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來,黃梅,龐玉新*,王丹,謝小麗,陳振夏
(1.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 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農業(yè)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 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開放實驗室,海南 儋州 571737; 2.海南省艾納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海南 儋州 571737)
栽培艾納香單株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變異分析△
于福來1,2,黃梅1,2,龐玉新1,2*,王丹1,2,謝小麗1,2,陳振夏1,2
(1.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 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農業(yè)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 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開放實驗室,海南 儋州 571737; 2.海南省艾納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海南 儋州 571737)
目的:探討艾納香栽培群體內主要化學成分個體變異規(guī)律,為艾納香優(yōu)良品種的定向選育奠定基礎。方法:選取同一栽培環(huán)境下相同株齡100個艾納香單株,采用GC測定左旋龍腦含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總黃酮含量。通過相關分析、標準差法分組比較等方法分析化學成分單株變異規(guī)律。結果:100個單株艾納香左旋龍腦變異系數為37.39%,總黃酮變異系數為20.13%;分組后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分別在3個組別間差異達到極顯著(P<0.001)水平;相關分析表明,兩類成分間存在正相關關系(r=0.084,n=100),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艾納香栽培群體內單株化學成分含量變異較大,可為高含量育種提供材料。此外,艾納香葉片中左旋龍腦和總黃酮積累不具有協(xié)同性,應分別對其進行選擇。
艾納香;左旋龍腦;總黃酮;單株變異;定向選育
艾納香Blumeabalsamifera(L.)DC.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廣泛分布于海南、貴州、廣西、云南等省區(qū)[1]。艾納香新鮮葉片經水蒸氣蒸餾、升華等一系列處理可制得中藥艾片(主要為左旋龍腦),具開竅醒神,清熱止痛之功效[2]。此外,艾納香中還含有黃酮等多種活性成分[3-4]。
艾納香人工種植歷史已有近百年,但長期以來,艾納香藥材以野生為主,優(yōu)良品種缺乏的現狀仍未改變,規(guī)范化生產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仍未落實到位,這直接導致艾納香藥材質量不穩(wěn)定,難于有效控制。而通過人工定向選育良種是提高和穩(wěn)定艾納香藥材質量的根本途徑。艾納香具有無性克隆繁殖特性[5],通過系統(tǒng)選育優(yōu)良單株,建立優(yōu)良材料無性系是實現艾納香品種選育的重要途徑。植物化學成分為數量性狀,其合成積累受基因型和環(huán)境雙重因素影響。以往研究對不同產地、不同季節(jié)以及不同部位艾納香在揮發(fā)性成分和黃酮類成分含量比較方面報道較多[6-8],然而同一生長環(huán)境不同單株間化學成分含量變異的研究未見報道。
基于此,本研究從艾納香化學成分定向選擇角度出發(fā),通過測定同一栽培環(huán)境下相同株齡100株艾納香單株的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進而闡釋艾納香栽培群體內化學成分在個體間變異規(guī)律,以期為高含量材料的選擇提供依據,為優(yōu)良艾納香品種的定向選育奠定基礎。
1.1 試驗材料
2013年12月于海南儋州艾納香栽培基地隨機標記100個同一年生單株(實生苗),每株選取功能葉片20片,陰干后粉碎作為測試樣品。以上材料經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龐玉新副研究員鑒定為艾納香Blumeabalsamifera(L.)DC.。
1.2 試驗儀器
安捷倫7890A氣相色譜儀,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安捷倫G4513A 16位自動進樣器,Sartarius CPA225D電子分析天平,KQ-500DB型超聲儀,UNICO2012-PCS紫外分光光度計,左旋龍腦對照品(阿法埃莎化學有限公司,純度>98%),蘆丁標準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為100080-200707,純度為92.5%),水楊酸甲酯(天津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純度>99.5%),乙酸乙酯,亞硝酸鈉NaNO2、硝酸鋁Al(NO3)3·9H2O、氫氧化鈉、乙醇等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2.1 左旋龍腦含量測定
2.1.1 色譜條件 HP-5石英毛細管色譜柱(0.32 mm×30 m,0.25 μm);以80 ℃為起始溫度,保持2 min,然后以5 ℃/min升溫至100 ℃,再以20 ℃/min升溫至200 ℃;進樣口溫度為220 ℃;FID檢測器溫度為240 ℃;進樣量0.6 μL,分流比為9∶1。左旋龍腦對照品和艾納香供試品色譜圖見圖1。
