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森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我國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并沒有隨著研究生人數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而是一如既往地朝著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钡母呒墝I(yè)人才的目標前進。除了需要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還需要有相應的體制機制來保證目標的實現(xiàn)。其中,構建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就很重要,以什么樣的原則來構建評價體系、確立一個什么樣的評價體系就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1.綜合性。其評價內容要能涵蓋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社會實踐能力、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身心素質等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其評價主體要綜合各方面的評價意見,如院系評價、導師評價、同學評價和自我評價等。綜合性還體現(xiàn)在對研究生綜合素質進行分階段動態(tài)評價上,通過統(tǒng)計分析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結果,將研究生在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并連續(xù)地、動態(tài)地將研究生各階段的評價結果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觀察到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整體特征,又可以發(fā)現(xiàn)其綜合素質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教育和引導策略,促使其綜合素質進一步發(fā)展。
2.導向性。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導向性主要體現(xiàn)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要體現(xiàn)愛國主義、團結互助意識、遵紀守法意識等;科學研究水平方面,要關注課程成績和學術研究成果;實踐活動能力方面,要著重強調參與集體活動和服務意識。另外,要有針對性地加重科學研究水平的評價權重,以“他人評價”為主,藉此引導研究生意識到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研究水平培養(yǎng)的重要性。
3.科學性。研究生的成長過程復雜,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分層次、分類別確定指標評價權重,將相關性較大的評價指標整合歸類,使評價指標體系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并使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化、行為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另外,評價指標體系要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計算機技術能將相關數據進行定量評價。但學習過程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又難以對研究生的所有學習活動進行準確的量化分析,因此,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應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運用量化手段輔助定性分析,增強定性分析指標的可操作性;在定量分析中輔以定性分析,使量化指標含義更明晰。
4.務實性。我國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參差不齊決定了研究生評價體系的構建必須堅持務實性原則。務實性要求評價指標體系體現(xiàn)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結合。一般性要求根據招生單位和學科點實際、研究生實際素質,按照研究生培養(yǎng)的一般要求,設計每一個研究生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的評價指標;特殊性要求按照研究生培養(yǎng)的高端要求,設計少數研究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評價指標。務實性的評價指標體系,既可以讓研究生感到前途光明,又不會讓其感覺遙不可及而自暴自棄。
5.激勵性。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可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研究生可以將自己與他人的評價結果進行橫向比較,從中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另外,研究生還可以將自己當年的評價結果與歷年的評價結果進行縱向分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另外,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一般都要為獎學金評定、對外交流人選的確定等做鋪墊,類似的物質形式或非物質形式獎勵的獲取與否以及獲取的多少,將對研究生造成直接的心理激勵效應。
本文認為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可以從四個一級指標以及相對應的二級指標來構建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內容。
一級指標:思想道德素質。二級指標:評價研究生是否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是否有明確的政治態(tài)度,是否能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協(xié)作、自覺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是否能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自覺維護社會穩(wěn)定。評價依據主要有工作記錄、文件通報和心理測量等,每學年初進行。
一級指標: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二級指標:評價研究生學習目的的明確程度、治學態(tài)度的嚴謹程度、科學精神的強烈程度、學科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成果獲得的數量和級別。具體考察研究生課程學習情況、外語水平、參與學術活動的頻率及其效果、主持科研課題的數量和層次、發(fā)表論文的數量和層次、獲獎的數量和等級等。評價依據以相關記錄和文件通報為準,根據具體數量和等級計分,每學年初進行。
一級指標:社會實踐能力。二級指標:評價研究生社會責任感的有無及其強弱程度,考察其是否關心社會進步、對他人是否具有愛心和同情心、對真善美是否有尊敬之心和向往之心,是否勇于積極和假惡丑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評價依據以相關記錄和文件通報為準,根據具體次數和級別計分,每學年初進行。
一級指標:身心健康程度。二級指標:評價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是否積極、健身習慣是否養(yǎng)成、有無健康的體魄;對自我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是否有清醒的認識,是否具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明確的目標追求,是否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評價依據以相關記錄為主,以心理測量為輔,每學年初進行。
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上表是根據文中所述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建構原則和內容而設計的“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可以為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提供參考。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還必須制度化、規(guī)范化,不能只為評獎和選拔而評價,而應為了切實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而開展。在運用評價結果時,要建立預警機制和通報機制。對于綜合素質年度評價未達到一定分數的研究生,要對其進行個人預警,并在適當范圍內通報,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評價指標體系的效能,引導研究生更好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