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瀝青路面中常見的病害之一,坑槽形成的原因有許多。通常情況下,當瀝青路面施工中有較小石灰比、不良的水穩(wěn)定性、較低的路面基層強度以及較大的孔隙率出現時,都會導致路面局部有脫粒、麻面等問題發(fā)生,通過通行的沖擊及碾壓,使得破損面逐漸加大,最終造成市政道路大面積坑槽的形成。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坑槽;處理
一、熱補法
運用該方法進行修補時,首先應運用破碎工具對需補部位的舊路面進行鏟除,然后對瀝青粘結層進行噴灑,對新的熱拌瀝青混合料實施填充,最終實施攤平及壓實。該方法的運用存在良好的修補質量及較高的耐久性,修補完成的路面能夠對重載交通進行承受,但熱拌法在潮濕、低溫的環(huán)境狀況下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熱拌瀝青混合料的修補施工是在熱鋪、熱壓的作用下進行操作,因此通常在坑槽破損中作為永久性的修補材料進行使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例如:具有較高的溫度要求,在分散且較小的工程量路面維修中不宜進行使用,特別是冬春季節(jié),會有較大的限制存在。該材料在路面較大坑槽面積且較為集中的條件下得到適用。其次,由于熱拌瀝青混合料技術逐漸完善,采用吹縫、壓實、開槽及填補等程序進行操作,能夠有效的實現填補材料與原路面的緊密結合。
二、噴補法
該方法的運用是通過采用高壓噴射的方法,將乳化瀝青通過噴管和輸送來的骨料進行混合,采用控制噴管上方骨料、乳液以及壓縮空氣的三個開關,均勻且高速地將混合料向坑槽中進行噴灑,從而達到密實粘結的效果,無需進行碾壓,且無需結合瀝青混凝土拌合廠,不會受到氣候因素的制約。噴補料是將粒徑為3/bin(9.5mm)的單一尺寸礦料和60℃的乳化瀝青相結合,通過專業(yè)的噴補設備同時向坑槽內噴入,當礦料噴入坑槽時,會被同時噴出的乳化瀝青進行良好的裹覆,從而達到無需攤平及碾壓的混合料。該方法產生的坑槽修補料是現階段在日常修補和緊急修補中最常應用的一種。實際上噴補料屬于一種冷拌瀝青,其主要區(qū)別則是成型工藝不同。
三、熱再生法
在修補施工時,對破損坑洞實施不開槽成型,也無需對坑洞內的舊料進行清除,其修補方法主要是先將高效熱輻射加熱板在待補區(qū)域上進行防止,促使舊瀝青路面達到軟化,然后對軟化的瀝青舊料實施耙松,對乳化瀝青進行噴灑,促使舊料實現現場再生,其次采用粘結料及新的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噴灑,并運用就地拌和、碾壓及攤平的方法達到修補。該方法能夠對舊料進行現場再生利用,有效地將環(huán)境污染及資源浪費得到減少,實現維修成本的降低,在對修補作業(yè)進行施工時,不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該方法的運用雖然將開槽施工工序得到省去,且能重新對坑洞內的舊料進行再利用,但坑洞內的舊料已經達到老化,使其原有的級配及油石比喪失,若僅根據自身經驗對一定量的新料或粘結瀝青進行添加,會導致新舊料的長配比例不當以及不均勻的拌和,引發(fā)修補材料的質量及性能無法得到保障。雖然通過碾壓后,坑洞修補表面會較為平整,坑洞內新舊料之間不存在接縫問題,但無法對其壓實度及材料性能得到保障。因此,運用熱再生方法進行坑洞修補不一定能達到可靠的資料效果。
四、常溫修補方法
常溫修補方法的應用中主要對常溫瀝青混合料進行使用,也就是在氣溫超過5℃時,能夠全天使用,且進行儲存,對運輸及修補工藝的應用提供便利,且容易掌握的一種修補材料。常溫混合料作為一種以乳化瀝青為結合料,預先對拌和、貯存以及常溫下使用的瀝青混合料實施熱拌的材料。通常在較為先進的公路上進行應用,其施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在坑槽位置實施放樣,對作業(yè)面進行確定,在坑槽周圍運用切縫機對其周圍實施切縫,將多余的混合料刨出。當不具備切縫機施工條件時,也可采用人工對規(guī)定作業(yè)面進行刨出的方法進行施工,要求作業(yè)面應和路面縱向達到平行,且槽壁垂直。
2.對坑槽實施徹底清除,促使槽內及槽壁達到無塵土及雜物。
3.為了確保常溫混合料和原路面達到有效的結合,應采用粘層油在坑底槽壁上進行涂刷,通常粘層油量應達到(0.3~0.5)km/m2。
4.在坑槽內對常溫混合料實施均勻攤鋪整平,通常松鋪系數應達到1.1~1.3范圍內。當坑槽深度超過4cm時,則應進行分層鋪筑壓實。
5.采用振動夯板對混合料實施夯實。當沒有震動夯板時,可采用6~8t的壓路機實施壓實,知道乳液均勻上浮即可。
6.碾壓后,為了避免有初期松散出現,應盡早實施通車,可在作業(yè)面上對適量礦粉或石屑進行撒置,從而對水分進行合理吸收,進一步實現混合料成型速度的提升。
五、低溫修補法
該方法是采用一種新型修補材料,也就是冷拌冷補瀝青混合料。該材料的應用能夠在常年凍土地區(qū)和季凍地區(qū)進行坑槽修補,主要包括:不分季節(jié)、氣候、便于儲存,隨用隨取等優(yōu)點。冷補瀝青混合料的應用能夠將其它材料中無法在低溫狀況下實施修補的缺陷得到改善。其施工工藝主要包括:
1.根據坑槽的大小,將坑槽刨成兩邊與路中線平行的外接矩形坑,將坑底及側壁進行鋼筋清理,也可采用切縫機實施切縫,再對多余部分混合料實施刨出。
2.采用汽油噴燈烤干坑底及側壁。
3.粘層油的涂刷。用刷子蘸著熱瀝青對坑槽底部及側壁實施均勻涂刷。
4.向坑槽內對低溫混合料實施填入,并運用耙子進行整平。
5.采用壓實設備對低溫混合料進行碾壓成型,隨后即可對交通實施開放。
六、結語
總之,在我國對市政道路坑槽修補存在較多的方法及材料,但其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存在。公路施工單位應結合市政道路的實際情況對合適的修補方法及材料及西寧選擇。當夏季出現大面積坑槽進行修補時,可運用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操作,雖然存在大量的機械及人工投入,但從材料使用方面來看,這有較低的成本,且達到良好的修補效果。若初春或晚秋季節(jié)進行路面修補時,可運用低溫修補方法,也就是對冷拌冷補瀝青混合料進行使用。由于在常溫作用下,該方法存在一定的施工和易性,且施工工藝簡單,一般對人力和物力的使用較少,在修補完成之后半個小時即可投入運行,不會導致交通阻塞現象發(fā)生,對社會效益產生較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占偉.瀝青路面坑槽病因分析及修補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07).
[2]于坤,蔡永海,栗華峰.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技術的研究[J].北方交通,2011(06).
[3]周輝勇.瀝青路面坑槽原因分析及處治措施[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