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言
寒假、暑假,我都會挑出一段日子到姥姥家寫作業(yè)。姥姥盤腿坐在床上看報,我也盤腿在小炕桌上寫字演算。家里少有聲音,比圖書館還安靜。有時窗外傳來一聲“收破爛唻——”,我就不由自主地望出去,而姥姥還是弓著腰,戴著花鏡,用手指比劃著,讀著,我慚愧地趕緊收回目光,繼續(xù)聚焦到書山題海。小半天一晃就過,水果、午飯是姥姥早就準備好的,我一邊吃美食,一邊忍不住地“白活”。姥姥總是趁著這個時候問我問題,不知不覺中,我成了姥姥的“老師”。
姥姥問我的問題多半是報紙上她不認識的字,像“舛”“竭”“雋”,人名中出現(xiàn)的“赟”“犇”“祎”等,還有成語和古文,像“涸澤而漁”“舉案齊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有時還問些熱點人物,像曼德拉、金正恩、普京、樸槿惠、姚明、劉翔……
姥姥的提問有時讓我很得意,像“雋”字,我不僅講了報紙上出現(xiàn)的“雋秀”的讀音和意思,還拓展到“雋永”的讀音和詞義;說說姚明、劉翔、樸槿惠、金正恩、普京的身份和事跡更是容易得很。但有些時候,我也是急忙現(xiàn)翻詞典,才能給姥姥準確答案,像“祎”“煒”“瑋”“幃”都是形聲字,但音義差得很遠。再說曼德拉,這位偉人剛剛?cè)ナ赖臅r候,報紙上對這位令人鼓舞的時代偶像報道很多,媽媽給我找了好幾份報紙,讓我了解學習,我都束之高閣,留待來日,沒想到姥姥竟會提問,真是后悔莫及。好在我還有手機可以上網(wǎng)立刻借力,勉強算是對姥姥有問有答了。
我的書包里總有工具書和能上網(wǎng)的手機,不怕提問,還覺得能為姥姥解答些疑惑,自我價值感得到了體現(xiàn),被姥姥美其名為“老師”,心理也頗有些得意。可是,幾個回合下來,我發(fā)現(xiàn)跟著姥姥認識了不少生僻字,對一些成語、古語有了更深入的學習,對熱點人物也多了些主動關注。仔細想來,到底是我?guī)土死牙眩€是姥姥幫了我,還真說不清呢。
漸漸地,我在到姥姥家之前,必先用心做一番功課,一方面要做到有問必答,另一方面還想“考考”姥姥,顯示一下自己的“學問”。有時我會把語文老師講的名人軼事重復一遍,像曾國藩的“屢戰(zhàn)屢敗”到“屢敗屢戰(zhàn)”等。有時我還會做點簡單的物理實驗,如用鉛筆摩擦報紙,讓報紙帶上靜電,就能把不抹膠水的報紙粘到墻上等,引得姥姥不停地問“怎么回事?”姥姥那充滿好奇和驚喜的眼神,無意間給了我無限的學習動力。
每次離開姥姥家,她都為準備好大包小裹,裝滿水果、蔬菜、點心……其實我們兩家之間只有公交車6站地那么遠,不用一個小時就能走個來回,媽媽每個星期至少要去一次的。我已經(jīng)被媽媽洗過腦——姥姥給什么拿什么,除非拿不動了。即使這樣,我還知道,離開的時候不要走得太快,十次有八次,姥姥會在后面大聲呼喊我的名字,因為她又發(fā)現(xiàn)了忘給我裝的東西,常常是幾根黃瓜、幾盒牛奶、一件新背心之類的。如果我走遠了,如果真的落下了,她晚上就會自責得睡不好覺。姥姥六七十歲的時候,會一邊呼喊,一邊追跑到車站,如今,嚴重的心臟病讓她力不從心。為此,我想幫助姥姥。
我拿出天天不離身的記事本,一邊展示,一邊叮囑姥姥:“老師讓我們?nèi)巳硕紲蕚涞模焯煊涀鳂I(yè)和事項,晚上最后收拾書包的時候,對照檢查,從不會落下什么。我也給你一個,您啥時想起要給我和媽媽、大姨他們帶什么東西,就寫在上面,走的時候一一對照,保證您不用擔心忘了什么了?!崩牙烟撔暮脤W,很快就用上了這個辦法,結(jié)果自然皆大歡喜。一天,媽媽帶回來好多張姥姥寫著七八樣東西的字條,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姥姥不舍得用好本子,只用她攢著的藥品說明書的背面來記下自己要寫的內(nèi)容。媽媽小心地把這些字條都留在抽屜里,每看一次,都無盡地感慨。
“30后”的姥姥今年整80歲了,作為家中八個孩子的老大,為家務所累,勉強讀到高小畢業(yè)。姥姥常嘆息說:“想當年呀,剛在教室里坐下不一會兒,我媽媽就在教室外面喊上了,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我呀,臊得臉通紅,貓著腰趕緊往家跑……”幼年失學的痛讓姥姥遺憾至今,讓我不禁珍惜今天能快樂上學的幸福。
幾十年風霜洗禮,姥姥的腰不再直,走路也常被落在后面,可仍然像海綿一般盡情地吸收著各種知識,逮著機會就告誡我:“你現(xiàn)在條件多好,要努力讀書,不懂就要學,就要問,問,不丟人!”
如今,我已經(jīng)是高二的中學生了,姥姥的“問”像一級級臺階,助我向上,伴我長大。姥姥那般的好學好問令我刻骨銘心,“問,不丟人”也自然成了我學習生活的座右銘。
(指導教師:孫新民)
責任編輯/李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