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非靜電力和電動勢的分析

    2014-11-26 08:17:52郎玲玲
    理科考試研究·高中 2014年11期
    關(guān)鍵詞:靜電力電偶電動勢

    郎玲玲

    電源都有兩個電極,電勢高的叫做正極,電勢低的叫做負極,非靜電力由負極指向正極.圖1是電源的一般原理圖.當電源的兩電極被導體從外面連通后,在靜電力的推動下形成由正極到負極的電流.在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的作用使電流從內(nèi)部由負極回到正極,使電荷的流動形成閉合的循環(huán).

    電源的類型很多,不同類型的電源中,形成非靜電力的過程不同:化學電池如干電池、蓄電池中,非靜電力與離子的溶解和沉積過程相聯(lián)系;普通的發(fā)電機中,非靜電力是電磁感應作用;光電池中非靜電力的來源是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下面分別介紹這幾類電源的非靜電力的來源及其電動勢.

    一、 化學電池

    典型的化學電池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銅極和鋅極分別浸在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鋅溶液中,兩種溶液盛在同一個容器里,中間用多孔的素瓷板隔開,這樣,兩種溶液不容易摻混,而帶電的離子Cu2+、Zn2+和SO2-4卻能自由通過.Zn極浸在ZnSO4溶液中時,發(fā)生了比較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Zn極上的正離子Zn2+溶解到溶液里,把負電子留在Zn極上,使Zn極帶負電,成為電源的負極.結(jié)果在溶液和Zn極之間形成電偶極層,電偶極層內(nèi)形成電場,電場的方向由溶液指向Zn極,它阻止Zn2+移入ZnSO4溶液,即阻止溶解過程的繼續(xù)進行.開始時,隨著溶解的進行.電偶極層上的正、負電荷逐漸增多,電場逐漸加強,對溶解的阻止作用也就逐漸加強.當電場加強到一定程度,兩者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時,電偶極層內(nèi)的電場不再變化,溶液和Zn極之間有恒定電勢差,溶液的電勢高,Zn極的電勢低.此電勢的變化發(fā)生在很短的距離上,叫做電勢躍變,記為UCB.在Cu極附近,相反的物理化學過程是溶液中的正離子Cu2+沉積到Cu極上,使Cu極帶正電,成為電源的正極.CuSO4溶液中的一部分帶負電的硫酸根離子SO2-4聚集到Cu極的周圍,與Cu極上的正電荷形成電偶極層,建立起靜電場.這個電場的方向由Cu極指向溶液,阻止Cu2+沉積到Cu極上.當電偶極層上正、負電荷積累得足夠多,就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時Cu極和CuSO4溶液之間也有一個恒定的電勢差,Cu極的電勢高,溶液的電勢低,也是一個電勢躍變,記作UAD.電池中Zn極處的溶解和Cu極處的沉積這兩種物理化學作用是非靜電力的來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需克服電場力做功,這就是電動勢,它等于兩電偶極層處電勢躍變的和,即E=UAD+UCB.當外電路未接通時,沒有電流通過電池,由△U=Ir=0,(r為溶液的內(nèi)阻),溶液內(nèi)各處的電勢都相等,只有在溶液和兩個電極相接觸的地方才存在電勢躍變,因此,電池內(nèi)部各處電位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電池的端電壓為UAB=UAD+UCB=E.

    當把電池的兩極用導體連接起來時,如圖4所示,Zn極上的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導體流到Cu極上去與正電荷中和.這時,由于Zn極的負電子減少,Zn極周圍的正離子Zn2+必有一部分會脫離電偶極層.結(jié)果,Zn極附近電偶極層內(nèi)的電場減弱,原來的動態(tài)平衡被破壞,這時非靜電力的作用超過電場力的作用,使Zn2+繼續(xù)溶解,因而,Zn極上的負電子和周圍溶液中的Zn2+及時得到補充,達到新的動態(tài)平衡,使Zn極附近的電勢躍變?nèi)匀槐3衷瓉淼臄?shù)值.同樣,Cu極所帶的正電荷因與Zn極流來的負電子中和而不時地減少,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遭到破壞.但非靜電力不斷使CuSO4溶液中的Cu2+沉積到Cu極上去,使電偶極層上的正、負電荷隨時得到補充,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因而Cu極附近的電勢躍變也保持原來的數(shù)值.在溶液中由于Zn2+和Cu2+不斷地溶解和沉積,使得溶液中的正離子在Zn極附近較多,在Cu極附近較少,它們在溶液內(nèi)產(chǎn)生電場,從而在C、D間形成一定的電勢差,與這個電勢差相應的電場推動正、負電荷流動形成電流.若電流強度為I,電流在溶液中的內(nèi)阻為r,則在r兩端,也就是溶液兩邊C、D之間的電勢差為UCD=Ir.所以在做“研究電動勢、外電壓、內(nèi)電壓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如圖5所示要求測量內(nèi)電壓的電壓表V2的探針必須靠近電源的兩個極板.電池內(nèi)部各處電勢的變化情況如圖6所示.這時的路端電壓為UAB=UAD+UCB-UCD=E-Ir,即UAB+Ir=E.這就是說,以化學電池作電源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nèi)、外電路電勢降落之和.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附近分別存在著化學反應層,反應層中的化學作用是非靜電力的來源,它把正電荷從電勢低處移至電勢高處,在這兩個地方,沿電流方向電勢分別有一個“躍升”.

