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華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9-0245-02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無論哪個時代,學習興趣都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原始動力,對于保證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其他教育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課堂教學的最根本任務,就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追求所謂的有效課堂,甚至高效課堂。那么,作為化學教師,我們?nèi)绾卧诮虒W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下面結合本人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談談幾點粗略的體會,供同行參考,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仁給予批評指正。
1.充分利用緒言課,重新培養(yǎng)或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剛升入高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在初中已經(jīng)學了一年化學,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基礎,對化學學科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已不復存在,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學習動力不再像開始時那樣充足。這時我們老師就要上好高中化學的第一堂課——緒言課。由于剛進入一個新的、相對陌生的環(huán)境,互相認識的人不多,學生往往能靜下心來聽課。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好化學學科的特點,利用"化學美"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上好了緒言課,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夠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吸引學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重新培養(yǎng)或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最終實現(xiàn)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在緒言課中,我們要更多地考慮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幫助學生,特別是在初中本學科學習中成績較差的學生,消除其對化學學科的畏懼心理,重新樹立學好化學學的信心。
2.恰當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巧妙地設置各種懸念,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學、樂學的有效方法。懸念的設置要有啟發(fā)性、層次性和藝術性,要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新奇感和好奇心,使學生感覺答案就在嘴邊,有一種呼之欲出,卻又說不出口的強烈的感覺,當老師公布答案時,學生都會有一種"我就是這樣想的"的感覺,這時,老師就要對學生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原因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和分析,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學習中存在這些問題的可能原因,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方法上的問題,并及時地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碗[晦的批評,讓學生感覺老師是在表揚他,從而讓學生慢慢地喜歡你,進而喜歡你的課,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去探索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授"金屬鈉的性質"時,筆者用 "水能滅火嗎"的問題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由于在此前的學習和生活中,"水能滅火"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經(jīng)驗,而部分學習自覺性較好的學生因為會先預習,知道答案,這時就會使學生之間爆發(fā)辯論大戰(zhàn)。這時我們不要急于進行新課,更不要去影響學生,當你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預習過的學生會翻著教材對那些沒有預習的學生進行反駁,而沒有預習過的學生則會懷著不甘的心理去認真閱讀教材,試圖尋找出能夠反駁前者的證據(jù),最后卻不得不服。
再如,在講授原電池原理時,我問學生:"大家都知道鋅、鐵能跟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那么,銅也能跟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嗎?"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能。"接著讓學生進行實驗:分別將鋅片、鐵片、銅片插入鹽酸,然后再將鐵片和銅片、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鹽酸。學生個個充滿興奮好奇地演示實驗,并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發(fā)表了各自的觀點,最后稍加點拔,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就這樣讓學生輕松愉快的掌握了,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3.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作用,強化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這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最重要手段。生動鮮明、變化無窮的實驗現(xiàn)象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動手操作實驗,分析實驗結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探究精神。因此,課堂教學在重視課本中現(xiàn)有實驗的基礎上,應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適當增補一些有效實驗,或設計一些跟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趣味實驗,多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以便更好地發(fā)揮實驗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在講授過氧化鈉的性質之前,設計了"冰棒點燈"的趣味實驗,學生對該實驗非常好奇,個個都在問為什么。此時我適當?shù)匾龑W生閱讀了相應的教材內(nèi)容,再分析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原理和氧氣的性質后,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正實現(xiàn)了課堂的高效性。
4.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對一件事物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維持,主要是每個人的認知水平有所不同,同一件事物對不同認知水平的人的新奇程度和吸引力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同樣的教育素材,性格不同、教學經(jīng)驗不同的老師使用的效果也有差別。例如人教版化學必修一中"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教學,教材中沒有實驗吸,需要學生通過計算1mol幾種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而給出的,讓學生感覺非常抽象,很難理解。因此這部分的教學往往是造成高中學生文理分流的主要原因之一。認識到這一問題后,我用漏斗和滴定管等常用儀器設計了一個常溫下測定氣體摩爾體積的實驗,利用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引導學生進行類比推理,解決了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這一概念,鞏固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強烈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高中化學的根本保證,所以,增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我們高中化學老師肩負的艱巨的歷史使命,是我們培養(yǎng)新時期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備能力。因此,如果我們在工作中能放下架子,多與學生進行語言上交流,心靈上的溝通,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有效地培養(yǎng)、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就會越來越豐富,教學能力和水平就會逐步提高,教學效果就會越來越好,那么,教學名師,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就不再是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