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平
摘 要:體育作為中學生學習課程內容之一,在學生整個學習任務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體育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增強參與鍛煉、運動的意識,并在教學中積極參與課堂,在生活中養(yǎng)成積極運動的良好習慣,增強體質、鍛煉身體,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將來的成長、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學;體育興趣;培養(yǎng);途徑
體育教學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為它能促進學生身體發(fā)育,增強體質。因此,其教學的最高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鍛煉的同時,能夠感受到“體育”的意義,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養(yǎng)成體育意識,能夠形成良好的運用習慣,實現(xiàn)終身體育。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育興趣”,并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借助教學媒介努力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
一、探究體育興趣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個體之所以能積極、主動參與某種活動,其根本原因在于對活動的興趣。興趣就是動力、就是源泉。學習中會經常發(fā)現(xiàn),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比沒有興趣的學生表現(xiàn)出更高的學習能力,而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其學習能力一般都不是很強。因此,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體現(xiàn)教學人本要求,實現(xiàn)新課改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顯得至關重要,勢在必行。再加上,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也是體育教學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核心目標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學中“體育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就應該致力于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二、明確對學生學習興趣有影響的主要因素
就農村體育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體育興趣不濃,體育教學現(xiàn)狀并不是很樂觀。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主要現(xiàn)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環(huán)境以及家長的態(tài)度
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體育”教學的意義逐漸突顯,其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高,逐步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但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許多家長不得不犧牲學生的業(yè)余時間,將學生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書本”“成績”上。這種現(xiàn)象,在農村教育教學中特別明顯,愛看書的孩子定是乖孩子,愛“玩”、愛“跳”的孩子定是不懂事的孩子。學生只要不在“書本”“試卷”面前,家長們便是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喋喋不休,而社會輿論也在無形之間助長了這種不良風氣。
2.學校環(huán)境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
在中學教學現(xiàn)狀中,不難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僅作為完成升學考試的教學工具,在體考之前,學校會提供許多機會,安排學生體能訓練,但一旦考試結束,體育課就像被打入“冷宮”,回到原位,不受重視,甚至到了高三,為了高考,個別學校還停止了開設體育課。這在潛意識中,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的定位,不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再加上個別體育任課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等等,這都是造成學生體育興趣缺少,體育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學生自身因素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身的特點,高矮胖瘦,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學生先天體質較弱,并不擅長體育,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自尊心屢屢受挫,從而導致對體育喪失了興趣。
三、研討如何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的方法
在明確了體育興趣對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意義之后,根據(jù)影響中學生體育興趣的主要因素,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簡單分析:
1.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溝通、交流環(huán)境
溝通、交流是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情感對話的最有效途徑,是增加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有效方式,只有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交流,才能完成更好地對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增加彼此的感情,融洽師生關系。只有當學生和教師在相互交流、對話中,才能促進教學有有效地展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同樣如此,任何一名體育教師,其首先的教學任務,就是處理好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通過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從而積極參與教學。
2.精選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許多學生經常抱怨,不管哪個階段、哪個學校,體育課的形式都是一成不變的,無非就是跑跑步、做做操,教學內容枯燥、單一,上課就是無限重復、循環(huán)。事實上,我國的體育教學現(xiàn)狀也正如此,體育教學內容枯燥、單一,許多教學點在同一教學階段重復率太高。因此,任課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根據(jù)每個階段學生的年齡差異、性格差別以及運動基礎能力等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制訂出詳盡、科學、有新意的教學方案,滿足不同層次、階段學生的需求,從而促使他們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積極參與鍛煉的體育意識。
3.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體育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課堂訓練,增強學生的體制,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能夠增強體育意識,并能積極參與鍛煉,實現(xiàn)終身體育。因此,在教學中,任課教師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并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結果,所以,教學手段的運用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而定,要對學生個人的身心發(fā)展有積極意義。如,學生的表現(xiàn)欲極強,教師就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安排運動量、難點系數(shù)適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既不能讓學生自尊心受挫,又不能讓學生產生驕傲等不良情緒。當學生行為散漫、集體意識淡薄,教學就要根據(jù)學生這一情況,利用小組合作,組織教學法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團隊合作,提高了自己的自治能力,提升集體意識。
4.通過設置科學、合理、全面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學習
有經驗的任課教師都知道,“評價”“考核”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可缺少的,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霸u價”不僅僅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總結,還是對教師自身教育實踐工作的反思,是促使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師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制訂科學、合理、全面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在學生整個人生發(fā)展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就要時刻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義務,為了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張偉,龐燕.從學校體育現(xiàn)狀再談快樂體育、技能教學與“體育之快樂”的關系:有感于2002年《體育教學》第一期的“焦點問題討論”[J].體育教學,2002(04).
[2]陳東.主體性體育教學初探[J].體育教學,2002(02).
[3]崔雅玲.淺談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J].體育教學,20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