    隨著反應的進行,Zn極板上的Zn2+繼續(xù)向溶液溶解的速率會隨Zn極板附近的Zn2+濃度的升高而減小,同時Cu2+向Cu極板沉積的速率也減小,所以用過一段時間后的舊電池的電動勢會減小.由于溶液中各處離子的濃度發(fā)生了變化,使舊電池的內(nèi)阻增大.

    二、發(fā)電機

    在發(fā)電機中,由于導體切割磁感線而產(chǎn)生電動勢.如圖7所示,當垂直于磁場的平面內(nèi)有一段長為的導體CD以速度v運動時,導體中的自由電子由于和導體一起運動,具有相同的運動速度v,因而受到洛倫茲力f=Bev的作用,其方向可根據(jù)右手定則判斷為由c指向D.由于這個力的作用,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將移向D,從而在D端將有負電荷聚集,C端將因缺失電子而帶正電.這個正、負電荷在導體兩端分別聚集的過程將繼續(xù)進行下去,直至由此在導體內(nèi)產(chǎn)生的電場力與洛倫茲力平衡時為止.此時,導體的兩端C、D之間具有了一定的電勢差,如同電源的兩極.可見,洛倫茲力在這里起著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的作用.

    電源電動勢的大小等于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負極(D端)移到正極(C端)所做的功,所以電動勢為E=W非e=BevΔle=B(Δl)v動生電動勢的方向應是洛倫茲力移動正電荷運動的方向,即從D指向C的方向.運動中的導體中的電子不但具有導體的速度v,還有沿導體向D端運動的速度v′,它的實際速度應為 V=v+v′,設V與v的夾角為θ,則v=Vcosθ,v′=Vsinθ.由于v和v′的存在,電子受到的洛倫茲力分別為f=eVBcos和f ′=eVBsinθ,方向如圖8所示,它們的合力為F,F(xiàn)⊥V.設在△t時間內(nèi)導體運動到圖中另一位置,電子從a點移動到b點經(jīng)過的位移為ΔL,則f和f′所做的功分別為Wf=fΔLsinθ=eVBΔLsinθcosθ和Wf ′=-f ′ΔLcosθ=-eVBΔLsinθcosθ,可見f和f ′所做的總功Wf=Wf ′=0,即洛倫茲力所做的總功為零.那么電能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在使導體向右勻速運動時,外界必須以大小等于f ′、方向與f ′相反的力作用于導體,這個力所做的功恰為W非=eVBΔLsinθcosθ=eB(Vcosθ)(ΔLsinθ)=eBvΔl,因而E=W非e=BevΔle=BΔlv,這就是外力克服洛倫茲力的一個分量f ′所做的功通過它的另一分量f所作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即洛倫茲力的作用并不是提供能量,而只是傳遞能量.

    當導體不動,因磁場的變化產(chǎn)生感生電動勢時,非靜電力又是什么呢?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明確指出:變化的磁場能夠在它的周圍產(chǎn)生一種電場,叫做感應電場,感應電場的電場線是閉合曲線,渦旋電場的電場力移動電荷所做的功,就是非靜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感生電動勢的來源.

    電源都有兩個電極,電勢高的叫做正極,電勢低的叫做負極,非靜電力由負極指向正極.圖1是電源的一般原理圖.當電源的兩電極被導體從外面連通后,在靜電力的推動下形成由正極到負極的電流.在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的作用使電流從內(nèi)部由負極回到正極,使電荷的流動形成閉合的循環(huán).

