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世界上字義最豐富、最美的文字,今天的我們,只認字,不識字,文化的一脈快斷了。
對于我姥姥那代人來說,能上掃盲班識字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他們因此能讀懂路牌、站牌,以免火車誤站、出門迷路,甚至能給遠方的親人磕磕絆絆地寫封信,說說家里哪個娃又考上了學,找了工作。
建國之初,國家花費大量精力推廣簡體字也是為了讓更多不識字的人能認識字,《新華字典》的簡單解釋對他們來說是足夠的,也是非常合適的。
不過呢,經(jīng)過這么些年的發(fā)展,到我媽那一輩已經(jīng)少有文盲了,到我這一輩80后,至少我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接受九年義務(wù)教育長大的,我們對于中國文字的需求,已經(jīng)不僅僅是停留在看路牌,看農(nóng)藥說明書了,我們知溫飽,于是也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比如美、趣味等等。
就像那些曾經(jīng)的民國的老課本忽然爆紅一樣,曾經(jīng)只有有錢人才上得起學,才讀得到那樣的課本,如今,我們也可以看到買到了,讀一讀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字之美。
同為識字工具,將《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以下簡稱《澄書》)與《新華字典》比較,比較的結(jié)果令人錯愕:前者博大精深,氣韻生動,洋溢著一股天真的人文主義氣息,對字的解釋追根溯源,清晰準確,散發(fā)出中國文化的迷人魅力,識字做人,身心俱受熏染;而后者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普遍脫盲之后的中國人了。
具體表現(xiàn)在釋義的舉例上:“【忠】忠于人民,忠于祖國”;“【斗】之‘斗爭:矛盾的雙方互相沖突,一方力求戰(zhàn)勝另一方:思想斗爭”……從這里只看到最簡單的解釋,卻看不到一本辭典所應有的字的來源及字義。結(jié)果造成用這本字典長大的一代,認字卻不識字。完全體會不到中文之美。
113年前的人們又是怎么解釋這些字的呢?翻開《澄書》,你能感受到對人性的尊重,它對每一個有關(guān)人們精神狀況的字的釋義,都是合乎情理和充滿敬畏的。比如【神】陽之精氣曰神,人所恃者為精氣神,神者,智之淵,身之府也,氣散則神離,神離則冥然無知而身死?!眷`】陰之精氣曰靈,心之府曰靈臺,謂其心之專一,通于神明也。
將兩本書對比一下,《新華字典》對字的解釋,時見生硬,讓人不得要領(lǐng),字與字細微但根本的差別,幾乎被抹殺殆盡。比如【淫】,《新華字典》解釋為:“過多,過甚;在男女關(guān)系上態(tài)度或行為不正當?shù)模环趴v;迷惑。”《澄書》釋義曰:“平地出水曰淫水,淫者,過而不知止也。故引申之凡有所好而沉溺其中者曰淫,逞其欲而不肯自制者亦曰淫。假借為婬,謂男女不以禮相交也。”
比如【臣】,《新華字典》釋義有三:“奴隸社會的奴隸,幫助皇帝進行統(tǒng)治的官僚,封建時代官吏對君主的自稱?!币馑妓坪醵加辛耍撟值膬?nèi)核消失了。且看《澄書》的解釋:“能事人者曰臣;象屈服之形,故凡屈服于人而無貳心者皆謂之臣,引申為廷臣家臣之臣。轉(zhuǎn)注為臣服之臣。又古人相與語多自稱臣,亦自卑之意?!?/p>
對漢字應該有敬畏
文≡胡糾糾(《新周刊》副主編) 摘編≡孫立峰
重新認字、補上漢語的這一課,對漢字尋根問底、是重建文化自信、完善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好辦法。
胡適的啟蒙書,對漢字追根問底
有一檔電視節(jié)目叫《漢字英雄》,評委讓選手寫與鳥有關(guān)的字,有位選手寫“烏”,三位評委集體說錯,而“烏”的本意就是“黑色的鳥”,也就是烏鴉,因為看不見眼睛,所以沒有那一點。
為什么連專家都錯了?這是在我們學簡化字過程中,由于歷史的隔斷和有意的漠視,許多字的意思人們不再尋根問底,造成了“識字”的偏差。初版于1901年、對漢字尋根問底的《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以下簡稱《澄書》)已被束之高閣很久很久。
胡適童年就倚靠這套書發(fā)的蒙。胡適曾經(jīng)說:“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第一部教科書,就是《澄書》。這部本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歷史性的價值?!?/p>
