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超
摘 要:近年來高職學生生源日益多樣化,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差異也比較大,傳統的分班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更好的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我校學生的情況和老師的教學經驗對高職英語分層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英語;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一、高職英語分層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高職教育越來越重視。高職教育也到了迅速的發(fā)展,而英語教育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學生生源日益寬泛,學生個體的差異較大,尤其是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傳統的分班模式和教學模式就會造成成績好的學生“吃不飽”,成績不好的學生“消化不了”的兩難境地,久而久之這種強弱對比會越來越明顯,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分層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二、高職英語分層教育的理論依據
兩千多年前中國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通過“聽其言”、“觀其行”的方式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水平和特點,對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這種理論是分層教育的前身,長期以來后人對此理論進行繼承發(fā)揚,“因材施教”已成為中國教育界的精髓。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提出教學理論的核心內容是“掌握學習理論”。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同時使他們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刻苦努力,學生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因此為了不斷減小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高職英語的分層教育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三、高職英語分層教育的原則
1.公平性原則。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高職英語在分層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存在的差異,以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參考學生入學考試的英語成績,調查問卷,座談等方式,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進行學習,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要,體現公平的原則。
2.促進性原則。分層教育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因此在分層的過程中要遵循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原則,而不是簡單的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挫傷學生的自尊心。
3.變化性原則。學生本身的個性發(fā)展和學習情況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學生的分層教育也得具有變化性,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情變化情況適時做出層次調整,以更好的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要。
四、高職英語分層教育的實施內容簡析
1.學生分層。我院分層的模式是在新生開學之初,學校組織對新生進行英語摸底考試,參照摸底考試的成績把同一系部的學生分為A、B兩層。A層學生的摸底成績一般為60分以上,這部分同學英語基礎較好,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大部分同學能夠進行自主學習;B層為成績不及格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部分同學可能對英語學習有抵觸情緒。
2.教學目標分層。A層學生英語基礎較好,老師應該為之制定較高的教學目標,要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英語等級考試和英語相關大賽。B層學生基礎較差,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側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知識方面要求學生掌握常用詞匯和句式,盡量確保學生能夠順利通過期末考試。
3.教學內容分層。我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實用英語A層》和《實用英語B層》校本教材,A層教材內容較多,每學期學習六個模塊,每個模塊不僅包含對學生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而且包括讓學生參與討論互動的知識,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B層教材內容較少,每學期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四至五個模塊的學習,模塊內容較為簡單,主要是借助一些互動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逐漸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抵觸情緒,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考核評價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一般都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構成。A層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40%加上期末考試成績60%構成,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也能考核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B層學生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適當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比重,主要讓學生在過程中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重點能夠突出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
五、分層教學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分層教學滿足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要求,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教學的質量。
分層教學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根據一次摸底考試的成績就確定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會給部分發(fā)揮失誤的學生造成一些負面作用,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發(fā)現學生的學習變化情況及時作出調整。分層教學的變化性原則也會給老師在日常學習管理上帶來一定的問題,這也需要老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斷調整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銜接工作。
參考文獻:
[1]曾繼耘.差異發(fā)展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胡春洞,王懷才.英語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3]郭鳳.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分層教學初探.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9(4).
[4]李曉華.封層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及其實施.文學教育,2006,(8).
[5]張華.高職院校英語分層次教學學生分層原則探討.中國市場,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