2.1.2 供試品的制備 精密稱定艾納香葉片粉末(過20目篩)約2 g,置于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乙酸乙酯25 mL,稱定重量,在40 kHz的超聲條件下提取30 min,放冷,用乙酸乙酯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1 mL續(xù)濾液至1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內標液(見2.1.3項下),用乙酸乙酯定容,搖勻,經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即得。
2.1.3 線性關系的考察 精密稱定左旋龍腦對照品約100 mg,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0 mL作為對照液。精密稱定水楊酸甲酯約250 mg,加乙酸乙酯定容至250 mL作為內標液。量取對照液0.1、0.2、0.5、1.0、2.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同時加入內標溶液1.0 mL,以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混合對照品溶液。按照2.1.1項下的色譜條件測定。以對照品中左旋龍腦質量濃度(mg·mL-1)為橫坐標(X),對照品左旋龍腦與內標物水楊酸甲酯的峰面積比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為:Y=14.823X+0.0129,r=0.999 9,結果表明,左旋龍腦在10.371~207.428 μg·mL-1與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
1.左旋龍腦 2.水楊酸甲酯圖1 左旋龍腦對照品(A)和供試品(B)色譜圖
2.1.4 精密度試驗 取某一艾納香藥材,按2.1.2項下操作制備供試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連續(xù)重復進樣6次,記錄色譜圖。結果左旋龍腦與水楊酸甲酯的相對峰面積的RSD值為2.1%,表明精密度良好。
2.1.5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艾納香藥材5份,按2.1.2項下操作制備供試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分析,結果測得左旋龍腦含量的RSD為3%,表明重復性良好。
2.1.6 穩(wěn)定性試驗 取艾納香藥材1份,按2.1.2項下操作制備供試品溶液,于室溫下放置,分別在0、2、4、8、12、24 h各進樣一次,左旋龍腦與內標物的相對峰面積的RSD為0.49%,表明樣品在24小時內穩(wěn)定性良好。
2.1.7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定6份已知含量的艾納香葉片粉末約1 g,每份樣品精密加入左旋龍腦標準品約5 mg,按2.1.2項下方法制備,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分析,結果得回收率在80%~120%之間,RSD為2.44%,表明回收率較高。
2.1.8 樣品含量測定 按照2.1.2項下操作制備樣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分析,根據線性方程計算不同單株艾納香中左旋龍腦的含量。
2.2 總黃酮含量測定
2.2.1 顯色劑的配制 稱取25 g NaNO2,用蒸餾水定容至500 mL,配成5%的NaNO2溶液,備用;稱取88 g Al(NO3)3·9H2O,用蒸餾水定容至500 mL,配成10%的Al(NO3)3溶液,備用;稱取20 g的NaOH,用蒸餾水定容至500 mL,配成4%的NaOH溶液,備用。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于105 ℃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約12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75%乙醇溶液,置水浴鍋上微熱溶解,放冷,加75%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對照品溶液。
2.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艾納香藥材粉末(過20目)約0.5 g,至具塞錐形瓶中,加75%乙醇溶液25 mL,稱定重量,在40 kHz下超聲提取40 min,放冷,稱量,用75%的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過濾,即得供試品。
2.2.4 測定波長的選擇 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0 mL、供試品0.5 mL,將其分別置于25 mL容量瓶中,各加75%乙醇至10 mL,加5% NaNO2溶液1 mL,搖勻,放置5 min,加10% Al(NO3)3溶液1 mL,搖勻,放置5 min,加4% NaOH溶液10 mL,最后以75%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的試劑溶液為空白,在300~999 nm波長間進行全波長掃描,綜合分析選擇適宜測定波長為509 nm。吸收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全波長掃描圖
2.2.5 線性關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00、2.00、4.00、6.00、8.00 mL分別置于25 mL容量瓶中,按2.2.4項下方法進行顯色反應,以相應的試劑溶液為空白對照,在509 nm處測定吸光度A。以對照品濃度C為橫坐標(X),吸光度A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為Y=12.847X+0.009 3,r=1.000,結果表明,總黃酮在9.176~73.408 μg·mL-1與吸光度呈良好線性關系。
2.2.6 精密度試驗 取某一濃度的對照品溶液2 mL,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按標準曲線繪制項下操作,測定吸收值,連續(xù)6次,RSD值為1.05%,表明精密度良好。