《澄書》培養(yǎng)通才,重建個體的文化自信
《澄書》是著眼于培養(yǎng)通才的,所以很難界定它是什么性質(zhì)的書,很具有現(xiàn)在所謂“復合性”或“綜合性”的說法?,F(xiàn)代社會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往往專而不“通”。醫(yī)學院畢業(yè)的醫(yī)生只會開處方,不會打針。
《澄書》恢復了對漢字的敬畏,也恢復了漢字的重量。當你了解一個字的“字根”意義時,比如陜西的“陜”為什么叫“陜”、秦國的“秦”為什么這樣寫時,你會對歷史、對文化、對傳統(tǒng)有深切的認知,你不再是孤獨的、專橫的,而是有傳承的、未被割裂的。這無論對重建個體的文化自信還是漢民族的文化自信,都是非常好的啟蒙書。
《澄書》被稱作 “百年語文第一書”,現(xiàn)在受到越來越多家長、老師、文字愛好者的歡迎,預計其影響還會不斷擴大。老愚先生說:“這套發(fā)蒙之書,洋溢著一股蕩滌人心的清新、剛健、自然之風,它教人愛自然、萬物以及同類,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給予讀者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烈意識。道德與知識合拍,可謂引導學生進入文明世界的向?qū)??!?/p>
《澄書》可謂是一部百科全書
這套書共分四卷八冊,每卷均為不同內(nèi)容。首先是體量豐富,那時的孩子到十二歲就能認三千多個漢字了;其次是集字有科學依據(jù),相同類型的字放在一起,而且配以精美的圖畫,這都符合認知規(guī)律;書的編排按“六宮格”的形式,由書法家和畫家來創(chuàng)作,如今既便是把它作藝術(shù)品來看,也是極宜收藏的。
《澄書》共選三千二百九十一個漢字,都是常用字,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生物、歷史、生活、科學,可謂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梢韵胂?,那時的孩子認完這些字后,其“常識”已經(jīng)基本具足。
這套書所折射出的百年前的人文教育狀況,要比當今好。人文教育就是不僅僅教知識,還要教禮儀、教“灑掃庭除”,教認識自然、認識自己,以及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認識到傳統(tǒng)的“其來有自”。這一切都要從老老實實地重新認字開始。
通過“識字”,成為真正的“人”
漢字,尤其是繁體字學習狀態(tài)的凋零,讓不少人扼腕嘆息。目前社會逐漸重視漢字,包括去年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電視節(jié)目,引起廣泛影響。不過娛樂節(jié)目,當不得真。有見識的家長,碰到自家孩子中有“讀書種子”的,別太限制他,任其自由發(fā)展,多讀些書,比什么都強。endprint
作家阿城曾說,只將中文字視為工具是大錯誤。但這似乎也是大多數(shù)人所必犯的。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這個根不能被斬斷。簡化字已經(jīng)犯了一次錯誤,我們不能再犯第二次了。
我們應該通過“識字”變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為真正具有人格意義上的“人”。識字是個門徑,最終是要成為一個“人”,也就是“仁”,完善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
道德上的圓滿始終是存在的,且只能以自我要求的方式出現(xiàn),如果一旦要求他人,則具有某種優(yōu)越感,而這已經(jīng)是不道德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通過自我圓滿說話。
通過理解字的本義,我們跟祖先發(fā)生了聯(lián)系,對歷史有了新的認識,對道理、道德、德性也發(fā)生了新的覺知,這個過程,就是文化共同體慢慢復蘇的過程。因為“人”既是個體,也是整體。
這一切,就從讀《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開始。
漢語,應該這樣學
這是最好的親子共讀書。
文·編輯≡韓銘
