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芃凡
摘 ?要: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在中國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稕Q定》突出強調了加強憲法實施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事業(yè)中的地位和權威,重申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
關鍵詞:依法治國;依憲治國
1 ?依憲治國是歷史的選擇
回顧新中國的法治歷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領導人民構建了以"五四"憲法為框架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開始了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但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時期,遭到了嚴重破壞。直到1978年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 隨后"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一方針在黨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1999年正式把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2012年紀念現行憲法正式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關鍵是依憲執(zhí)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再次強調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對依法執(zhí)政與依憲執(zhí)政的關系做了進一步科學界定,強化了憲法在我們黨依法執(zhí)政中的重要作用。這些都是我們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探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
2 ?依憲治國必須重尚憲法的權威
憲法至上衡量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憲法是一國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在法律規(guī)范體系中居于統(tǒng)率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法治就是憲法之治,依法治國的"法",就是由各種法律圍繞憲法核心組成的完整的系統(tǒng),我國所有法律都是對憲法精神、原則和制度的具體化。所以,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3 ?依憲治國作為依法治國的核心的實現途徑
(1)堅持依憲治國,必須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我們國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體系已經形成,但是在立法的領域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集中表現為法律的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層次低,不協(xié)調、不配套甚至會互相矛盾沖突,立法的進程也常因部門爭執(zhí)拖延甚至擱淺,究其原因在于科學、民主的立法機制還沒建立完善起來。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立法機制,首先要樹立立法的權威,也就是要發(fā)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做好立法規(guī)劃科學的制定中長期立法規(guī)劃和年度立法規(guī)劃,增強立法規(guī)劃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整體性。健全專家有效參與立法的機制,發(fā)揮好專家的顧問作用,讓法律專家在立法機構中直接、有效地發(fā)揮作用。同時,立法也需要公眾的參與,公眾在立法過程中參與越廣泛、討論越充分,越有利于形成共識,不僅可以提高立法質量,保證法律的可操作性、可遵循性,而且有利于法律的貫徹落實。
(2)堅持依憲治國,必須增強黨依憲執(zhí)政的憲法思維和能力。改革開發(fā)以來,我們國家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化,社會經濟結構、政治法律體制、文化形態(tài)和公民價值觀念等也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憲法思維就是要求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特別要求注重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領導干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直接決定黨依法執(zhí)政理念的落實,影響各級黨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效果,將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
(3)堅持依憲治國,必須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了我們建設的目標,就是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zhí)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內容就是對公權力約束。我們要依法履行政府的職能,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來約束公權力的行使,將程序規(guī)范細化使之更加嚴密,確保每項權力都受到法律的嚴格約束。在編制權力清單時不能只是簡單的通過和公布幾個簡單的環(huán)節(jié),還應涉及如何定期更新、如何提高其執(zhí)行力等問題,這樣才能為權力清單的更新、完善和執(zhí)行提供制度保障。
(4)堅持依憲治國,必須大力推進司法制度改革。《決定》提出"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改革要求。這首先就要求充分認識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重大意義。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長,我國司法體制仍然存在一些不適應、不協(xié)調的問題,需要不斷改革完善。其次從全面把握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主要任務出發(fā)。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司法機關要充分發(fā)揮司法權威化解糾紛、定分止爭功能,克服司法實踐中時常發(fā)生法院裁判不受尊重、難于執(zhí)行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28/c64387-25926125.html.
[2]姜明安.論法治中國的全方位建設[J].行政法學研究,2013:4.
[3]胡曉玲.依憲執(zhí)政方略選擇的必然性及其制度化構建探幽[J].法政探索,2014:4.
[4]張文顯.全面推進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國建設[J].法治與社會發(fā)展,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