn)定型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 2009, 3(1): 25-27.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