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濤,吳東明
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是由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和中國田徑協(xié)會主辦的,是全國最高水平的中學生田徑比賽。從某種意義上講,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可以直接反映一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學生田徑競技的整體實力和水平[12]。中學生屬于競技體育后備人才中的三線隊伍,它構成體育界俗稱的“金字塔”結構的最低層,三線隊伍層層銜接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過程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5]。而唐繼龍、范安輝在《由近年我國田徑運動成績看我國田徑運動發(fā)展》一文中闡述到,我國田徑運動處于世界高水平行列的項目很少,后備力量不足,整體田徑運動群體意識薄弱[10]。所以,加大對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后備人才預示著希望,更預示著未來,其水平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田徑運動水平,田徑項目只有具備雄厚的后備人才資源,才能為中國田徑競技水平步入世界先進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15]。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田徑強國,長盛不衰最重要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就是以中學生年齡段為主體的青少年運動員培養(yǎng)。在美國,中學是培養(yǎng)優(yōu)秀運動員的搖籃,通過多種形式自發(fā)地開展早期運動訓練,為 發(fā) 展 競 技 體 育 奠 定 了 人 才 基 礎[2、8、9、13]。 本 研 究 分 別 對2004—2012年美國中學生田徑比賽短跑成績和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成績進行比較分析以及前8名運動員所在地區(qū)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我國中學生田徑短跑發(fā)展態(tài)勢及區(qū)域性分布情況。
以2004—2012年美國中學生田徑比賽100m、200m和400m跑第1名成績、前3名平均成績、前8名平均成績和2004—2012年我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100m、200m、400m跑第1名成績、前3名平均成績、前8名平均成績以及前8名運動員的分布地區(qū)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調研
查閱中國知網(CNKI)、中國優(yōu)秀博碩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有關成績分析、短跑成績發(fā)展趨勢、區(qū)域性分布特征等相關的文獻資料,結合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田徑分會網站、谷歌、百度搜索引擎以及美國athletic網站,對中、美兩國2004—2012年中學生田徑短跑比賽前8名成績進行查詢收集,并結合整理出完整統(tǒng)計數據。
1.2.2 數理統(tǒng)計
本研究采用運Microsoft Excel 2003電子表格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運用比賽成績定量分析中、美兩國中學生田徑短跑發(fā)展態(tài)勢。
1.2.3 比較分析
1.比較分析中、美兩國中學生田徑短跑比賽成績的遞進系數;
2.比較分析2004—2012年中、美兩國中學生短跑比賽成績的定基、環(huán)比速度發(fā)展態(tài)勢;
3.比較分析中、美兩國中學生短跑成績的差距;
4.比較分析中國各?。▍^(qū)、市)前8名所占人數。
本研究所指的短跑是100m、200m和400m跑。
2.1.1 男、女生短跑成績遞進系數分析
遞進系數能反映每年中學生田徑比賽短跑成績變化的波動率,逐年遞進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D:遞進系數;Y:本屆成績;X:上屆成績
表1顯示,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成績女子400m跑第1名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為0.262,說明女子400m跑第1名成績總體呈現出下滑趨勢。其余項目第1名成績均呈現增長的趨勢,其中,第1名增長趨勢最大項目為女子100m跑(-0.467)。女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為0.091,說明女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呈現下滑趨勢。前3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增長快慢為女子100m跑(-0.481)>男子100m跑(-0.358)>男子200m跑(-0.351)>男子400m跑(-0.160)>女子200m跑(-0.017)>女子400m跑(0.091)。全部短跑項目的前8名平均成績都呈現出成績增長的發(fā)展態(tài)勢,增長最快的項目為男子100m跑。
表1 2004—2012年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成績遞進系數統(tǒng)計一覽表Table1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S)
表1 2004—2012年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成績遞進系數統(tǒng)計一覽表Table1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S)
男 子女 子第1名 前3名 前8名 第1名 前3名 前8名100m跑 -0.318±1.415 -0.358±1.559 -0.410±1.530 -0.467±2.758 -0.481±1.012 -0.383±1.419 200m跑 -0.230±1.010 -0.351±0.883 -0.397±1.340 -0.107±2.640 -0.017±2.409 -0.040±2.256 400m跑 -0.165±0.588 -0.160±0.443 -0.224±1.715 0.262±1.171 0.091±0.856 -0.074±1.126
就遞進系數標準差而言,第1名成績發(fā)展穩(wěn)定的項目為男子400m跑,且男子第1名所有項目發(fā)展的穩(wěn)定程度都高于女子第1名發(fā)展穩(wěn)定程度;前3名平均成績發(fā)展最穩(wěn)定的項目也為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發(fā)展最不穩(wěn)定的項目為女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發(fā)展最穩(wěn)定的項目為女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發(fā)展最不穩(wěn)定的項目為男子200m跑。
