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層級護理模式對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的效果觀察

    2014-11-18 22:05:53周小芳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護理質量手術室

    周小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層級護理模式對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23名和觀察組(層級護理模式組)23名,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 結果 干預前兩組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評估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護理工作質量優(yōu)良率為100.00%,無倦怠感率為95.65%,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層級護理模式能夠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層級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質量;職業(yè)倦怠感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164-03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而手術室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且較為繁瑣,導致工作壓力較大,這些極大的影響其工作質量及工作態(tài)度等,因此有必要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職業(yè)倦怠感干預,以便達到改善護理質量的目的[1-2]。本研究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探討其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23例和觀察組(層級護理模式組)23名。對照組的23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38歲,平均(30.6±5.8)歲;護齡:<5年者7名,5~10年者10名,>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專7名,大專14名,本科2名。觀察組的23名護理人員也均為女性,年齡20~39歲,平均(30.7±5.7)歲;護齡:<5年者7名,5~10年者10名,>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專8名,大專13名,本科2名。兩組的年齡、護齡構成與文化程度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即根據(jù)手術工作量及護理人員工作情況進行工作程序的安排,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步驟實施每項護理工作。觀察組采用層級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根據(jù)每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特長、需求及經(jīng)驗積累情況進行護理程序的安排;②根據(jù)難度的不同將護理工作進行分級處理,然后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綜合評估結果進行工作安排,尤其注意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求,盡量給予滿足;③對護理人員工作間的銜接進行密切干預,盡量保證上級與下級工作的合作效果,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④對于每階段的護理工作效果進行有效評估,然后根據(jù)評估結果及護理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需求進行下一步層級護理程序工作分配,最終實現(xiàn)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將兩組干預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進行評估及比較。

    1.3 評價標準

    ①護理工作質量由護理管理人員組成質控小組進行評估,根據(jù)手術室護理質量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其中評分≥95分為優(yōu)秀,90≤評分<95分為合格,評分<90分為較差。②職業(yè)倦怠感采用MBI-GS量表進行評估,本量表共包括情緒衰竭、工作態(tài)度及成就感三個大方面的評估,量表總分<50分表示無倦怠感,50分<評分≤75分表示存在輕度倦怠感,75分<評分≤100分表示存在中度倦怠感,評分>100分表示存在重度倦怠感[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AS 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護理工作質量優(yōu)秀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的優(yōu)秀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職業(yè)倦怠感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無職業(yè)倦怠感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的無職業(yè)倦怠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手術室的工作環(huán)境不同于病房及門診,護理人員的工作更為細致繁瑣,且工作時間與工作量的不確定性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耐性也有較大考驗,這使得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倦怠感相對明顯,極大地影響到其工作狀態(tài),最終影響到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4-5],因此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應重視對其職業(yè)倦怠感的改善,以期全面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研究顯示,不同的護理模式不僅對患者的影響較大,對于實施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影響也極為明顯[6],因此在護理模式的選取方面尤為重要。

    本研究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并與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開展層級護理模式的手術室護理人員其護理質量相對更好,提示其有效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同時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感也顯著改善,其工作態(tài)度及負性影響得到有效改善及控制,而這可能是導致護理工作質量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7-8]。另外,層級護理模式開展的前提是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綜合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進行工作分配,最終達到較佳的護理工作分配效果[9-11]。

    綜上所述,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較好,有助于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龐曉宇,麥苗金,蔡小球.基層醫(yī)院血液透析室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3,11(36):3428-3429.

    [2] 李玲.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對工作效率的影響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290.

    [3] 江有琴,董潔,湯豐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對護士工作壓力與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3, 20(8):774-776.

    [4] Nicolay CR,Purkayastha S,Greenhalgh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urgical healthcare[J].Br J Surg,2012,99(3):324-335.

    [5] 楊雪梅,蓋瓊艷,李彥俊,等.某省部分三級甲等醫(yī)院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現(xiàn)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3,20(5):47-50.

    [6] 徐向迎,趙華,劉曉霞.品管圈在減輕護士職業(yè)倦怠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3,6(3):153-154.

    [7] 張兵,張磊,張娜.80后臨床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與離職意向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8):16-18.

    [8] 謝玉蘭,曹君玲,郭素梅.分層次護理模式下規(guī)范化培訓對護理人員自我效能與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5):583-585.

    [9] 魯艷.職業(yè)倦怠對護理管理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49.

    [10] 楊麗君,李晶,張靜平,等.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西部醫(yī)學,2014,26(4):530-532.

