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社聚
手術治療60例脛骨平臺骨折臨床觀察
田社聚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手術治療對于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將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 每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雙切口入路方式, 而對照組患者采取膝正中入路方式。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3.33%, 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00%, 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采取雙切口入路方式具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上廣泛運用。
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臨床治療效果
脛骨平臺骨折是外科中的1種較常見的關節(jié)內骨折。手術治療操作復雜, 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嚴重的術后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 患者預后會出現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膝內外翻畸形等癥狀[1]。本次研究選擇本院收治的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觀察對比采取雙切口入路方式與膝正中入路方式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發(fā)現雙切口入路方式臨床治療效果更好?,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 每組30例。觀察組中, 男16例, 女14例, 患者年齡18~52歲, 平均年齡(31.4±3.6)歲。患者致傷類型如下:交通事故傷17例, 高出墜落傷8例, 扭傷4例, 其他原因1例。對照組中, 男17例, 女13例, 患者年齡19~51歲, 平均年齡(30.9±3.5)歲?;颊咧聜愋腿缦拢航煌ㄊ鹿蕚?9例,高出墜落傷7例, 扭傷3例, 其他原因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致傷原因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取雙切口入路方式, 常規(guī)進行麻醉后, 取仰臥位, 術式選用的是前外側聯合后內側雙切口入路的方式, 其中前外側的切口從髕骨外側, 通過腓骨小頭與脛骨結節(jié)中間, 到達脛骨結節(jié);后內側的切口從股骨收肌結節(jié), 通過髕骨內緣向前下方向, 在鵝足作1個縱行的切口[2]。而對照組患者采取膝正中入路方式, 常規(guī)進行麻醉后, 取仰臥位, 術式選用的是膝前和下方作1個正中的切口, 在脛骨上段稍微偏脛骨嵴的外側位置進行入路[3]。
1.3 療效評價 根據相關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系統對治療后的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程度進行評價:優(yōu)為27~30分, 良為20~26分, 可為10~19分, 差為9分以下[4]??傆行?(優(yōu)+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 組間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膝關節(jié)功能治療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 優(yōu)17例, 良10例, 可3例, 差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0%, 而對照組中優(yōu)11例, 良5例, 可11例, 差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53.33%。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出現感染2例, 無皮膚壞死患者,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出現感染6例, 出現皮膚壞死3例,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0%。兩組間并發(fā)癥發(fā)病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n(%)]
以目前臨床醫(yī)療水平, 手術治療是脛骨平臺骨折最好的治療方法, 但手術治療過程中因眾多因素影響, 臨床治療的效果會大大下降[5]。在本次研究中分別采用雙切口入路和膝正中入路的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90%, 明顯高于5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梢娫谑中g路徑的選擇上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颊咴谑褂秒p切口入路的手術方式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 同時患者的關節(jié)面恢復情況較好。從本次結果中看, 觀察組患者手術效果優(yōu)所達到的比例為56.67%, 明顯高于對照組中的36.67%。傳統對于復雜的脛骨平臺骨折通常會使用膝正中切口, 雖然這種方法在手術后的穩(wěn)定性和關節(jié)面復原的情況良好, 但是因為雙踝骨折和軟組織的損傷比較嚴重, 再將顯露的軟組織進行分離會增加骨折塊和皮瓣血運的損傷程度, 這就增加了感染以及皮膚壞死的概率[6,7]。在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對照組患者出現感染的患者有6例, 占對照組患者20%, 出現皮膚壞死的患者有3例, 占對照組患者10%。而觀察組患者出現感染和皮膚壞死的比例分別為6.67%和0%, 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可見采用雙切口入路具有降低感染以及皮膚壞死的概率, 同時能夠幫助手術視野充分暴露, 從而保證在直視狀態(tài)下精準復位。
綜上所述, 對于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采取雙切口入路方式具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上廣泛運用。
[1] 李文祥.彝藥消腫活血湯聯合手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效果觀察.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4(01):72-73.
[2] 賴松軍, 吳建紅, 蔡迅梓.脛骨平臺骨折手術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分析.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4(2):251-252.
[3] 曾廣軒, 朱道信, 周建國.關節(jié)鏡輔導下球囊成形術在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應用研究.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4(5):14-16.
[4] 王玉柱, 劉特, 張建才, 等.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13例手術治療失敗的原因分析.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4, 13(02):97-99.
[5] 段廷明.脛骨平臺骨折的手術治療分析.河北醫(yī)學, 2014(3): 484-486.
[6] 黃炯, 肖德茂, 羅毅, 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脛骨平臺骨折21例臨床分析.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3(11): 64-65.
[7] 郭延棟, 梁麗霞.無移位脛骨平臺骨折外科保守治療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1):111-112.
2014-04-04]
457400 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