總體而言,我國中學生男子短跑項目發(fā)展狀況和穩(wěn)定狀況普遍優(yōu)于女子短跑項目。
表2顯示,美國中學生男、女短跑所有項目的第1名成績、前3名平均成績和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的平均值都為負數,說明美國中學生男、女短跑所有項目成績都呈現增長的趨勢,且美國女子中學生田徑短跑項目發(fā)展狀況優(yōu)于男子短跑項目,但穩(wěn)定狀況不如男子短跑項目。
表2 美國中學生田徑比賽短跑成績遞進系數統(tǒng)計一覽表Table 2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 (S)
表2 美國中學生田徑比賽短跑成績遞進系數統(tǒng)計一覽表Table 2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 (S)
男 子女 子第1名 前3名 前8名 第1名 前3名 前8名100m跑 -0.730±1.214 -0.663±1.969 -0.716±1.689 -0.930±2.642 -0.952±2.436 -1.038±2.232 200m跑 -0.726±1.349 -0.686±1.263 -0.743±1.343 -0.892±2.617 -0.904±2.606 -1.012±2.300 400m跑 -0.877±1.728 -0.735±0.972 -0.716±1.250 -0.979±2.400 -1.035±1.808 -1.148±1.720
表1和表2顯示,美國中學生田徑男子短跑遞進系數平均值均大于中國。其中,男子100m跑第1名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2.3倍,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和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1.8倍;男子200m跑第1名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3.2倍,男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和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1.9倍;男子400m跑第1名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5.2倍,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4.6倍,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3.3倍。
美國中學生田徑女子短跑遞進系數平均值也均大于中國中學生,其中,相差最大的就是女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約為中國中學生的53倍,2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為中國中學生的25倍。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和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平均值也均大于中國中學生,分別為11.4倍和15.5倍。
2.1.2 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女短跑成績定基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
定基增長系數表示運動成績在較長時期內總的增長速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d:定基增長百分系數;Y:2004年的成績;X:遞進年的成績。
以2004年的成績做為定基,定基增長系數大于0,表明遞進年成績比2004年成績增長;定基增長系數小于0,表明遞進年成績比2004年成績下降。
圖1 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項目第1名成績定基發(fā)展態(tài)勢示意圖Figure 1.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xed Base of High School Top Sprint Performer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圖1顯示,男子100m跑第1名成績(除2010年)與女子100m跑第1名成績呈現出相同的發(fā)展態(tài)勢,曲線是在0刻度線上方波動,表明2005—2012年100m跑成績均高于2004年成績。且女子100m跑第1名定基平均增長幅度為0.034,男子100m跑定基平均增長幅度為0.014,約為男子的2.5倍。男、女100m跑第1名成績都在2004—2006年呈現上升趨勢,然后在2006—2007年成績下降,2008-2012年(男子除2010年)呈現平穩(wěn)的增長。女子400m跑第1名成績的發(fā)展態(tài)勢曲線整體在0刻度線下方,表明2005—2012年女子400m跑第1名成績均低于2004年成績。男子200m跑第1名成績除2005年低于2004年,其余年份成績均高于2004年,且發(fā)展平穩(wěn)。男子400m跑第1名成績在2004—2008幾乎沒有提升,保持平穩(wěn)發(fā)展,2009—2012年迅速提升。女子200m跑第1名成績波動幅度較大,發(fā)展不平穩(wěn)。
圖2 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項目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發(fā)展態(tài)勢示意圖Figure 2.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xed Base of High School Top 3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圖2顯示,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的定基發(fā)展曲線圖與女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發(fā)展曲線圖具有相同的發(fā)展態(tài)勢。其中,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平均增長幅度為0.02;女子100m跑前3名定基平均增長幅度為0.029;約為男子的1.5倍,且男子波動幅度比女子大。男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增長幅度在2005—2006年兩年間基本與女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增長幅度相同,且都是比2004年有較大增長,但在2007—2012年男子仍然保持緩慢且較小幅度的波動增長,而女子在這幾年期間卻是大起大落且成績在下降。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在2006—2009年間均低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績,在2010—2012年間,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均高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績且逐年提高。女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在2005—2006年基本與2004年前3名平均成績相同,在2007—2012年均低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績。
