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在正常分娩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選取我校2012級三年制??婆R床專業(yè)學生120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進行授課,試驗組應用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進行講授,對兩組的理論、實訓成績及學習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試驗組理論及實訓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該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者多于對照組,學習效果差者少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正常分娩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對培養(yǎng)高素質實用型醫(yī)學人才至關重要,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正常分娩;學習效果
婦產科學是一門獨立于內科、外科之外的臨床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該學科不但包含的內容多,涉及面廣,而且很多內容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難于理解。其中正常分娩這一章的內容,既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又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而且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畢業(yè)生將來進入基層醫(yī)院進行工作,而這一章的內容正是婦產科醫(yī)生尤其是基層婦產科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學好本章節(jié)的內容很重要。但又因其很多內容看不見摸不到,只能憑空想象,所以學習效果往往很差。近年來,我校為了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購買了分娩機轉模型、高級智能分娩模型、產科內診模型等,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的教學方法進行正常分娩教學,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該種教學方法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助于開發(fā)其主動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有利于把學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實用型人才,現將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校2012級三年制??婆R床專業(yè)學生120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60人,試驗組中男生23人,女生37人,年齡在18~21歲,對照組中男生21人,女生39人,年齡在19~22歲。兩組學生人數、基礎理論及實訓成績、男女生比例、平均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授課內容均為正常分娩,所應用的教材均為王澤華主編的婦產科學(第6版),教學學時數、任課教師素質等均相同。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先應用多媒體進行理論教學,然后再進行實訓練習。試驗組應用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的教學方法進行講授,邊講解理論知識學生邊進行操作練習。其具體方法如下:將正常分娩分為3部分,①為決定分娩的因素,講授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聯合骨盆及胎兒模型進行講解,②為枕先露的分娩機制,運用多媒體聯合分娩機轉模型進行講解,③為產程的觀察及處理,運用多媒體聯合高級智能分娩模型及產科內診模型進行講解。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串講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完整的操作練習。課程結束后進行理論及實踐考核,并對其學習效果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從能否調動學習積極性、能否將難懂的知識變得更為容易理解、能否提高動手能力、是否有助于將理論應用于實際、是否能培養(yǎng)主動思維等方面進行考察,每一項內容為20分,其中≥85分為很好,60~85分為一般,<60分為差,并對理論成績、實踐成績以及問卷調查結果通過應用SSP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將兩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實訓成績以及學習效果進行比較,試驗組理論成績及實訓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試驗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者明顯多于對照組,學習效果差者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現代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社會對醫(yī)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實用型醫(yī)學人才是醫(yī)學高職高專院校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婦產科學是一門很特殊的學科,它不但涉及的部位特殊,而且很多內容很抽象,難以理解。要想成為1名優(yōu)秀的臨床婦產科醫(yī)生,要想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必須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只有在自身的綜合素質上不斷進行提高,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將知識學懂、學通、學透,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此,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醫(yī)學人才,不能再繼續(xù)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整合,避短揚長,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性思維等多方面進行著手,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從而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醫(yī)學快速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多媒體教學通過運用大量的視頻、圖片、動畫等從多角度展示教學內容,使枯燥乏味的臨床教學內容變得更為生動形象,使學生能夠看得到,不再單純的憑空想象,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正常分娩的內容抽象復雜,不但要求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掌握,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單憑多媒體教學進行理論講授,學生只是從視覺上有所感知,但缺乏實際體會,動手操作能力差,當其真正面對患者時就會束手無策。然而隨著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學生常常無法進行實踐操作,從而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前高仿真模擬患者及模擬臨床場景廣泛應用于臨床模擬教學中[1]。產科模型對人體形態(tài)和機能進行了形象的描述,為醫(yī)學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條件[2]。通過產科模型進行實訓練習,學生可以不受條件的限制,充分的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模擬,使得操作機會增加,體會更為深刻,可以有效的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只有將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充分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正常分娩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是作為一名婦產科醫(yī)生所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尤其是在基層醫(yī)院工作的婦產科醫(yī)生,本章節(jié)的內容更是甚為重要。但因其內容卻很難理解,學生學習起來往往覺得很吃力,難以掌握。若只是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去講解,理論和實訓分開,在進行理論講解時,很多同學對該部分知識不能深入理解,只是機械性的記憶,容易遺忘,理論還沒有弄清楚,進行實訓時就更不能根據其原理進行模擬練習,等到將來面對臨床問題時仍然會不知所措。因此,為了讓學生能更清楚的了解正常分娩的整個過程,我們采用了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①講解理論知識,②讓學生在模型上親自去體會理解,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的結合,讓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從實踐中去驗證理論,并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實現優(yōu)勢互補,讓學生不但有感觀上的認識,還能在實體上進行練習,寓理論于實踐之中,二者無形的結合,使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具體,使學生可以看得到、摸得著,不但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并且試驗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者明顯多于對照組,學習效果差者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這充分表明通過將多媒體與產科模型聯合講解正常分娩,不但可以使學生將本章的內容更好的掌握,還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實用型醫(yī)學人才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應用多媒體聯合產科模型的教學方法講解正常分娩,使難點不再難懂,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變成了主動的探索知識,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對培養(yǎng)高素質實用型醫(yī)學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羽寶,陳沁,吳蘭笛.醫(yī)學模擬教學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12):1196-1198.
[2]黃英.醫(yī)學模擬技術在醫(yī)學本科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5):79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