    [11] 胡可純,張玉珍,王玉軍,等.軍隊文職人員護士職業(yè)倦怠與工作滿意度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6):13-15.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層級護理模式對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23名和觀察組(層級護理模式組)23名,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 結果 干預前兩組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評估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護理工作質量優(yōu)良率為100.00%,無倦怠感率為95.65%,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層級護理模式能夠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層級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質量;職業(yè)倦怠感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164-03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而手術室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且較為繁瑣,導致工作壓力較大,這些極大的影響其工作質量及工作態(tài)度等,因此有必要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職業(yè)倦怠感干預,以便達到改善護理質量的目的[1-2]。本研究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探討其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23例和觀察組(層級護理模式組)23名。對照組的23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38歲,平均(30.6±5.8)歲;護齡:<5年者7名,5~10年者10名,>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專7名,大專14名,本科2名。觀察組的23名護理人員也均為女性,年齡20~39歲,平均(30.7±5.7)歲;護齡:<5年者7名,5~10年者10名,>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專8名,大專13名,本科2名。兩組的年齡、護齡構成與文化程度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即根據(jù)手術工作量及護理人員工作情況進行工作程序的安排,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步驟實施每項護理工作。觀察組采用層級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根據(jù)每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特長、需求及經(jīng)驗積累情況進行護理程序的安排;②根據(jù)難度的不同將護理工作進行分級處理,然后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綜合評估結果進行工作安排,尤其注意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求,盡量給予滿足;③對護理人員工作間的銜接進行密切干預,盡量保證上級與下級工作的合作效果,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④對于每階段的護理工作效果進行有效評估,然后根據(jù)評估結果及護理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需求進行下一步層級護理程序工作分配,最終實現(xiàn)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將兩組干預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進行評估及比較。

    1.3 評價標準

    ①護理工作質量由護理管理人員組成質控小組進行評估,根據(jù)手術室護理質量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其中評分≥95分為優(yōu)秀,90≤評分<95分為合格,評分<90分為較差。②職業(yè)倦怠感采用MBI-GS量表進行評估,本量表共包括情緒衰竭、工作態(tài)度及成就感三個大方面的評估,量表總分<50分表示無倦怠感,50分<評分≤75分表示存在輕度倦怠感,75分<評分≤100分表示存在中度倦怠感,評分>100分表示存在重度倦怠感[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AS 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護理工作質量優(yōu)秀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的優(yōu)秀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職業(yè)倦怠感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無職業(yè)倦怠感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的無職業(yè)倦怠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手術室的工作環(huán)境不同于病房及門診,護理人員的工作更為細致繁瑣,且工作時間與工作量的不確定性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耐性也有較大考驗,這使得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倦怠感相對明顯,極大地影響到其工作狀態(tài),最終影響到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4-5],因此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應重視對其職業(yè)倦怠感的改善,以期全面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研究顯示,不同的護理模式不僅對患者的影響較大,對于實施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影響也極為明顯[6],因此在護理模式的選取方面尤為重要。

    本研究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并與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開展層級護理模式的手術室護理人員其護理質量相對更好,提示其有效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同時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感也顯著改善,其工作態(tài)度及負性影響得到有效改善及控制,而這可能是導致護理工作質量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7-8]。另外,層級護理模式開展的前提是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綜合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進行工作分配,最終達到較佳的護理工作分配效果[9-11]。

    綜上所述,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較好,有助于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龐曉宇,麥苗金,蔡小球.基層醫(yī)院血液透析室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3,11(36):3428-3429.

    [2] 李玲.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對工作效率的影響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290.

    [3] 江有琴,董潔,湯豐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對護士工作壓力與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3, 20(8):774-776.

    [4] Nicolay CR,Purkayastha S,Greenhalgh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urgical healthcare[J].Br J Surg,2012,99(3):324-335.

    [5] 楊雪梅,蓋瓊艷,李彥俊,等.某省部分三級甲等醫(yī)院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現(xiàn)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3,20(5):47-50.

    [6] 徐向迎,趙華,劉曉霞.品管圈在減輕護士職業(yè)倦怠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3,6(3):153-154.

    [7] 張兵,張磊,張娜.80后臨床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與離職意向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8):16-18.

    [8] 謝玉蘭,曹君玲,郭素梅.分層次護理模式下規(guī)范化培訓對護理人員自我效能與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5):583-585.

    [9] 魯艷.職業(yè)倦怠對護理管理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49.

    [10] 楊麗君,李晶,張靜平,等.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西部醫(yī)學,2014,26(4):530-532.