圖3 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項目前8名平均成績定基發(fā)展態(tài)勢示意圖Figure 3.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xed Base of High School Top 8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圖3顯示,2005—2012年男子1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均高于2004年男子1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總體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出現兩次成績下降的年份分別是2007年和2010年。男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也均高于2004年,且總體也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但也出現兩次成績波谷,分別是2006年和2009年。男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波動幅度較大,2006—2008年、2010年成績低于2004年,2011年、2012年成績才有了較大提升且逐年提高。女子100名前8名平均成績在2005—2006年逐年提升,在2006年達到最高點,之后便出現波動較小的下降。女子200m跑和4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的定基曲線圖顯示波動較大,發(fā)展不穩(wěn)定。
2.1.3 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女短跑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
環(huán)比發(fā)展系數表示運動成績逐期的增長速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h:環(huán)比增長百分系數;Z:前一年的成績;W:當前的成績。
環(huán)比動態(tài)圖可以用來反映成績的波動[16]。環(huán)比增長系數大于0,表明本屆成績相對于上屆成績提高;小于0則本屆成績相對于上屆成績下降。
圖4 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項目第1名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示意圖Figure 4.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Top Sprint Performer in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圖5 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項目前3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示意圖Figure 5.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Top 3Sprint Performer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圖6 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短跑項目前8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示意圖Figure 6.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Top 8Sprint Performer in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圖4~圖6顯示,男子100m跑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前3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前8名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圖波動曲線基本上相同,2004—2006年成績發(fā)展較為平穩(wěn),2006—2012年成績波動幅度較大。男子200m跑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前3名成績平均環(huán)比波動曲線基本相同,在2005—2007年之間波動幅度較大,2007—2012年之間波動幅度較?。荒凶?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一直處于較大幅度的波動中。男子400m跑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前3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全過程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曲線波動幅度小,說明400m跑第1名成績和前3名平均成績發(fā)展較平穩(wěn);男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曲線波動幅度較大,成績發(fā)展不穩(wěn)定。女子100m跑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前3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前8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圖在2004—2008年間波動幅度較大,成績發(fā)展不穩(wěn)定;2008—2012年間波動幅度較小,逐漸趨于穩(wěn)定。女子200m跑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前3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前8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圖在2009—2011年出現跨度約為0.07幅度的波峰,這3年間成績穩(wěn)定程度極差。女子400m跑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前3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前8名平均成績環(huán)比發(fā)展態(tài)勢圖也是處于較大波動幅度中。
