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杰
摘 要: 高中時期的語文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文言文教學,文言文在我國語文發(fā)展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成為關鍵元素,我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文言文。由于文言文的教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不斷的總結創(chuàng)新,開展文言文教學成為一個相對比較大的難題。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并由此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文言文教學 學習興趣
教育主要憑借教材發(fā)揮作用,教材的目的在于強化學生能力,對教學進程起到幫扶作用。面對當今的教育改革局面,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仍然沒有擺脫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文言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仍然是一個難點。語文老師的當務之急是調動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能力。所以,語文老師必須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開展文言文教學,達到強化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目的,提高文學素養(yǎng)。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才能不斷主動探索和學習文言文。學生主動學習可大大提高學習質量,也會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加快教學進度。老師要改進陳舊的教學方式,不能只是對文章進行閱讀后,對文章進行整體翻譯,最多再對作者及相關的歷史進行分析,這種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老師要改變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探索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程的活躍度和學生的參與度。老師可以選擇從學生比較相對熟悉知識入手,進行文言文翻譯及相關的知識的拓展,這樣學生的接受程度隨之提高,溫故知新,提高參與度,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濃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文言文情景中,活躍課堂氣氛??傊诮虒W過程中不能夠死板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ㄕ{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文言文學習中,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改變教學理念,活躍課堂氛圍
教學的主要基地在課堂,文言文教育一直是人們不愿意逾越的鴻溝。所以,當務之急是強化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盡可能強化課堂的功能。老師必須釋放自己,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處于主動狀態(tài)。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激勵學生克服困難,引導學生自主思索,自行尋找處理難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想象和情緒,并能夠置身于文言文之中,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用文言文中的人物體會文言文表達的情感。老師在教授文言文涉及歷史故事的時候,適當結合幽默的語言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對文言文內容感到親和,對文章闡述的道理理得解得更加深刻,最終達到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老師在復習時與學生互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適應變化多端的考試題型。
3.注重朗讀,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主要借助文言文閱讀,文言文教學的關鍵就在于文言文朗讀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懷有疑問地朗讀文言文,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文言文的知識點,而且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情感。我國語文教學特別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大聲朗讀,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說話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從中體會一篇文章的真實情感,產生審美體驗。文言文相對于現(xiàn)代文更講究韻律,因此讀起來更朗朗上口。有一氣呵成之感。因此,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4.重視積累的作用
文言文知識非?,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指導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積累知識,時?;剡^頭來復習。經過復習,學生不僅能更好地掌握知識,而且能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要采用由點及面的方式開展教學。在文言文學習中可以先進行字和詞的翻譯和解釋,在此基礎上進行句子學習,在學習語句的同時讓學生掌握不同的文言文的句式,比如倒裝句、判斷句等,掌握這些特殊句式,掌握句式的特點,掌握判斷特殊句式的方法。這樣在培養(yǎng)了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學生會自覺進行文言文知識的積累,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5.結語
文言文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對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至關重要。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必須細心研究,勇于創(chuàng)新,沿襲以往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必須致力于突破文言文教學死氣沉沉的現(xiàn)狀,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艷麗.怎樣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空中英語教室.校本教研,2012(8).
[2]渠秀生.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初探[J].學園,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