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輝
摘 要: 本文詳細介紹了《蜀相》教學設(shè)計過程,對《蜀相》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做了很好的詮釋。
關(guān)鍵詞: 詩歌 《蜀相》 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一)誦讀詩歌,研讀詩作,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二)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深入理解詩歌,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二、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誦讀詩歌,研讀詩作,體會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實施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導入。
一位是蜀漢的丞相,他用至死不渝的誠心鑄就了蜀漢三分天下的輝煌;一位是大唐的詩人,他用嘶啞帶血的歌喉唱出了盛唐氣象破滅的悲哀;忠心也好,至誠也罷,最終都敵不過人生長恨水長東。南陽臥龍終成夢,少陵野老淚滿襟。公元760年,詩圣杜甫在成都拜謁了諸葛武侯祠,并寫下了千古名篇《蜀相》,讓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圣哲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二)自主研讀,初步感知。
1.結(jié)合注釋,自由誦讀詩歌,談初步感受。
2.杜甫在詩中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平生功業(yè),是哪兩聯(lián)?概括了諸葛亮的哪些功業(yè)?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顧茅廬,定計天下,開創(chuàng)蜀漢,濟助后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出師未捷,病逝五丈原,如此英雄偉業(yè),確實讓人感慨。
3.從這兩句詩中,你感到杜甫抒發(fā)了對諸葛亮怎樣的情感?
敬仰追慕:雄才大略,忠心報國。
感嘆痛惜:事業(yè)未竟,壯志未酬。
(三)共同探討,深入研析。
1.這種情感在前兩聯(lián)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設(shè)問句式:丞相:更能體現(xiàn)出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尋:因思其人,才會尋訪其廟,飽含杜甫對諸葛亮的無限追慕之情。
柏森森:“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杜甫)”高大茂密的柏樹,不僅是識別丞相祠堂的標志,而且是諸葛亮偉大人格的象征,是歷代人民愛戴諸葛亮的見證。
自、空:碧草映階,春光空自美好;隔葉黃鸝,聲音空自悅耳。因為詩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詩人無心欣賞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這兩字將美好的草色鶯聲一齊抹倒,突出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同時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慨嘆與痛惜。
2.師生合作,再次誦讀詩歌,加深情感體驗。
3.詩人借武侯之事,想要表達什么呢?
讀懂詩歌,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讀懂詩人。這首詩歌創(chuàng)作于公元760年,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唐肅宗寵信宦官,排斥功臣,百姓生靈涂炭,田園荒蕪,唐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中。杜甫此時結(jié)束了在甘肅天水一帶顛沛流離的生活,暫時落腳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個人生活的艱難苦自不必說,政治上那種“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滅。
(1)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guān)系融洽,魚水相得,詩人借此希望唐肅宗也能親賢遠佞,政治清明。
(2)諸葛亮最終未能興復漢室、一統(tǒng)天下,作者也借此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志不得申。
(3)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詩人借此表明自己雖然身居下品,但仍然期望報效國家的宏偉志向。
4.總結(ji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不僅是對諸葛武侯的無限嘆息,而且是英雄暮年的窮途之哭。這“英雄”不僅是指詩人自己,還指包括詩人在內(nèi)的所有壯志未酬的英雄人物。
追羨之淚:羨慕諸葛亮和劉備君臣二人魚水相得的君臣關(guān)系。
感動之淚:感動于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
痛惜之淚:痛惜諸葛亮未能興復漢室、一統(tǒng)天下。
遺恨之淚:為國為民、以身報國的雄心壯志何日才能得以伸展呢?
唐代偉大改革家王叔文但吟此詩,唏噓泣下;宋朝抗金名將宗澤,臨終前誦讀此聯(lián),又大呼三聲“渡河”,才離開人世。憂國憂民的杜甫是在借諸葛亮之事澆心中塊壘,為自己,也為千百年中所有壯志未酬的英雄人物同聲一哭。
(四)溫故知新,拓展延伸。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詩人向往登上絕頂?shù)膲阎?。表現(xiàn)了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極富哲理性。詩篇氣魄宏偉,筆力囊括,造語挺拔,充分顯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創(chuàng)作才華。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此詩是杜甫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首聯(lián)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頷聯(lián)是洞庭的浩瀚無邊。頸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尾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
五、小結(jié)
杜甫一生,風塵仆仆,困頓漂泊,但他志在匡國,情系萬民。他不似李白,意氣揚揚,佩劍求仙,一路有人接濟;他也不是蘇軾,起起落落,豪放豁達,始終有人賞識;他徘徊在社會最底層,為溫飽而屈辱奔波,嘗盡了人生最悲涼的滋味,但他對天下蒼生投注了最大的熱情和關(guān)懷。杜甫用如此多的詩句表現(xiàn)社會的苦難和黎民的悲哀。他靜靜觀看,細細傾聽,長長嘆息,默默流淚。中國文化因為有了杜甫而愈顯深沉。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這就是不朽的杜甫。
六、緣詩生情,有感而發(fā)
給諸葛亮的頒獎詞:
南陽山水,潛蛟臥龍。從躬耕南畝到出師北伐,中原大地留下了你堅實的腳??;從隆中對策到三分天下,華夏史冊書寫了你不朽的傳奇!撫百姓,薦賢臣,明法度,示儀軌。你用過人的謀智,開創(chuàng)蜀漢的大業(yè);你用寬宏的度量,俘獲荊南的民心。白帝托孤,那是對你怎樣的信任與厚望啊!一朝承諾,死而后已,至誠忠心,天地可鑒!出師未捷身先死,滿腔忠義永留名!
作業(yè):仿寫給杜甫的頒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