從總體上看,第1名成績環(huán)比圖波動幅度最大的為女子200m跑項目,成績最穩(wěn)定的項目是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最穩(wěn)定的項目為男子400m跑,最不穩(wěn)定的是女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所有短跑項目均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2.2.1 中、美兩國中學生田徑比賽成績分析
表3顯示,中國中學生男、女400m跑第1名成績在2004年均優(yōu)于美國中學生,男、女100m跑、200m跑成績則低于美國中學生0.2s左右;經過8年的發(fā)展,選取中、美兩國中學生短跑最好成績進行比較,其中,男子400m跑成績低于美國2.57s,女子400m跑成績低于美國4.26 s,男子100m跑、200m跑則分別低于美國0.56s、1.06 s,女子100m跑、200m跑分別低于美國0.76s、1.45s。
2004年前8名平均成績只有女子400m跑成績優(yōu)于美國,其中,男子100m、200m、400m跑,女子100m、200 m跑分別低于美國中學生0.33s、0.64s、0.36s、0.19s、0.16s;經過8年的發(fā)展,選取2004—2012年之間前8名平均成績最好的一年比較,男子100m、200m、400m跑,女子100m、200m、400m跑分別低于美國中學生0.62s、1.02s、2.34s、0.85s、1.86s、4.3s。
2.2.2 美國中學生田徑比賽超平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紀錄人數分析
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子100m跑紀錄為10.57s,由李春平在2012年創(chuàng)造。表4顯示,美國中學生男子超、平此成績的人數從2004年的0人到2012年111人;中國中學生男子200m跑的紀錄為21.49s,美國中學生超、平此成績也是從2004年的0人到2012年達到139人。其他短跑項目也是如此。表3顯示,在2004年,中、美兩國短跑成績相差不遠且在400m跑項目還優(yōu)于美國,然而經過近10年的發(fā)展,我國中學生的成績基本上還是維持在2004年水平上,而美國短跑項目成績卻是每年大幅度提高,差距在逐年增大。
表3 中、美兩國中學生2004年短跑成績和2004—2012年間最好成績比較一覽表Table 3 The Sprint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n 2004and Top Performance Comparison from 2004to 2012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s)
表4 美國中學生超、平中國短跑成績人數統(tǒng)計一覽表Table 4 Statistics List of the Number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Outperformed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print (人)
2.3.1 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子短跑區(qū)域性分布特征
表5、圖7顯示,中國中學生男子短跑成績前8名主要分布在北京、吉林、湖北、廣東、重慶、廣西、山東、海南等?。ㄗ灾螀^(qū)、直轄市),且從2004至今,只有17個?。ㄗ灾螀^(qū)、直轄市)進入前8名,還有很多?。ㄗ灾螀^(qū)、直轄市)沒有進入到決賽。區(qū)域性差異較大。貢建偉、黃建華在《我國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闡述:從整個國家競技實力的發(fā)展上來說,如果強弱差距過大,會降低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利于該項目的發(fā)展[4]。所以,這種區(qū)域性分布,對中學生短跑發(fā)展態(tài)勢是不利的。但是世界強國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競技后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1,5],所以,國家應該在優(yōu)勢地區(qū)加大對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
2.3.2 中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女子短跑區(qū)域性分布特征
表6、圖8顯示,中國中學生女子短跑成績前8名主要被湖南、北京、四川、重慶、廣東、湖北、吉林、海南等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控制。在2004—2012年9年的比賽中,全國有2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進入短跑前8名,但區(qū)域性差距加大,其中,前3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占進入決賽總人數的43.5%,前8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占到約76.4%,說明女子短跑項目也被少數省市控制。
表5 2004—2012年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子短跑前8名?。ㄗ灾螀^(qū)、直轄市)進入決賽人數一覽表Table 5 Statistics List of Top 8Provinces in Sprint Final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人)
圖7 2004—2012年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子前8名?。ㄗ灾螀^(qū)、直轄市)所占人數統(tǒng)計示意圖Figure 7. Statistics of Provincial Athletes in the Top 8 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表6 2004—2012年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女子短跑前8名?。ㄗ灾螀^(qū)、直轄市)進入決賽人數一覽表Table 6 Statistics of Top 8Provinces in Sprint Final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Female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人)