    [11] 胡可純,張玉珍,王玉軍,等.軍隊文職人員護士職業(yè)倦怠與工作滿意度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6):13-15.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層級護理模式對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23名和觀察組(層級護理模式組)23名,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 結果 干預前兩組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評估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護理工作質量優(yōu)良率為100.00%,無倦怠感率為95.65%,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層級護理模式能夠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層級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質量;職業(yè)倦怠感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164-03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而手術室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且較為繁瑣,導致工作壓力較大,這些極大的影響其工作質量及工作態(tài)度等,因此有必要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職業(yè)倦怠感干預,以便達到改善護理質量的目的[1-2]。本研究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探討其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23例和觀察組(層級護理模式組)23名。對照組的23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38歲,平均(30.6±5.8)歲;護齡:<5年者7名,5~10年者10名,>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專7名,大專14名,本科2名。觀察組的23名護理人員也均為女性,年齡20~39歲,平均(30.7±5.7)歲;護齡:<5年者7名,5~10年者10名,>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專8名,大專13名,本科2名。兩組的年齡、護齡構成與文化程度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即根據(jù)手術工作量及護理人員工作情況進行工作程序的安排,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步驟實施每項護理工作。觀察組采用層級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根據(jù)每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特長、需求及經(jīng)驗積累情況進行護理程序的安排;②根據(jù)難度的不同將護理工作進行分級處理,然后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綜合評估結果進行工作安排,尤其注意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求,盡量給予滿足;③對護理人員工作間的銜接進行密切干預,盡量保證上級與下級工作的合作效果,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④對于每階段的護理工作效果進行有效評估,然后根據(jù)評估結果及護理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需求進行下一步層級護理程序工作分配,最終實現(xiàn)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將兩組干預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進行評估及比較。

    1.3 評價標準

    ①護理工作質量由護理管理人員組成質控小組進行評估,根據(jù)手術室護理質量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其中評分≥95分為優(yōu)秀,90≤評分<95分為合格,評分<90分為較差。②職業(yè)倦怠感采用MBI-GS量表進行評估,本量表共包括情緒衰竭、工作態(tài)度及成就感三個大方面的評估,量表總分<50分表示無倦怠感,50分<評分≤75分表示存在輕度倦怠感,75分<評分≤100分表示存在中度倦怠感,評分>100分表示存在重度倦怠感[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AS 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護理工作質量優(yōu)秀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的優(yōu)秀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職業(yè)倦怠感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無職業(yè)倦怠感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的無職業(yè)倦怠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手術室的工作環(huán)境不同于病房及門診,護理人員的工作更為細致繁瑣,且工作時間與工作量的不確定性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耐性也有較大考驗,這使得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倦怠感相對明顯,極大地影響到其工作狀態(tài),最終影響到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4-5],因此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應重視對其職業(yè)倦怠感的改善,以期全面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研究顯示,不同的護理模式不僅對患者的影響較大,對于實施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影響也極為明顯[6],因此在護理模式的選取方面尤為重要。

    本研究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并與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開展層級護理模式的手術室護理人員其護理質量相對更好,提示其有效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同時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感也顯著改善,其工作態(tài)度及負性影響得到有效改善及控制,而這可能是導致護理工作質量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7-8]。另外,層級護理模式開展的前提是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綜合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進行工作分配,最終達到較佳的護理工作分配效果[9-11]。

    綜上所述,層級護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職業(yè)倦怠感中的效果較好,有助于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龐曉宇,麥苗金,蔡小球.基層醫(yī)院血液透析室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3,11(36):3428-3429.

    [2] 李玲.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對工作效率的影響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290.

    [3] 江有琴,董潔,湯豐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對護士工作壓力與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3, 20(8):774-776.

    [4] Nicolay CR,Purkayastha S,Greenhalgh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urgical healthcare[J].Br J Surg,2012,99(3):324-335.

    [5] 楊雪梅,蓋瓊艷,李彥俊,等.某省部分三級甲等醫(yī)院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現(xiàn)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3,20(5):47-50.

    [6] 徐向迎,趙華,劉曉霞.品管圈在減輕護士職業(yè)倦怠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3,6(3):153-154.

    [7] 張兵,張磊,張娜.80后臨床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與離職意向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8):16-18.

    [8] 謝玉蘭,曹君玲,郭素梅.分層次護理模式下規(guī)范化培訓對護理人員自我效能與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5):583-585.

    [9] 魯艷.職業(yè)倦怠對護理管理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49.

    [10] 楊麗君,李晶,張靜平,等.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西部醫(yī)學,2014,26(4):530-532.

    [11] 胡可純,張玉珍,王玉軍,等.軍隊文職人員護士職業(yè)倦怠與工作滿意度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6):13-15.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

    猜你喜歡
    護理質量手術室
    手術室優(yōu)質管理在提高手術室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術室專用頸肩保護罩的設計與應用
    天津護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細節(jié)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
    優(yōu)質護理對手術室急診患者生理應激狀態(tài)及護理質量的影響
    李榮莉: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9:34
    風險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8:07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通辽市| 称多县| 洪泽县| 海兴县| 龙门县| 蕉岭县| 宣汉县| 吉木萨尔县| 长阳| 华阴市| 博白县| 江陵县| 长岭县| 安宁市| 绩溪县| 陕西省| 平山县| 靖安县| 河东区| 东阿县| 南皮县| 巴楚县| 新乐市| 溆浦县| 琼结县| 青铜峡市| 通江县| 龙海市| 闻喜县| 荥经县| 吉安市| 泰来县| 邹城市| 怀安县| 密山市| 旺苍县| 永登县| 景德镇市| 乐都县| 邛崃市|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