    電源的類型很多,不同類型的電源中,形成非靜電力的過程不同:化學電池如干電池、蓄電池中,非靜電力與離子的溶解和沉積過程相聯(lián)系;普通的發(fā)電機中,非靜電力是電磁感應作用;光電池中非靜電力的來源是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下面分別介紹這幾類電源的非靜電力的來源及其電動勢.

    一、 化學電池

    典型的化學電池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銅極和鋅極分別浸在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鋅溶液中,兩種溶液盛在同一個容器里,中間用多孔的素瓷板隔開,這樣,兩種溶液不容易摻混,而帶電的離子Cu2+、Zn2+和SO2-4卻能自由通過.Zn極浸在ZnSO4溶液中時,發(fā)生了比較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Zn極上的正離子Zn2+溶解到溶液里,把負電子留在Zn極上,使Zn極帶負電,成為電源的負極.結(jié)果在溶液和Zn極之間形成電偶極層,電偶極層內(nèi)形成電場,電場的方向由溶液指向Zn極,它阻止Zn2+移入ZnSO4溶液,即阻止溶解過程的繼續(xù)進行.開始時,隨著溶解的進行.電偶極層上的正、負電荷逐漸增多,電場逐漸加強,對溶解的阻止作用也就逐漸加強.當電場加強到一定程度,兩者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時,電偶極層內(nèi)的電場不再變化,溶液和Zn極之間有恒定電勢差,溶液的電勢高,Zn極的電勢低.此電勢的變化發(fā)生在很短的距離上,叫做電勢躍變,記為UCB.在Cu極附近,相反的物理化學過程是溶液中的正離子Cu2+沉積到Cu極上,使Cu極帶正電,成為電源的正極.CuSO4溶液中的一部分帶負電的硫酸根離子SO2-4聚集到Cu極的周圍,與Cu極上的正電荷形成電偶極層,建立起靜電場.這個電場的方向由Cu極指向溶液,阻止Cu2+沉積到Cu極上.當電偶極層上正、負電荷積累得足夠多,就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時Cu極和CuSO4溶液之間也有一個恒定的電勢差,Cu極的電勢高,溶液的電勢低,也是一個電勢躍變,記作UAD.電池中Zn極處的溶解和Cu極處的沉積這兩種物理化學作用是非靜電力的來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需克服電場力做功,這就是電動勢,它等于兩電偶極層處電勢躍變的和,即E=UAD+UCB.當外電路未接通時,沒有電流通過電池,由△U=Ir=0,(r為溶液的內(nèi)阻),溶液內(nèi)各處的電勢都相等,只有在溶液和兩個電極相接觸的地方才存在電勢躍變,因此,電池內(nèi)部各處電位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電池的端電壓為UAB=UAD+UCB=E.

    當把電池的兩極用導體連接起來時,如圖4所示,Zn極上的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導體流到Cu極上去與正電荷中和.這時,由于Zn極的負電子減少,Zn極周圍的正離子Zn2+必有一部分會脫離電偶極層.結(jié)果,Zn極附近電偶極層內(nèi)的電場減弱,原來的動態(tài)平衡被破壞,這時非靜電力的作用超過電場力的作用,使Zn2+繼續(xù)溶解,因而,Zn極上的負電子和周圍溶液中的Zn2+及時得到補充,達到新的動態(tài)平衡,使Zn極附近的電勢躍變?nèi)匀槐3衷瓉淼臄?shù)值.同樣,Cu極所帶的正電荷因與Zn極流來的負電子中和而不時地減少,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遭到破壞.但非靜電力不斷使CuSO4溶液中的Cu2+沉積到Cu極上去,使電偶極層上的正、負電荷隨時得到補充,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因而Cu極附近的電勢躍變也保持原來的數(shù)值.在溶液中由于Zn2+和Cu2+不斷地溶解和沉積,使得溶液中的正離子在Zn極附近較多,在Cu極附近較少,它們在溶液內(nèi)產(chǎn)生電場,從而在C、D間形成一定的電勢差,與這個電勢差相應的電場推動正、負電荷流動形成電流.若電流強度為I,電流在溶液中的內(nèi)阻為r,則在r兩端,也就是溶液兩邊C、D之間的電勢差為UCD=Ir.所以在做“研究電動勢、外電壓、內(nèi)電壓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如圖5所示要求測量內(nèi)電壓的電壓表V2的探針必須靠近電源的兩個極板.電池內(nèi)部各處電勢的變化情況如圖6所示.這時的路端電壓為UAB=UAD+UCB-UCD=E-Ir,即UAB+Ir=E.這就是說,以化學電池作電源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nèi)、外電路電勢降落之和.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附近分別存在著化學反應層,反應層中的化學作用是非靜電力的來源,它把正電荷從電勢低處移至電勢高處,在這兩個地方,沿電流方向電勢分別有一個“躍升”.