2.2.7 穩(wěn)定性實驗 取某一濃度供試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按2.2.5項下操作,每隔10 min測定其吸光度,共計60 min,分析得出溶液在顯色后40 min內RSD值為1.89%,表明在40 min內比較穩(wěn)定。
2.2.8 重復性實驗 取同一批樣品按2.2.3項下操作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按2.2.5項下操作,測定其吸光度,計算得平均濃度為13.91%,RSD值為3.8%。
2.2.9 加樣回收試驗 精密稱取6份已知濃度的艾納香藥材粉末(過20目篩)50 mg,分別加入相當于供試品溶液總黃酮質量的蘆丁對照品約7 mg,按2.2.3項下制備供試液,按2.2.5項下操作測定吸收值,結果得平均回收率為110%,RSD值為2.7%。
2.2.10 樣品含量測定 按照2.2.3項下方法進行樣品溶液制備,按2.2.5項下操作測定供試品吸光度值,計算各不同單株艾納香中總黃酮的含量。
3.1 不同單株艾納香葉片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基本統(tǒng)計量
依據100株艾納香葉片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數據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1和圖3),兩組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其中,左旋龍腦最大值達10.71 mg·g-1,最小值僅1.50 mg·g-1,變異系數為37.39%。而總黃酮最大值206.59 mg·g-1,最小值為65.63 mg·g-1,變異系數為20.13%。說明艾納香栽培群體內單株間化學成分含量差異顯著。
表1 不同單株艾納香葉片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基本統(tǒng)計量 /mg·g-1
圖3 艾納香單株葉片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正態(tài)分布
3.2 不同組別艾納香單株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差異分析
采用標準差法進行分組,均值加1倍標準差定為高、中組別臨界值,均值減1倍標準差定為中、低組別臨界值。據此將100個單株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數據劃分為高、中、低三組,同時對不同組別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其結果列于表2。兩類成分在三個組別間差異達到極顯著(P<0.001)水平。其中,左旋龍腦高含量組占14%,總黃酮高含量組占15%。結果提示,從現有栽培群體內可實現優(yōu)良單株選擇。
表2 不同組別艾納香單株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差異分析
注:不同組別間多重比較采用Duncan’s法(P<0.001)
3.3 艾納香葉片左旋龍腦與總黃酮含量相關分析
為探討左旋龍腦與總黃酮在艾納香葉片中積累的協(xié)同性,進一步通過Pearson相關分析(圖4)表明,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r=0.084,n=100),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同時選擇左旋龍腦和總黃酮高含量單株存在較大難度。
圖4 艾納香葉片左旋龍腦與總黃酮含量Pearson相關分析
4.1 艾納香栽培群體內單株化學成分含量變異較大,可為高含量育種提供材料
艾納香是具有克隆生長習性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5],因此通過系統(tǒng)選育高含量單株,建立優(yōu)良材料無性系是實現艾納香品種選育的重要途徑。變異是選擇的基礎,對發(fā)生變異的生物體按照一定的方向和目標連續(xù)選擇,就能使變異逐漸積累、鞏固和加強[9]。艾納香栽培群體內左旋龍腦和總黃酮含量在單株間表現出較大差異,變異系數分別為37.39%和20.13%。同時左旋龍腦含量最大值(10.71 mg·g-1)和最小值(1.50 mg·g-1)相差達7.14倍;總黃酮含量最大值(206.59 mg·g-1)和最小值(65.63 mg·g-1)亦相差3.15倍。因此,當以左旋龍腦或總黃酮為育種目標時,從現有栽培群體內篩選高含量單株具有較大的選擇潛力。
4.2 艾納香葉片中左旋龍腦和總黃酮積累不具有協(xié)同性,應分別對其進行選擇
本研究通過對100個樣本的左旋龍腦和總黃酮相關分析表明,兩類成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相關性(P>0.05)。提示兩類成分在葉片中積累不具有協(xié)
同性。左旋龍腦為莰烷型雙環(huán)單萜類化合物,是發(fā)生在質體內的脫氧木酮糖-5-磷酸途徑[10]。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通過苯丙烷代謝途徑完成[11]。同時,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合成存在組織分布特異性和積累時期特異性。所以,以左旋龍腦或總黃酮為育種目標時,對優(yōu)良材料進行選擇時應將兩類成分分開選擇。
[1] 袁媛,龐玉新,王文全,等.中國艾納香屬植物資源與民族藥學研究[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1,31(4):22-27.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3] Ali DM,Wong KC,Lim PK.Flavonoids fromBlumeabalsamifera[J].Fitoterapia,2005,1:128-130.
[4] 鄧芹英,丁叢梅,張維漢,等.艾納香中黃酮化合物的研究[J].波譜學雜志,1996,13(5):76-78.
[5] 龐玉新,王文全,張影波,等.艾納香野生種群克隆多樣性及克隆結構研究[J].廣西植物,2010,30(2):209-214.
[6] 夏稷子,趙智,安軍,等.不同產地艾納香藥材的GC指紋圖譜研究[J].中國藥事,2011,25(12):1191-1194.
