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忠
【摘 要】素質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筆者就高三化學復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談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引導 培養(yǎng) 訓練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164
筆者多年從事高三化學教學工作,在高三化學復習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是高三化學復習中的關鍵,下面就我的做法與大家共商,不妥之處敬請指點。
一、在夯實基礎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在第一輪復習中讓學生明確本章知識點、考點,對知識點、考點的復習并非課本上的簡單重復,而是將其編成作業(yè)的形式?;靖拍?、物質性質、化學方程式由學生完成,對各知識點配以中等難度及以下的高考題進行訓練,使學生在主動地在掌握雙基上下功夫。然后再進行方法指導、規(guī)律小結、錯題過關。例如,對離子方程式的復習,先讓學生根據什么是離子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步驟→離子方程式快速書寫→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按這種分析方法作復習可以讓同學既對基礎知識能牢固掌握,同時又能系統(tǒng)地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應用,從而更有效培養(yǎng)同學的思維能力。具體以碳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為例,分析快速而準確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方法。由于碳酸氫鈉在溶液中以Na+、HCO3-存在,氫氧化鈣在溶液中以Ca2+、2個OH-存在,在溶液中存在Na+、HCO3- 、Ca2+、2個OH-所以反應的是HCO3- 與OH-兩者反應必然涉及到量的關系,當過量的是OH-,則HCO-必反應完轉化為1個CO32-再與Ca2+反應成CaCO3,若過量的是HCO-則OH-必反應完轉化為2個CO32-再與Ca2+反應成CaCO3,剩余1個CO32-。則離子方程式分別為(1)氫氧化鈣過量:Ca2++ OH-+ HCO3-= CaCO3+H2O;(2)碳酸氫鈉過量:Ca2++2 OH-+ 2HCO3-= CaCO3+ CO32-+2H2O;從而讓學生能對這一高考熱點快速而準確地過關,化解于無形。
二、抓住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課堂復習的思維環(huán)境,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主渠道應是課堂復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最佳的思維狀態(tài),使學生在反復的思維訓練中逐步提高思維能力。
1.通過復習提問啟動思維。
思維是從解決具體問題開始,設置復習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啟動思維,要實現這個目的應注意下面兩個問題:(1)問題要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難易適當,學生具備解答問題所具備的知識方法,能通過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使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體驗到探索的樂趣。(2)區(qū)別復習提問與課堂設問,課堂設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效果較好,達不到啟動思維的目的,但復習提問能引導學升步步為營,跟著老師的問題啟動思維。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恰當設計復習提問對啟動思維的作用。
2.通過思路教學發(fā)展思維。
在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要設法營造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還要指導學生怎樣去思考,讓學生掌握思維方法。傳授思維方法要結合具體問題進行講解,科學知識不能以結論的形式擺到學生頭腦里,教師在復習中組織一條清晰的再生產科學知識的思路,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前人得出科學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使學生有機會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由于思路教學重視對教材思路和學生思路的分析,所一成功的思路教學可以為解決學生思路不清創(chuàng)立良好條件。思路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它在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三、復習中精選試題,科學用題,培養(yǎng)思維能力
科學用題要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由淺如深布置適當數量富有啟發(fā)性的習題,要注意用題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表達,力求做到下面幾點。
1.一題多解,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指系統(tǒng)地、全面地、準確地思考問題,而一題多解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運用不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并找出最佳方法。
2.一題多變,訓練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善于根據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靈活機動隨機應變地思考問題。將已知與求解進行多角度變換,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如何運用知識解題,逐步形成對題型的不同變換形式的解題思路。
例如:NO、NO2、O2溶于水通過體積變化求NO、NO2的體積比,一般同學都能解。但將其變?yōu)椋簶藳r下盛有67.2毫升NO、NO2混合氣體的容器通入22.4 毫升Cl2后,將其倒立在水槽中,過一段時間后氣體體積縮小至22.4毫升,求原混合氣體中的NO、NO2體積比。
此題將O2換成Cl2就提高了題目難度,部分同學忽視了Cl2的強氧化性,不知:2NO+3Cl2+4H2O=2HNO3+6HCl;2NO2+Cl2+2H2O=2HNO3+2HCl;認為剩余的22.4 毫升氣體是過量的NO或Cl2與NO,但由上述方程式知不可能剩Cl2,只能是NO。故此題可解。
解:設67.2毫升氣體中NO為x毫升NO2為y毫升,則有:3/2(x-22.4)+y/2=22.4
x+y=67.2
解得x=22.4 y=44.8,故NO、NO2體積比為1:2。
四、通過化學實驗復習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化學科特色的方式。如何通過化學實驗復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復習中注重化學實驗的改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復習中仍需要做一些重要的演示實驗,而不是照課本按部就班,要結合整個教材對化學實驗進行添加改進。例如將課本上氯氣的制備與性質實驗合并,并改進課本上無洗氣裝置,引導添加洗氣裝置,在性質實驗中添加氯氣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當紫色石蕊試液褪色后再通入氯氣的現象。如07年四川高考中就出現此實驗添加改進的考查,可見在實驗復習中只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才能解答高考實驗題。
2.復習中嘗試設計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化學實驗設計是根據確定的選題由學生運用有關化學知識和技能,確定恰當的實驗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設計化學實驗需要靈活地、綜合地運用所學的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因而可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在原電池實驗設計中引導學生設計鎂作正極,鋁作負極。學生必須打破常規(guī)思維,結合課本知識,鎂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鋁要反應。故電解質溶液用氫氧化鈉溶液。
總之,在高三復習中只有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才能完成素質教育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崇德.思維發(fā)展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池梅蓉.在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中學化學教學.
[3]丁文楚.淺談發(fā)散思維思維的培養(yǎng).中學化學.
[4]許大華.化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學化學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