    隨著反應的進行,Zn極板上的Zn2+繼續(xù)向溶液溶解的速率會隨Zn極板附近的Zn2+濃度的升高而減小,同時Cu2+向Cu極板沉積的速率也減小,所以用過一段時間后的舊電池的電動勢會減小.由于溶液中各處離子的濃度發(fā)生了變化,使舊電池的內(nèi)阻增大.

    二、發(fā)電機

    在發(fā)電機中,由于導體切割磁感線而產(chǎn)生電動勢.如圖7所示,當垂直于磁場的平面內(nèi)有一段長為的導體CD以速度v運動時,導體中的自由電子由于和導體一起運動,具有相同的運動速度v,因而受到洛倫茲力f=Bev的作用,其方向可根據(jù)右手定則判斷為由c指向D.由于這個力的作用,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將移向D,從而在D端將有負電荷聚集,C端將因缺失電子而帶正電.這個正、負電荷在導體兩端分別聚集的過程將繼續(xù)進行下去,直至由此在導體內(nèi)產(chǎn)生的電場力與洛倫茲力平衡時為止.此時,導體的兩端C、D之間具有了一定的電勢差,如同電源的兩極.可見,洛倫茲力在這里起著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的作用.

    電源電動勢的大小等于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負極(D端)移到正極(C端)所做的功,所以電動勢為E=W非e=BevΔle=B(Δl)v動生電動勢的方向應是洛倫茲力移動正電荷運動的方向,即從D指向C的方向.運動中的導體中的電子不但具有導體的速度v,還有沿導體向D端運動的速度v′,它的實際速度應為 V=v+v′,設V與v的夾角為θ,則v=Vcosθ,v′=Vsinθ.由于v和v′的存在,電子受到的洛倫茲力分別為f=eVBcos和f ′=eVBsinθ,方向如圖8所示,它們的合力為F,F(xiàn)⊥V.設在△t時間內(nèi)導體運動到圖中另一位置,電子從a點移動到b點經(jīng)過的位移為ΔL,則f和f′所做的功分別為Wf=fΔLsinθ=eVBΔLsinθcosθ和Wf ′=-f ′ΔLcosθ=-eVBΔLsinθcosθ,可見f和f ′所做的總功Wf=Wf ′=0,即洛倫茲力所做的總功為零.那么電能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在使導體向右勻速運動時,外界必須以大小等于f ′、方向與f ′相反的力作用于導體,這個力所做的功恰為W非=eVBΔLsinθcosθ=eB(Vcosθ)(ΔLsinθ)=eBvΔl,因而E=W非e=BevΔle=BΔlv,這就是外力克服洛倫茲力的一個分量f ′所做的功通過它的另一分量f所作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即洛倫茲力的作用并不是提供能量,而只是傳遞能量.

    當導體不動,因磁場的變化產(chǎn)生感生電動勢時,非靜電力又是什么呢?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明確指出:變化的磁場能夠在它的周圍產(chǎn)生一種電場,叫做感應電場,感應電場的電場線是閉合曲線,渦旋電場的電場力移動電荷所做的功,就是非靜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感生電動勢的來源.

    電源都有兩個電極,電勢高的叫做正極,電勢低的叫做負極,非靜電力由負極指向正極.圖1是電源的一般原理圖.當電源的兩電極被導體從外面連通后,在靜電力的推動下形成由正極到負極的電流.在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的作用使電流從內(nèi)部由負極回到正極,使電荷的流動形成閉合的循環(huán).

    電源的類型很多,不同類型的電源中,形成非靜電力的過程不同:化學電池如干電池、蓄電池中,非靜電力與離子的溶解和沉積過程相聯(lián)系;普通的發(fā)電機中,非靜電力是電磁感應作用;光電池中非靜電力的來源是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下面分別介紹這幾類電源的非靜電力的來源及其電動勢.

