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信橋
摘 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對小學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為當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提供理論指導,提出實用、可操作性強的有效教學策略,為切實提髙小學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有效策略;教學
一、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積極影響
1. 合作學習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注重的是老師本身的素質,老師的課堂設計合不合理,達不達標,精不精彩。由傳統(tǒng)到現(xiàn)今課堂評價標準發(fā)生轉變,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是功不可沒。正是由于這種評價標準發(fā)生變化,因此,我們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2. 合作學習提供了展現(xiàn)自我機會,提高學習自信心。
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以老師的講解居多,學生能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很少,有些學生整個小學階段,能回答上問題的機會屈指可數(shù)。久而久之,有些學生干脆不舉手,不回答,不思考。但現(xiàn)今的合作學習課堂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到,學生在小組內的討論十分激烈又積極的,“讓我來” “我認為”這樣的句式在小組內使用頻率極高。以分角色朗讀為例,分角色朗讀是以往常用的教學方法,跟合作學習相結合,小學生天生愛表演的欲望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常常是四個人合演一段對話,在有限的時間內,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的機會演澤文本。小學生是熱愛表演,對學習充滿熱情的群體。我們已經在太多的課堂上看到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失去熱情的可怕情形。學生只有在課堂課上有足夠的表演機會,獲得別人的欣賞與贊美,才能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這是學習的動力來源,是提高自信心的動力源泉。
3. 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全體學習。
合作學習的課堂,學生參與度髙,課堂氣氛是十分熱烈而融洽的。合作學習引入課堂后,學生的參與度高,表現(xiàn)欲強烈,常常是全班都在舉手,心里盤算著將機會平均分給各個小組,給某個特殊的需要幫助的學生多發(fā)幾次言,多點鼓勵后進生。在運用合作學習的公課展示后,教師都能常常聽到這樣的評價:學生的能與度高,氣氛活躍,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的存在問題
1. 大班額教學制約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效果。
我國教育投入的比例過低,各個地區(qū),各個學校之間的硬件不均等,師資力量也相去甚遠。這就造成了學校班額數(shù)居高不下的普遍情況。就某地區(qū)五十多個學校的調查來看,每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都在40人到50人之間。某些學校人數(shù)相對少一些的,只是極個別,如少數(shù)民族學校或者進行小班實驗教學的極個別班級。絕大部分班級的人數(shù)都在40人以上。由于入學人數(shù)多,教學空間狹小、封閉,許多先進的理念實踐起來都相當困難,老師不得不用“批量生產”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訪談中,老師們紛紛表示無奈:合作的方式很好,理念也先進,但實踐起來很困難。另外,由于人數(shù)過多,組建一個合理的合作小組便成了令人頭痛的事情。
2. 監(jiān)督指導缺失,評價準標模糊。
合作學習的課堂是多邊互動的學習方式。有些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理解不到,為了迎合新課改的倡導,在課堂上片面地放大生生互動,忽略了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作用,自認為生生互動的熱鬧場面就是新課改,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仍是教師作為主導的教學,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兒童需要老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在實際觀察中,能自覺與他人合作,掌握合作方法和交往技巧的兒童并不多見。老師沒有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去,以一個平等的身份展合作學習。
3. 濫用或極少利用合作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方法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面對這種新的理念和方法,往往會在我們日常的堂課上出現(xiàn)兩種極端的傾向:濫用或極少用,甚至不用。合作學習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金科玉律,它的實現(xiàn)和發(fā)揮是有條件的,盲目地應用到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知識點,實際上是對合作學習的誤讀。
三、實施策略
1. 監(jiān)控學生的行為。
教師在做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時,己經預設了學生的行為和評價標準,教師可以以此作為監(jiān)控的內容,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觀察并作及時記錄。學生對于老師的觀察內容總是特別敏感,因此,教師課堂上要善于利用這點,及時進行指導。
2. 倡導小組自我監(jiān)督,學生自我約束,評價多元化。
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班這么多學生,這么多學習小組,老師常常顧及不到。而且,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培養(yǎng)人,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監(jiān)控,小組監(jiān)督,最終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聽上去,好像是天方夜潭,不可能實施的幻想。事實上,只要監(jiān)督得好。這種方式完合可以實現(xiàn)。同伴是合作學習中最有發(fā)言權的評價者,因為他/她參與了整個合作過程,而且對伙伴的合作表現(xiàn)感受最直接,因此,在合作過程中,在任務伴中要有“自評”與“同伴評價” 一欄,此外,還有《小組評價“老師評 ”“家長評價”欄目。除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努力程度作點評。成績并不是評價一個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本放的情況,在內容一欄增設“紀律情況”等。
3. 評價要常規(guī)化,多樣化。
只要有學習,就要有評價,無規(guī)矩則不成方圓,無評價就沒有效果,因此,在開始合作學習前,這種評價的要求要深深印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條件反射。另外,評價方法可以多樣化,其評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語言激勵法、等待創(chuàng)新法、積累成長法等。
參考文獻
[1]周燕芳.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王子英.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