圖8 2004—2012年中國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女子短跑前8名各?。ㄗ灾螀^(qū)、直轄市)所占人數統(tǒng)計圖Figure 8. Statistics of Provincial Athletes in the Top 8 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Female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1.從遞進系數看,美國中學生男、女短跑遞進系數的平均值均優(yōu)于中國。其中,中國第1名成績遞進系數平均值增長最快的項目是女子100m跑,但發(fā)展穩(wěn)定性最差;美國女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和前8名平均成績的遞進系數的平均值分別是中國中學生的53倍和25倍。
2.總體上,中國中學生男子短跑項目發(fā)展狀況和穩(wěn)定狀況均優(yōu)于女子短跑項目;美國中學生女子短跑項目發(fā)展狀況優(yōu)于男子短跑項目。
3.中國中學生女子100m跑第1名成績定基發(fā)展是男子100m跑第1名成績定基發(fā)展的2.5倍。女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發(fā)展是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績定基發(fā)展的1.5倍。女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和女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績發(fā)展不穩(wěn)定,波動幅度大。
4.2004 —2012年,我國中學生短跑成績從略低于美國中學生(400m跑項目成績優(yōu)于美國)已經發(fā)展成為從質量和數量都落后于美國較大距離。
5.中國中學生男子短跑發(fā)展較好的前3名省(直轄市)是北京、吉林、湖北;女子短跑發(fā)展較好的前3名?。ㄖ陛犑校┦呛薄⒈本?、四川。男、女中學生短跑發(fā)展態(tài)勢呈現區(qū)域性分布,且區(qū)域性差距很大。
1.把青少年競技體育充分融入學校教育,加大對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夯實田徑基礎。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田徑強國,長盛不衰最為重要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就是重視中學生年齡段為主體的青少年運動員培養(yǎng)。在美國,每年有100多萬青少年兒童參加學?;蚓銟凡康臉I(yè)余田徑訓練[7]。在中國,青少年運動員主要由體校培養(yǎng),中學作為青少年最集中的場所卻沒有成為最主要的青少年運動培養(yǎng)機構。所以,開發(fā)學校這塊沃土,讓競技體育融入學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構建完善、覆蓋面廣的競賽網絡網
如美國的athletic網站會將每一年中學生各種比賽進行匯總,在上面可以查到運動的成績、排名(1~1 000多名)、比賽時間、運動會名稱、地點等。中國也應該建立完善、覆蓋面廣的網絡網,匯總包過全國及各?。ㄗ灾螀^(qū)、直轄市)的中學生田徑運動競賽信息,方便教練員直接了解運動苗子。
3.定期組織中學田徑教練員的培訓。
李富榮曾經說過,一名優(yōu)秀的教練員可以培養(yǎng)出一批高水平運動員;一批高水平教練員可以保證運動項目的持續(xù)發(fā)展。所以,定期組織中學田徑教練員培訓,使教練員能獲取最新的訓練理論和方法,提高教練員的訓練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1]陳廣.我國16歲~20歲田徑競技后備人才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
[2]池建.論競技體育與高等教育的結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2):149-150,159.
[3]杜娜娜,杜少武,林慧.我國城市運動會田徑速度類項目成績發(fā)展趨勢及灰色預測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6):10-13.
[4]貢建偉,黃建華.我國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4):542-543.
[5]靳厚忠,陳廣,陳云龍.我國田徑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狀問題剖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6):49-52.
[6]李春雷.對中國競技田徑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1.
[7]潘前.美國田徑運動管理探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22(3):29-33,38.
[8]潘前.美國中學生體育運動發(fā)展現狀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33(3):75-78,91.
[9]潘前.美國中學生田徑運動發(fā)展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體育學刊,2009,16(4):85-89.
[10]唐繼龍,范安輝.由近年我國田徑運動成績看我國田徑運動發(fā)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6):64-65.
[1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7.
[12]吳葉海,余保玲,樓蘭萍.中國大學生田徑比賽成績與名次預測的分析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2):21-24.
[13]吳有凱,潘前,曾秀端.中、美兩國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培養(yǎng)體制比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34(2):81-84.
[14]謝亞龍,王汝英,王清.體能類項群運動成績的中長期預測方法-“遞進系數法”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0,10(5):31-36,94.
[15]楊軍,吳亞東,王燕珍.從第28屆奧運會田徑比賽透視我國田徑訓練的問題和發(fā)展方向[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3):43-46.
[16]張曉東.亞運會田徑成績變化發(fā)展趨勢分析及預測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8.
[17]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田徑分會網站[EB/OL].http//tx.qhfz.edu.cn/tjxh/index.asp.
[18]High School Track and Field Statistics[EB/OL].http//www.athletic.net/Track and Field,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