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剪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競爭的加劇,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經常通過賒銷手段進行交易,因此采購商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應付賬款,也使得應付賬款管理越來越重要。企業(yè)應付賬款的管理,應從形成的原因入手,分析應付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以減少應付賬款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應付賬款;企業(yè)信用;應付賬款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147-02
應付賬款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fā)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于取得物資與支付貨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發(fā)生的負債。
一、應付賬款形成的原因
(一)市場競爭下形成的應付賬款
市場競爭形成的應付賬款屬于商業(yè)信用,是形成應付賬款的主要原因。供應商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銷售,在銷售時往往會給出一些條件,例如賒銷。因為供應商的這些條件使得買方可以延期支付貨款,從而產生了應付賬款。這種方式產生的應付賬款是買賣雙方都愿意發(fā)生的,對于企業(yè)來說,付款期限的放寬更有利于企業(yè)資金的運轉。
(二)自發(fā)原因形成的應付賬款
自發(fā)原因是指由企業(yè)在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時,由于貨物流轉與單據流轉并非完全同步進行,使得買賣雙方不可能完全做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因此,獲得商品,接受勞務與支付貨款就會存在時間差,而時間差越長,自發(fā)原因形成的應付賬款就會越多,嚴格來說,這部分應付賬款不屬于商業(yè)信用。
(三)人為因素形成的應付賬款
有些企業(yè)采購人員在采購的時候,事先并沒有對實際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的數量進行詳細的了解,也沒有考慮到產品更新?lián)Q代的要求,導致毫無計劃地采購材料,形成了一批應付賬款。也有一些采購人員甚至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接受了別人的好處費或回扣,而大量采購材料和貨物,因而形成了不必要的應付賬款。
二、企業(yè)應付賬款管理常見的問題
(一)支付不及時
應付賬款屬于流動負債,原則上是在一年之內就應該償還的款項,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常2—3個月償還。但大多企業(yè)對應付賬款管理不重視,不及時支付的情況常有發(fā)生。
例如某公司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部分應付賬款還款情況為:(1)2012年9月15日購貨應付款25 550元,償還時間2013年6月25日;(2)2013年1月20日購貨應付款34 250元,償還時間2013年6月15日;(3)2013年2月15日購貨應付款76 800元,2013年6月20日償還50 000元;(4)2013年4月2日購貨應付款46 780元;(5)2013年4月2日購貨應付款34 350元。企業(yè)產生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企業(yè)對應付賬款管理的觀念存在問題,例如,對于到期支付的應付賬款,往往會提出因為資金緊張等理由故意拖欠,認為延后付款的實質就等于增加了公司的流動資金,從而改善公司的資金狀況,認為可以從中獲利。但是從長遠看,這種拿公司信用去換一點點利益的行為,絕不是明智之舉。故意拖欠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和破壞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正常往來關系,會給公司日后的生產經營活動留下隱患。每一個企業(yè)都必須意識到,市場經濟應是誠信經濟,它要求市場主體以誠信為準則,積極履行信用合約,企業(yè)應該及時支付應付賬款,重視企業(yè)信用度的提升。
(二)不定期對賬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公司內部缺乏核對控制,沒有嚴格規(guī)定會計人員對應付賬款進行定期對賬,加上公司缺少與供應商的信息溝通,導致公司未能對應付賬款進行定期對賬。對于重要的供應商應該做到每個月進行對賬,對于一般往來的供應商也應該做到一個季度或半年對賬一次。應付賬款的定期對賬有利于企業(yè)及時籌措資金,按時支付應付賬款,以避免長期占用其他供應商的資金,而使自己的信譽降低。
(三)管理不善
1.貪污現(xiàn)金折扣
現(xiàn)金折扣(又稱銷售折扣)是指債權人為了勉勵債務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付款,而向債務人供給的債務扣除。債務人在不同的期限內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付款的時間越早,折扣就越大。由于公司對享有現(xiàn)金折扣的應付賬款沒有進行定期核對,對應付賬款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公司的內部控制存在漏洞,加上有些員工職業(yè)道德的缺失,導致應付賬款的管理存在較大的問題。
例如某公司于某月15日購買原材料,價款為40 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付款條件為2/10,N/30,材料已驗收入庫,發(fā)票已到,貨款暫欠,正確的賬務處理應該如下:
假定公司在25日或之前支付了貨款:
企業(yè)可享受的現(xiàn)金折扣=40 000×(1+17%)×2%=936(元);支付的款項=40 000×(1+17%)-936=45 864(元)。會計分錄為:借記“應付賬款”46 800,貸記“銀行存款”45 864,貸記“財務費用”936。
