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云梅
【摘要】教師語言的質量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英語教師不僅是學生英語輸入資源提供者,也是英語輸入質量的控制者,對英語教學活動起著關鍵的作用。英語教師如何提高有效的教學語言,以促進師生互動,實現(xiàn)語言交際功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就中學英語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語言質量談幾點粗淺認識。
【關鍵詞】英語教師 教學語言
英語教學語言是指在英語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使用的英語。它大體包括:1.課堂用語;2.講授用語;3.師生交流用語;4.教師反饋用語。英語教學語言不同于其他學科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其它學科的教學語言通常只是教師用作講解知識、傳達信息、傳授技能的工具。而英語教師所使用的教學語言不僅是一種傳授知識技能的工具,同時又是傳授知識技能本身。因此,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是特殊語言,應當精心設計。在提高教學語言質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語言輸入質量
作為學生語言習得的主要輸入,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精心準備和設計教學用語,給學生提供高效度的輸入,營造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課下教師應該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熟練程度。教師話語應略高于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不能為了適應學生而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語言輸入不利于學習者語言能力提高,過于復雜的語言輸入會讓學生理解困難。同時,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豐富多彩,形象生動,聲情并茂才能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基本功。語音、語調等這些基本功的掌握,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二、注重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教學語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富于理趣、情趣,能夠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剛上課時,學生比較容易集中精力,時間一長,注意便會分散。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在教學中以趣味性的教學語言藝術將學生的注意力如終保持在聽課上面。趣味性可以從內(nèi)容、語氣、語調變化等方面來實現(xiàn)。
三、力求教學語言簡潔性
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的功能是與學生交流,讓學生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對于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我們的學生來說要聽懂教師在課堂上表達的意思有一定的難度,也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表達應盡量做到簡潔、易懂。如教師可選用用短語的形式來進行表達;用英語表達時配以肢體語言、圖片,必要時用少量的中文說明等方法。如在教學描寫一年四季時,可以用簡短的句子向學生描述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Its hot.I can wear dress.I can swim in the pool.短短幾句話并配上簡單的動作,讓學生馬上明白了教師表達的是哪個季節(jié),而且有利于學生模仿操練。這樣可以保持一堂課中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又能讓學生理解,還能讓學生獲得新的知識點。另外,那些在課堂中不必要出現(xiàn)的語言教師盡量不要出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的表達要讓學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凈利落。
四、注重教學語言真實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語言的真實性的影響主要有教師的語音、語調、語速和文化體現(xiàn)。為了使學生為以后的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教師首先應過好英語的語音、語調、語速關,主要可通過聽錄音、看英語電視等形式努力使自己的英語表達純真化,為學生以后真實的語言交際打好基礎。其次,教師在語言表達時要有文化體現(xiàn),努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例如在學了句型How much is it?后,教師不只是讓學生能讀這句話,會做購物時的會話,還要讓學生明白英語國家不喜歡別人問私有物的價格。如何既讓學生明白它的這一文化特點呢?我在學生操練購物會話后,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會話:
T: I have a new computer.
S1: How much is it?
T: Its a secret.
通過這一模擬情景練習,讓學生明白了How much is it?使用時的文化特點。
五、課堂上給予學生積極性評價
研究表明,積極性評價對增加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擴展學生思維等方面都起著積極的作用;而否定性評價,往往使學生感到羞愧,并使他們在課堂上處于被動,不敢回答問題,學習興趣下降,并放棄試圖作出正確回答的努力。有些教師喜歡一味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學生一出錯即馬上糾正。教師這樣隨意打斷學生的自由表述,對學生提高用英語流利地進行交際的能力來說顯然是不利的。
總之,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質量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英語教師只有明確英語教學語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和教學能力,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游刃有余,達到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琳.英語教學中教師語言的要求[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