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華
有人說:“擁有知識僅僅是有了工具,能否運用工具來解決問題才是衡量教學效益高低的指標?!钡乩韺W科具有綜合性和地域性兩個顯著特點。地理學對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發(fā)展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球科學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進一步掌握學習和研究地理的方法、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一門基礎課程,實現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的統一。
當今世界新技術迅速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理念不斷更新?!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實驗)》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并對原有教材進行修訂,提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如何認識這些新內容,探討如何講解這些內容,是一個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的話題。
一、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這是教師應具備的知識指標。
新教材內容更突出時代特征,許多新內容教師都沒有接觸過,如果僅僅利用教學參考書,甚至照本宣科是遠遠不夠的。新課改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老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先有教師的特色才有教育的特色。課改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知識的自我更新。比照新課程標準,地理教師急需儲備以下知識技能。
1.專業(yè)知識:特別是地理信息技術,學科前沿方面的知識。其次是關于全球化的一些知識。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爭端,除了地緣關系外,更有歷史、文化、經濟、傳統、價值方面的原因,要多看《環(huán)球》、《世界博覽》之類的雜志,積累豐富的感性、生動事例,使教學充滿時代氣息。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廣泛涉獵本專業(yè)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將自己打造成教研型、專家學者型教師。
2.深厚的教育理論:過去學的教育學、心理學只是一些皮毛,某些教師在有了幾年的教學實踐后,難免不思進取,很容易落入經驗主義的窠臼。新的教育理論百花齊放,如什么是有效教學?必須扎扎實實啃幾本教育理論書,并且用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出真知。
3.現代信息技術: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運用越來越頻繁,現在大多數教師都會上網查找資料,但真正能把資料變成運用自如的多媒體課件的很少,很多是直接借用網上現成的課件,機械照搬,把多媒體課變成“課堂秀”,花哨但不實用,更談不上提高課堂效率。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需要精心策劃、專心制作和恰到好處地使用,以收到良好的課堂使用效果,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
4.地理實踐:尋找、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機會,增加教師的實踐體驗,如地理教師的旅游實踐感受,就是最好的課外教材。
二、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新地理課程標準強調,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強調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所以研究性學習作為學生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研究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活動,并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例如,在教學經緯網知識時,教師可以采取“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方式:①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一艘海上遇難船只如何向別人報告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一個球體表現上標出假想遇難船只的位置。②理解“問題”——讓學生邊觀察邊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際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確定一個點的位置”的問題。③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提出確定某一學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電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④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確定“座位”的方法概括為利用“行”和“列”定點的方法。⑤“問題”的遷移——把已找到的方法運用到“問題”解決的實際情景中。學生會聯想到可在空白球面上通過“遇難船只”這一點畫兩條十字交叉的線。但怎樣向別人描述這兩條線的交點是一個新問題,教師由此引出經緯線、經緯度和經緯網的知識。學生觀察地球儀并閱讀課本,理解經緯線、經緯度和經緯網等概念。⑥“問題”的解決——遇難船只報告它所處經緯度,讓別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這樣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生既體驗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又掌握學習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研究性學習只是眾多教學方式方法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教師可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多元組合教法。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組合,信息傳遞方式更生動活潑,教學內容更形象具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既鍛煉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它可以與其他方式方法相結合,也可以與傳統教學中有價值的方式相結合。
新課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地理教師只有積極面對新課改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會,努力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更新教學觀念,強化教學能力,才能應對地理新課程改革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實踐證明,現代教育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的知識面大大拓寬,基礎知識更牢固,并且在情操的陶冶上有顯著進步。新時代的地理教師必須具備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以新思想、新觀念、新手段武裝自己,積極主動地獲取新信息,為培養(yǎng)未來高素質的、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