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君
〔關鍵詞〕 物理教學;情感教育;滲透;教學情境;教
學藝術;競爭機制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5—0110—01
情感與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密切相關,初中學生的情感發(fā)展還不穩(wěn)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感染和影響?!案腥诵恼?,莫先乎情?!鼻槭谴蜷_心扉的鑰匙,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教學過程就是師生情感雙向交流的過程,師生之間只有情感相通,才能配合默契,教學相長。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物理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習的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會愿意學。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概念的引入、呈現、深化以及規(guī)律的揭示環(huán)節(jié),要根據教學實際和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得有勁,學得主動。
如,在講“大氣壓”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準備一個大試管和一個剛好能放入大試管中的小試管(內壁涂成紅色),先在大試管中裝滿水,然后把小試管管口朝上豎直插入大試管。待插入一半時,讓學生猜:把兩個試管一起倒過來,并松開拿小試管的手,小試管會不會掉下來。大部分學生認為會掉下來。結果演示時,小試管不但沒有掉下來,反而在大試管中上升。從學生驚奇、興奮的目光中可知,他們對該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而且主動地分析,熱情踴躍地討論。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注重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投入,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
愛是一種力量,而需要得到教師的愛是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尊重、熱愛每一位學生,尤其要關注 “學困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每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盡量摸準學生的動情點,針對學生的疑難處,循循善誘,以情促知,使學生在思想感情上與教師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必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必須將自己的煩惱留在教室門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產生。教師面帶微笑站上講臺的一瞬間,那種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便可將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學生拉回到課堂上來。這樣的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師生必定會有心靈上的溝通。師生只有有了心靈上的溝通,高效課堂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三、 選用不同的教學藝術,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
物理教學中一些難理解的概念、復雜的公式、抽象的符號以及難懂的邏輯推理,往往會使學生頭昏腦脹。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消極情緒,逐漸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用不同的教學藝術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
如,在“機械運動”一節(jié),首先利用多媒體制成動畫,動畫中一個人坐在地球上,并隨地球一起自轉,并展示毛主席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講“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內容時,不僅問題能迎刃而解,而且還能教育學生珍惜時光。
又如,講“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節(jié)時,上課前先放一段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思考: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然后在揚聲器上放一些泡沫屑,讓學生觀察,隨著音樂的播放泡沫屑在跳動,由此聯想到聲音是靠振動產生的。這樣教學,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引入競爭機制,使之“競”學
中學生有較強的競爭心理,他們爭強好勝,上進心強,對榮譽有強烈的追求。因此,在平時的課堂練習和檢測中,教師可以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比賽。每個小組都要有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比賽時優(yōu)等生和優(yōu)等生對決、中等生和中等生對決、“學困生”和“學困生”對決。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信息、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恰當地運用情感來激趣,使學生愿學、愛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