    一、 化學電池

    典型的化學電池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銅極和鋅極分別浸在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鋅溶液中,兩種溶液盛在同一個容器里,中間用多孔的素瓷板隔開,這樣,兩種溶液不容易摻混,而帶電的離子Cu2+、Zn2+和SO2-4卻能自由通過.Zn極浸在ZnSO4溶液中時,發(fā)生了比較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Zn極上的正離子Zn2+溶解到溶液里,把負電子留在Zn極上,使Zn極帶負電,成為電源的負極.結(jié)果在溶液和Zn極之間形成電偶極層,電偶極層內(nèi)形成電場,電場的方向由溶液指向Zn極,它阻止Zn2+移入ZnSO4溶液,即阻止溶解過程的繼續(xù)進行.開始時,隨著溶解的進行.電偶極層上的正、負電荷逐漸增多,電場逐漸加強,對溶解的阻止作用也就逐漸加強.當電場加強到一定程度,兩者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時,電偶極層內(nèi)的電場不再變化,溶液和Zn極之間有恒定電勢差,溶液的電勢高,Zn極的電勢低.此電勢的變化發(fā)生在很短的距離上,叫做電勢躍變,記為UCB.在Cu極附近,相反的物理化學過程是溶液中的正離子Cu2+沉積到Cu極上,使Cu極帶正電,成為電源的正極.CuSO4溶液中的一部分帶負電的硫酸根離子SO2-4聚集到Cu極的周圍,與Cu極上的正電荷形成電偶極層,建立起靜電場.這個電場的方向由Cu極指向溶液,阻止Cu2+沉積到Cu極上.當電偶極層上正、負電荷積累得足夠多,就達到動態(tài)平衡.這時Cu極和CuSO4溶液之間也有一個恒定的電勢差,Cu極的電勢高,溶液的電勢低,也是一個電勢躍變,記作UAD.電池中Zn極處的溶解和Cu極處的沉積這兩種物理化學作用是非靜電力的來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需克服電場力做功,這就是電動勢,它等于兩電偶極層處電勢躍變的和,即E=UAD+UCB.當外電路未接通時,沒有電流通過電池,由△U=Ir=0,(r為溶液的內(nèi)阻),溶液內(nèi)各處的電勢都相等,只有在溶液和兩個電極相接觸的地方才存在電勢躍變,因此,電池內(nèi)部各處電位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電池的端電壓為UAB=UAD+UCB=E.

    當把電池的兩極用導體連接起來時,如圖4所示,Zn極上的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導體流到Cu極上去與正電荷中和.這時,由于Zn極的負電子減少,Zn極周圍的正離子Zn2+必有一部分會脫離電偶極層.結(jié)果,Zn極附近電偶極層內(nèi)的電場減弱,原來的動態(tài)平衡被破壞,這時非靜電力的作用超過電場力的作用,使Zn2+繼續(xù)溶解,因而,Zn極上的負電子和周圍溶液中的Zn2+及時得到補充,達到新的動態(tài)平衡,使Zn極附近的電勢躍變?nèi)匀槐3衷瓉淼臄?shù)值.同樣,Cu極所帶的正電荷因與Zn極流來的負電子中和而不時地減少,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遭到破壞.但非靜電力不斷使CuSO4溶液中的Cu2+沉積到Cu極上去,使電偶極層上的正、負電荷隨時得到補充,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因而Cu極附近的電勢躍變也保持原來的數(shù)值.在溶液中由于Zn2+和Cu2+不斷地溶解和沉積,使得溶液中的正離子在Zn極附近較多,在Cu極附近較少,它們在溶液內(nèi)產(chǎn)生電場,從而在C、D間形成一定的電勢差,與這個電勢差相應的電場推動正、負電荷流動形成電流.若電流強度為I,電流在溶液中的內(nèi)阻為r,則在r兩端,也就是溶液兩邊C、D之間的電勢差為UCD=Ir.所以在做“研究電動勢、外電壓、內(nèi)電壓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如圖5所示要求測量內(nèi)電壓的電壓表V2的探針必須靠近電源的兩個極板.電池內(nèi)部各處電勢的變化情況如圖6所示.這時的路端電壓為UAB=UAD+UCB-UCD=E-Ir,即UAB+Ir=E.這就是說,以化學電池作電源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nèi)、外電路電勢降落之和.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附近分別存在著化學反應層,反應層中的化學作用是非靜電力的來源,它把正電荷從電勢低處移至電勢高處,在這兩個地方,沿電流方向電勢分別有一個“躍升”.

