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外固定支架并輔以骨折治療儀治療脛腓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療效。方法本研究隨機選取我院骨外科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2例脛腓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6例采用常規(guī)清創(chuàng)、復位、外固定以及功能鍛煉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56例患者在外固定后2 w輔助以骨折治療儀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牢固愈合時間、療效等情況。結果治療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牢固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隨訪1~3年,治療組患者骨折愈合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應用骨折治療儀輔助外固定治療脛腓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能極大程度縮短骨折愈合以及牢固愈合時間,骨折預后優(yōu)良率高,具有較為獨特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骨折治療儀;外固定支架;開放性粉碎性骨折;療效
開放性骨折指的是骨折附件皮膚以及皮下軟組織破裂,骨折斷端和外界相通的一類骨折。外固定治療骨折尤其是開放性骨折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能讓骨折獲得堅強的固定,常應用于嚴重開放性骨折的治療過程中[1]。同時外固定支架能實現(xiàn)骨斷端的動態(tài)加壓和牽張,進而加速骨折愈合或者進行骨轉運治療骨缺損以及進行肢體延長,但是目前仍存在針道感染的危險[2]。自1981年由臨床研究報道應用脈沖電流刺激能治愈骨折不愈合患者后,各式骨折治療儀不斷涌現(xiàn),關于骨折治療儀治療開放性骨折的療效研究和應用相繼展開,各種研究和應用結果均肯定了骨折治療儀治療骨折的臨床療效[3]。本研究對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2例開放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56例在常規(guī)外固定基礎上輔以骨折治療儀治療,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112例患者均為2009年2月~2012年2月骨外科收治的開放性骨折患者,結合患者既往史、現(xiàn)病史、臨床體征、X線片確診為開放性骨折,排除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疾病等影響骨折愈合的疾病等外在因素,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6例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齡16~82歲,平均年齡(42.36±10.2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36例、高空墜落傷18例、重物砸傷2例;治療組56例中36例、女性20例,年齡18~80歲,平均年齡(41.86±10.3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34例、高空墜落傷17例、重物砸傷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致傷原因、骨折部位、骨折開放損傷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組高度可比。
1.2方法 兩組112例患者均先行生命搶救,待糾正休克之后立即進行手術治療,保證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前提下,對開放性骨折部位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復位、外固定,術后行常規(guī)功能鍛煉,并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進行對癥處理[4]。治療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于固定后2 w輔以骨折治療進行治療,8 h/d。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112例患者均獲得隨訪1~3年,平均隨訪時間為(2.3±1.5)年,觀察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牢固愈合(關節(jié)功能恢復無明顯肌萎縮能負重)時間。本研究以固定后1年后評價其療效,療效標準[5]按照等級分為:優(yōu)、良、尚可、差四個等級,優(yōu):骨折對位>85%,無成角和旋轉,9月內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時間;良:對位>75%,成角<10%,無旋轉,10月內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尚可:骨折對位>65%,成角<15%,無旋轉,11~12月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差:未達到上述尚可標準,優(yōu)良率=優(yōu)率+良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骨折愈合 治療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牢固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 隨訪1~3年,治療組患者骨折愈合優(yōu)良率96.43%明顯高于對照組82.14%(χ2=5.9733,P=0.0145),見表2。
3討論
開放性骨折為骨外科常見的多發(fā)疾病,其骨折合并覆蓋骨折部位的皮膚以及皮下軟骨組織損傷破裂,導致骨折斷端和外界相通。進而導致治療越來越嚴重。
骨折固定作為臨床治療開放性骨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除需要維持骨折復位保障骨折愈合,還應消除骨折端對皮膚的威脅,促進傷口的愈合。內固定法能極大程度增加嚴重污染創(chuàng)傷患者感染的發(fā)生;外固定支架操作較為簡單,操作時間短,固定可靠,易于調節(jié)以便于清理局部創(chuàng)面,被廣泛應用于臨床。
臨床應用骨折治療儀前要先進行徹底清創(chuàng)、復位和固定。本研究在外固定支架固定穩(wěn)固之后才應用骨折治療儀,能促進骨折的愈合,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和關節(jié)功能恢復時間,同時能有效預防肌肉萎縮[6]。開放性骨折治療有異于閉合性骨折,其極易發(fā)生感染和壞死,由此治療開放性骨折要求快速,最大限度預防組織再損傷,總的治療原則為有效、簡單、迅速[7]。
外固定支架穩(wěn)定固定2 w后為血腫機化期,于纖維母細胞向軟骨母細胞核城固細胞轉化期間應用骨折治療儀,能讓骨折達到臨床骨折愈合的相關標準,經X線檢查均提示骨折治療儀產生的低頻電磁場能促進骨細胞的形成和生長。此時骨組織的生長受到內部骨信號的刺激和外電信號的刺激,促進骨組織鈣化、形成和生長,當電場處于特定頻率時不僅有助于骨折愈合還能增強軟骨內骨化中心化骨能力,縮短骨折愈合和牢固愈合時間[8]。
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牢固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隨訪1~3年,治療組患者骨折愈合優(yōu)良率96.43%明顯高于對照組82.14%(χ2=5.9733,P=0.0145)。
綜述,臨床應用骨折治療儀輔助外固定治療開放性骨折能極大程度縮短骨折愈合以及牢固愈合時間,骨折預后優(yōu)良率高,具有較為獨特的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 葉軍,白龍,謝振宇等.骨折治療儀輔助外固定支架治療59例開放性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8):19,21.
[2] 黃忠耀,黃江,趙輝等.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76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學 ,2013,(8):1102-1103.
[3] 王駿飛,陳一心,熊進等.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治療Ⅱ、Ⅲ度開放性跟骨骨折[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1(6):705-708.
[4] 茆軍,王培民,張惠法等.Ilizarov環(huán)形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J].中醫(yī)正骨,2012,24(9):30-31,37.
[5] 覃海森,黃永軍,張惠茹等.三種不同固定方法在掌指骨開放性骨折急診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3,(12):9-10,6.
[6] 陳昌勝,徐明勇,徐眾華等.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3,15(1):90-92.
[7] 李永軍,王廣超,呂志剛等.應用外固定支架治療嚴重脛腓骨開放性骨折[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5):71-72.
[8] 漆海如,曾憲明,卓春芳等.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療嚴重脛骨開放性骨折[J].骨科,2012,03(3):130-13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