假定公司在25日之后支付了貨款,則借記“應付賬款”46 800,貸記“銀行存款”46 800。
在上述業(yè)務中,有的會計人員就會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在現(xiàn)金折扣期內(25日之前)按發(fā)票的原價支付貨款46 800元,然后再向供應商取回退款936元,從中貪污現(xiàn)金折扣款;有的管理人員在折扣期內已經付清了貨款,卻不入賬,趁機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金折扣業(yè)務隱瞞,即不把現(xiàn)金折扣沖減財務費用,而是私自納入“小金庫”,貪污現(xiàn)金折扣。這樣的行為都會滋生企業(yè)腐敗。
2.虛增應付賬款
企業(yè)為了少交稅,有的時候竟然偽造購貨發(fā)票,虛記應付賬款。公司管理人員從外地的一些企業(yè)取得虛開的增值稅發(fā)票,虛假進貨涉及的資金先由公司轉賬或附帶少量的現(xiàn)金支付給開票方,再由開票方按價稅合計金額的7.5%左右扣除“開票費”后,將余款匯至公司管理人的個人賬戶。因為公司在購進材料時,一般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付賬款”。如果企業(yè)虛構材料,就可以虛增進項稅額來抵更多的銷項稅額,這樣就達到了少交稅的目的。endprint
三、企業(yè)改善應付賬款管理的措施
(一)講求誠信,科學管理
企業(yè)應付賬款往往存在不及時支付的情況,這樣的行為將會影響公司的信用度,也會使公司因為信用問題而加劇采購的難度。換句話說,不及時支付應付賬款,會使供應商在下次交易的時候提高條件,例如提高價格或者不提供現(xiàn)金折扣,甚至會停止賒銷、催收貨款,從而加劇了公司采購材料的難度。一旦公司生產產品所需的材料不能及時到位,將會給公司的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公司必須改變觀念,不要再認為應付賬款能拖就拖,對應付賬款要做到及時支付,維持公司的良好信用。管理好應付賬款,也是提升公司信用的一種方法。公司應該重視應付賬款的管理,牢固樹立“講求誠信,科學管理”的思想。
為此,公司應該設立一個信用管理部門,建立一支專職隊伍,負責應付賬款的管理工作。選拔思想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人員專門負責應付賬款管理,保證做到應付盡付、不隨意占用他人資金,并充分運用應付賬款的賬齡分析表為公司的資金安排提供輕重緩急的依據,切實維護公司的信譽。
(二)加強內部控制
1.實施核對控制。應定期對應付賬款進行對賬,核對應付賬款總賬和明細賬記錄,不僅要對應付賬款原始憑證中的數量、金額及日期的正確性進行驗證。而且還必須與供應方取得對賬單進行核對,防止借機、漏記、弄虛作假和貪污挪用等問題的發(fā)生。另外,公司應仔細檢查帶有現(xiàn)金折扣的應付賬款,防止公司內部人員利用應付賬款隱匿和私吞現(xiàn)金折扣。對于供應商開出的發(fā)票,即原始憑證,會計人員必須保管完整并裝訂成冊,為應付賬款的核對提供依據。
2.實施職責分工控制。在存貨采購付款環(huán)節(jié)要貫徹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使不同的職務分別由不同的部門或人員負責,做到責任明確,確保企業(yè)在采購、驗收、記賬和現(xiàn)金或銀行存款的支付是由不同的部門或不同的人員獨立完成的。這樣做,既為了防止錯誤和欺詐行為的發(fā)生,也為了確保應付賬款全額和實際驗收物品價值的一致性。
3.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針對應付賬款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劃分確定有關人員在應付賬款管理中的職責。一旦出現(xiàn)虛假支付等違規(guī)行為時,有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并對違背誠信正直、職業(yè)道德的人員給予嚴格處理。
(三)嚴格按會計制度辦事
公司的財務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辦事,具體做到以下幾點:(1)對于應付賬款的記賬,會計人員必須以原始憑證為依據,確保記賬內容真實,可靠。對于不需付或者無法付的應付賬款,要先核實情況無誤才能做相關的會計處理。(2)會計人員應加強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與思想道德水平,使愛崗敬崗成為自覺行為。會計人員的思想覺悟提高了,同時也增強了抵制不正之風、抗拒不良誘惑的能力。(3)會計人員應自覺提高自身的素質,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俗話說:“認識有多高,工作就有多好”,會計人員應該接受繼續(xù)教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為公司應付賬款的管理出謀劃策,時刻為公司的利益著想。
(四)落實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提高信息質量
企業(yè)因管理不善而出現(xiàn)貪污現(xiàn)金折扣和虛增應付賬款的行為,從某些方面看來也并不止是因為會計人員沒有按照制度辦事,有的時候也是迫于壓力才違約操作。基于這種情況,就應該貫徹落實《會計法》,落實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督促單位負責人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會計職責。在確認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主要責任者時,應將考慮的重點集中在虛假會計信息的利益獲得者身上,從根源上防止有關人員通過虛假信息謀取利益。此外,要加強對單位負責人會計責任的宣傳教育,提高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職業(yè)道德水平,從根源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淑芬.應付賬款的管理與控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2).
[2] 于云霞.淺談應付賬款的內部控制[J].商業(yè)會計,2010,(2).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