    隨著反應的進行,Zn極板上的Zn2+繼續(xù)向溶液溶解的速率會隨Zn極板附近的Zn2+濃度的升高而減小,同時Cu2+向Cu極板沉積的速率也減小,所以用過一段時間后的舊電池的電動勢會減小.由于溶液中各處離子的濃度發(fā)生了變化,使舊電池的內(nèi)阻增大.

    二、發(fā)電機

    在發(fā)電機中,由于導體切割磁感線而產(chǎn)生電動勢.如圖7所示,當垂直于磁場的平面內(nèi)有一段長為的導體CD以速度v運動時,導體中的自由電子由于和導體一起運動,具有相同的運動速度v,因而受到洛倫茲力f=Bev的作用,其方向可根據(jù)右手定則判斷為由c指向D.由于這個力的作用,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將移向D,從而在D端將有負電荷聚集,C端將因缺失電子而帶正電.這個正、負電荷在導體兩端分別聚集的過程將繼續(xù)進行下去,直至由此在導體內(nèi)產(chǎn)生的電場力與洛倫茲力平衡時為止.此時,導體的兩端C、D之間具有了一定的電勢差,如同電源的兩極.可見,洛倫茲力在這里起著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的作用.

    電源電動勢的大小等于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負極(D端)移到正極(C端)所做的功,所以電動勢為E=W非e=BevΔle=B(Δl)v動生電動勢的方向應是洛倫茲力移動正電荷運動的方向,即從D指向C的方向.運動中的導體中的電子不但具有導體的速度v,還有沿導體向D端運動的速度v′,它的實際速度應為 V=v+v′,設V與v的夾角為θ,則v=Vcosθ,v′=Vsinθ.由于v和v′的存在,電子受到的洛倫茲力分別為f=eVBcos和f ′=eVBsinθ,方向如圖8所示,它們的合力為F,F(xiàn)⊥V.設在△t時間內(nèi)導體運動到圖中另一位置,電子從a點移動到b點經(jīng)過的位移為ΔL,則f和f′所做的功分別為Wf=fΔLsinθ=eVBΔLsinθcosθ和Wf ′=-f ′ΔLcosθ=-eVBΔLsinθcosθ,可見f和f ′所做的總功Wf=Wf ′=0,即洛倫茲力所做的總功為零.那么電能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在使導體向右勻速運動時,外界必須以大小等于f ′、方向與f ′相反的力作用于導體,這個力所做的功恰為W非=eVBΔLsinθcosθ=eB(Vcosθ)(ΔLsinθ)=eBvΔl,因而E=W非e=BevΔle=BΔlv,這就是外力克服洛倫茲力的一個分量f ′所做的功通過它的另一分量f所作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即洛倫茲力的作用并不是提供能量,而只是傳遞能量.

    當導體不動,因磁場的變化產(chǎn)生感生電動勢時,非靜電力又是什么呢?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明確指出:變化的磁場能夠在它的周圍產(chǎn)生一種電場,叫做感應電場,感應電場的電場線是閉合曲線,渦旋電場的電場力移動電荷所做的功,就是非靜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感生電動勢的來源.

    猜你喜歡
    靜電力電偶電動勢
    由2022年高考談感應電動勢的計算
    更正說明
    腐蝕與防護(2022年6期)2023-01-10 11:25:26
    “電勢能”表達式的教學研究
    物理通報(2019年10期)2019-10-18 08:08:26
    靜電力做功的分析與計算
    電勢能(教學設計)
    Q245R/316L與Q345R/316L電偶對在3.5%NaCl溶液中的電偶腐蝕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復習課之八問
    鋼質(zhì)接地材料電偶加速腐蝕評價方法
    功能材料(2016年8期)2016-09-12 06:22:54
    電動勢概念辨析
    電偶極輻射場的另一種計算方法
    武宁县| 剑河县| 霍邱县| 中方县| 宿松县| 乐亭县| 哈密市| 西宁市| 大余县| 剑川县| 青岛市| 弥勒县| 霍州市| 武鸣县| 蕉岭县| 乐至县| 新营市| 方正县| 招远市| 都江堰市| 陈巴尔虎旗| 犍为县| 咸丰县| 垦利县| 梅州市| 博野县| 扎鲁特旗| 仙游县| 开封县| 乌鲁木齐县| 晋城| 广平县| 米泉市| 仁布县| 德阳市| 项城市| 定兴县| 绥棱县| 富川| 平南县|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