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
摘要:PPT課件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是很多的,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光看到PPT課件對課堂教學的作用是不夠的,還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善于運用PPT課件,讓課件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才是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PPT課件;運用標注;運用文本框;運用補色;運用鏈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320-01
PPT課件因簡單易學,制作費時少,操作方便,具有生動形象,教學效果好的優(yōu)勢,被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下面,我以新課標四年級下冊19課《歌唱二小放牛郎》為例,談談PPT課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運用“標注”,使理解化難為易
在PPT課件“繪圖工具欄”的“自選圖形”里,有“標注”圖形可供選擇。我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二小”從插入視頻關于二小故事動畫化片。當課件出示時,學生都爭著舉手回答,輕而易舉的明白了這篇課文的意思,我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明白了二小就是小英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把 “標注”做成“進入”和“退出”兩種動畫,出示時達到了幫助學生了解課文意思的教學目的,再用退出動畫讓“標注”從下方消失,顯示原幻燈片內容。
二、運用“文本框”,巧妙歸納主要內容
“文本框”在PPT課件中運用較多,“文本框”中的內容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中,為了訓練學生知道每段的主要內容,課件先出示:放牛的人是誰(),他沒有放牛去了哪兒(),二小聽了敵人的話嗎(),二小把敵人帶到那里(),敵人怎么殺死二小的(),他是為了誰而犧牲的(),犧牲十幾歲( )。再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根據題目回答問題,并且在學生回答后,點擊鼠標,課件括號里就會出示預設的答案:放牛的人是誰(王二?。?,他沒有放牛去了哪兒(給敵人帶路去了),二小聽了敵人的話嗎(聽了敵人的話),二小把敵人帶到那里(帶到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怎么殺死二小的(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上),他是為了誰而犧牲的(為了八路軍和老百姓的安全而犧牲的),犧牲時幾歲(十三歲)。
這些預設答案之所以能在老師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括號時里,是因為采用了:插入文本框→編輯文字→拖到相應括號→設置動畫效果。在課件的幫助下,學生巧妙歸納出《歌唱二小放牛郎》主要內容,
三、運用“補色”,增加閱讀教學的“品味”
PPT課件中的補色,能使預設的重點詞語在品讀過程中,顯示出與其它內容不一樣的顏色。《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自然段中,既有表現問題的,又有體現主要人物,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將這些詞語凸現出來,變化成與其他內容不一樣的顏色。我在制件課件的過程中,先將這些詞在課件中的位置空出來,插入“文本框→編輯文字→自定義動畫→補色→效果選項→觸發(fā)器設置”,采用這種方法,我將所有詞語做成“補色“效果。在教學中,學生說從自己的讀書聲中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時,進一步追問是從哪些詞語看到每段的重點意思。
四、插入圖文,有助于閱讀教學中動情誦讀,增加“讀味”
PPT課件可以很方便插入有助于教學的圖片,在圖片的旁邊編輯相應的段落,使整個幻燈片圖文并茂。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學生二小不熟悉。我在幻燈片的一邊插入了二小的圖片,另一邊出示這段內容。學生通過自己觀察,了解了王二小,頭腦中有了王二小的樣子。再引導學生 “大聲讀、小聲讀、有節(jié)奏地讀”,把全文讀成一首歌。是那么的有趣,迷人,耳邊好像響起了槍聲。圖文并茂的幻燈片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不熟悉的事物,更有助于學生動情誦讀,增加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五、恰當運用幻燈片的切換,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利用PPT課件中幻燈片之間的切換,可以使文本內容略去一部分,用來訓練學生的背誦。《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課文語句優(yōu)美,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有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訓練學生的背誦。讓學生看著完整的內容,采用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后,幻燈片切換到下一張,略去了其中一些詞語,幻燈片內容變化成:牛兒還在(),()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貪玩玩耍(),那放牛的孩子是()。采用幻燈片的切換,來訓練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六、運用“超鏈接”,便于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PPT課件中的“超鏈接”可以實現文本與畫面、文本與視頻之間的互動,還可以實現同一課件中任意幻燈片之間的切換。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教學課堂中,運用“超鏈接”,能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我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詞語時,先放映詞語讓學生讀一遍,然后一些難理解的詞語意思鏈接成一個新的頁面,學完詞語意思后再用鏈接的方法回到詞語頁面。還在只引導學生學了“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和“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上”這兩段,對于其他段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我將“自主學習提示”做成一張幻燈片,再將全文的各處景物以圖片形式做成一張幻燈片,在每張圖片上,都“超鏈接”了相應段落的內容。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時,學生匯報勾畫的句子后,老師就用鼠標點對應的景物的圖片,學生說的內容就出現在大屏幕上。
PPT課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但“課件作為現代化教育的手段之一,大部分老師能正確恰當運用到課堂中,但還有一部分是為了迎合大形勢或者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在做課件時只是簡單地將要講述的內容羅列出來,作為一個電子板來使用,沒有在設計上動腦筋下工夫?!弊鳛槲覀冃W語文教師,身處教學第一線,除了學習PPT課件制作技巧、知曉PPT課件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規(guī)律等理論知識外,還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索,使PPT課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達到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