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慶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神話,德育管理已經(jīng)成為了學校教學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將德育因素進行有機的整合從而達到德育管理的預期成效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對德育進行良好的管理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長期的實踐證明,提高中學德育的重要措施是從德育管理入手,因為它能從各個方面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新時期 德育管理 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210-01
如今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非常令人擔憂,未成年人的道德缺失現(xiàn)象越來越突出,已經(jīng)成為了目前我國教育事業(yè)必須重視的焦點問題。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未成年人對責任的意識淺薄,缺少集體觀念,自身道德缺失。由此課件,在如今新形勢下針對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緊迫。在如今的新時期如何加強未成年人的德育是值得社會各界人士討論的話題。
1 更新觀念,樹立新的德育管理理念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jīng)這樣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薛恒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根本就是育德,就是要提高學生們的思想品德的提高,現(xiàn)如今我國的中學生中,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著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會輕易的被外來的環(huán)境所束縛。所以學校要實現(xiàn)德育的目標,就需要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消化,而不只是依靠學校和教師的外力來進行改造,道德教育首先應當考慮的是學生們的主管能動性,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到其中,是道德能夠完全成為學生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行為規(guī)范,這些是學校德育進行的客觀規(guī)律,也是德育的必然選擇。想要提高德育的時效性,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主導地位必須是學生,并且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工作中反思中學德育管理的內(nèi)容、方法以及途徑,對新動態(tài)進行研究,解決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德育教育過程中學生們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構建出一套完善的德育管理體系。
2 構建多級德育管理體系,加強德育管理意識
想要進行良好的德育管理,一套健全的組織機構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可在中學校內(nèi)構建出一套四級德育管理體系,一級為校長,起主要職責為把握德育管理的方向,進行宏觀調控。二級為德育處、學生會以及團委,其主要職責為進行德育計劃并監(jiān)督執(zhí)行和回報總結。三級為年級組,其主要職責為對年級的德育工作進行統(tǒng)籌并對上級的計劃全面貫徹執(zhí)行。四級為班主任、教師,其主要職責為根據(jù)班級的情況開展德育工作,并把相應的細節(jié) 進行落實。這樣通過以校長為核心的德育領導小組和其他三級形成德育管理體系,從上到下形成了一種垂直的聯(lián)系,這種體系是德育工作做到了上下左右互相聯(lián)系,指揮方便。使得德育管理的效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從體系上保障學校德育工作全面的開展。全校的各級人員都要加強德育管理的意識,保證上到學校領導,下到教師、職員都參與到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之中,各個級別之間進行行政劃分,從制度上保證上級對下級的領導,下級對上級負責的制度,使學校的德育管理能層次鮮明,責任明確。
3 提高教師師德,提升德育質量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活動,道德的教育更是注重人的存在,道德的教育更是需要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進行互相關照、人格之間的對話。教師更是學生們最具有分量的道德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示范的作用,對學生們的影響至深。這意味著教師自身具有什么樣的道德態(tài)度、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和修養(yǎng)水平都在影響著學生們的道德成長。當學生們在教師的道德榜樣示范中收獲良好的道德教育后,學生們就會在道德的學習上穩(wěn)定而快速的成長。這中身教的方式是對學生們道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但在目前的中學道德教育工作中,身教往往被忽視,中學生的道德教育是身教而不是言教,也可以說身教遠遠強于言教。因為身教通常都具有震撼心靈的能力??梢哉f,中學的道德教育想要有影響力,不是在乎話費多長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說教,而是在于教師的親力親為,就是榜樣的力量。所以在新時期,學校必須按照《中小學教師道德規(guī)范》中對教師的要求打造出具有優(yōu)良道德水準的教師,強化教師的德育意識,讓教師真正的做到教書育人。同時,學校也應當采取各種獎勵措施,鼓勵教師進行德育工作。
4 創(chuàng)新德育內(nèi)容
中學生是處于一個懵懂的年紀,對于自我的管理能力很差,所以中學的德育內(nèi)容需要進一步的進行創(chuàng)新,開展學生們的心里健康教育,這是學生們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提高素質教育的要求,應當做好以下兩點:首先,要開展學生們的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講座,從而幫助學生們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如開展《健康的心里才是成才的基本條件》等講座。通過講座要讓學生懂的心里健康的標準以及如何調節(jié)情緒,如何對待挫折。其次,要針對學生的心理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心里檔案應當包括:家庭成員、個性心理、特長、心理咨詢記錄等相關信息,便于教師能充分的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方便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心理疏導工作。
總之,中學的德育管理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是需要我們不斷的深化、不斷改革。只有不停的進行研究,才能做好德育管理。
參考文獻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 沈壯海.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概論[M].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 王瑜.教育現(xiàn)代化中構建德育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科學研究,1997(5):14-16.
[4] 李強.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及應對策略[J].化工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1):11-12.
[5] 張濤,張瑞君.實行量化是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J].成才之路,2010(1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