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玲
〔關鍵詞〕 中學生;英語教學;興趣;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22—0114—01
一、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最關鍵的是投入真情,對學生一視同仁,對學習好的學生不能只看到他們的長處,而看不到他們的短處,更不能對他們過于遷就、溺愛,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真誠和他們溝通交流,讓好學生真切體驗到父母般的關懷,使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而對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老師應多關注,投入實實在在的愛心,既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要想方設法打開他們的心扉,走進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理解他們面臨的困難或困惑,切勿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尤其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避免讓學生產生窘迫,哪怕是一點點,因為這些學生的心理是極為脆弱的,一旦受到傷害就容易對教師付出的感情產生懷疑,師生關系就容易疏遠甚至緊張對立,后果自然可想而知。這就要求教師對待他們無比親切,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引導,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關心和幫助。
二、 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加強語言實踐,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多使用英語,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語的干擾,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筆者的做法:一是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凡能用英語表達的如講解、練習、鼓勵、表揚、布置作業(yè)等都使用英語;二是使用直觀手段如實物、圖片、教師的動作表情等,直接把英語和客觀事物聯系起來;三是組織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多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譯相結合的活動,給學生較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并借助各種媒體,創(chuàng)造形象逼真的情境,以打動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钴S課堂氣氛,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從被動學變?yōu)橹鲃訉W;四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來促進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識,減少模式化的教學設計,讓真實的生活走進課堂,給學生以真切、自然的感覺。
三、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筆者認真鉆研教材,準備每堂課時,總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教volleyball時,可以指著排球說“Whats this ? Its a volleyball.”讓排球的音形意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子里。再如復習book、watch、volleyball、pencil等名詞時,可以把準備好的實物、圖片、模型放在講臺上,先讓學生看一下,然后放在講臺下面的大袋子里替換,用學生已學過的句型進行操練。這樣既復習了單詞,也熟悉了句型,既練了聽,也練了說,既教了詞匯,也教了思維,而且學生不以學為苦,而是興趣濃厚地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課內外相結合
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因此,要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節(jié)的英語課是不夠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開展英語游戲、朗誦會、講演比賽、聽力比賽,活躍學生的課外生活,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笙 編輯:楊慧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