[7] 王遠輝,王洪新,田洪蕓,等.HS-SPME與GC-MS 聯(lián)用分析不同季節(jié)艾納香葉香氣成分[J].食品科學,2012,13(14):166-170.
[8] 黃永林,趙志國,文永新.不同部位艾納香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廣西植物,2006,26(4):453-455.
[9] 任躍英.藥用植物遺傳育種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
[10] 徐應文,呂季娟,吳衛(wèi),等.植物單萜合酶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報,2009,29(6):3188-3197.
[11] 方從兵,宛曉春,江昌俊.黃酮類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32(4):498-504.
IndividualVariationofl-borneolandTotalflavonoidsContentinBlumeabalsamifera(Ai-na-xiang)CulturedPopulation
YUFulai1,2,HUANGMei1,2,PANGYuxin1,2*,WANGDan1,2,XIEXiaoli1,2,CHENZhenxia1,2
(1.TropicalcropsGeneticResources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s/KeyLaboratoryofCropGeneResourcesandGermplasmEnhancementinSouthernChina,Danzhou571737,China; 2.HainanProvinci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BlumeaBalsamifera,Danzhou571737,China)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at analyzing the individual variation of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inBlumeabalsamifera(Ai-na-xiang)cultured population,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B.balsamiferadirectional selection breeding with high-content bioactive components.Methods:The content of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randomly chosen from 100 one-year-old plants growing in the same field was determined by GC and UV respectively.Sim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grouping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dividual variation of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Results: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of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were 37.39% and 20.13% respectively.There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01)of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among three groups after standard deviation method grouping.Simple correlation showed thatl-borneol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r=0.084,n=100)with total flavonoids but not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Great individual variation of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inB.balsamiferacultured population is beneficial for bioactive components directional selection breeding.There were different selective effects onl-borneol and total flavonoids for the accumulation ofl-borneol is in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otal flavonoids inB.balsamifera.
Blumeabalsamifera;l-borneol;Total flavones;Individual variation;Directional selectio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8.010
2014-03-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03171,81374065);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1630032013006)
*
龐玉新,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南藥資源開發(fā)與利用;Tel:(0898)23300268,E-mail:pyxmar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