也許每個中國人都對自己的文字充滿感情,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像畫一樣的字。小時候?qū)W“豆”字,老師就教我們“一口米掉在地”,記住這句話,字也記住了。再比如“茶”字,草木之間有一人,看到字,采茶的形象也躍然腦?!行┳质窍笮?,有些字又有同音字作部首,還有些字就完全像在講故事。每個字都有它的本意和引申義,哪怕不組成詞組,也蘊意豐富。
余世存先生說:“中國文字經(jīng)過幾千年的進化,不單用來表情達意,更有哲學、心理學、醫(yī)學的韻味在其中。例如,忘記的‘忘和忙碌的‘忙,都是把心丟了,所以才忘事,才會忙亂得不能安頓下來。中國文字是一座富礦,哪怕你只研究透幾十個文字的來源和用法,也遠比讀當代幾十部學術(shù)著作更有趣味,對人生有巨大增益。溯回文字本源是一種進步,只要能把這些字的源頭弄明白了,以后就可以自我學習,乃至自我修行了?!?/p>
世存先生的話,我特別認同。
給女兒起名字那會兒,甚至看了《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結(jié)果直接被《說文解字》的篆書給震住了,《康熙字典》里N多的“出處”和“注”也讓我眼花繚亂,最后放棄了通過這兩本書給女兒起名的決定,并且真心覺得自己就是一文盲。
但是《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不會給我這樣的感覺,因為它是中國最早的蒙學教育用書,是給小孩子看的。澄衷學堂名氣很大,培養(yǎng)了胡適、豐子愷、竺可楨等一批大師,所以我的感覺就是,這套《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很像如今的名家出品的繪本,它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也能給大人以滋養(yǎng)。
我?guī)缀跏呛敛华q豫買了這套書,書拿到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上面查女兒名字中的每個字的意思。我也不是專業(yè)人士,只說感覺吧,和在《新華字典》上查閱生字的感覺太不同了??傆X得字典上的字就像機器印刷出來的字,規(guī)整,精確,但也呆板,無趣。讀《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上的解釋卻像有一個人在和你說話,給你解釋他所理解的這個字。
我喜歡它解釋一個字時的調(diào)調(diào),比如“駁”,《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釋義:音博。馬色不純曰駁。斑駁。駁船。 北角切。馬黃白毛雜謂之駁。駁,不純也,故獨執(zhí)異議曰駁議,雜載之船曰駁船。而《新華字典》的解釋是: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的意見——真理是駁不倒的。相比較,我更喜歡前者,不是一方打倒另一方,而是很平和的,就是各種不同的展示而已。
再比如“猩”,《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釋義:音星。猴屬之能言者。猩猩。猩猩猴身人面,能效人言,生婆羅洲及蘇門答獵。亦能馴養(yǎng),且知愛其主人。其血染物,經(jīng)久不變,俗稱猩紅。哎,哎,才知道,原來不僅能養(yǎng),還能愛主人……我簡直給這解釋萌壞了。
讀著讀著,我恍然大悟:有價值觀在里面,也就是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
這么想著,這套書就被我想象成當年教授胡適、豐子愷、竺可楨語文課的老先生,雖然已經(jīng)認識了那么多字,還是想把那些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字拿出來,找他解釋一下,看看他會怎么解釋。
拿到書的第一個晚上,我就這么“玩”到很晚,像在和一位老先生請教、聊天。
我丈夫是這套書的忠實粉絲,對于我的“玩法”非常痛心,據(jù)說這套書從第一個字到最后一個字的排序都是有講究的,作為一本字典或者工具書,僅僅用來查閱,真心是看低了這套書的價值。哈哈,算個小提醒吧,千萬別把這套書僅僅看成是字典!
我想,等女兒將來上了小學,開始跟著語文課本認字之后,我會在睡前閱讀和她一起看看《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讓她知道,語文課本里的那些字不僅僅是用在文章里的意思,不僅是使用在某個詞里的意思。那些美麗的中國字,每一個,都有屬于自己的意思,都蘊含著有趣的,甚至是深遠的涵義,都能從中體會到美!
兒童尿床需早治
為什么孩子晚上總尿床:3歲以上兒童在睡眠中不能醒來自控排尿,醫(yī)學上定義為遺尿癥,老百姓稱為尿床。兒童尿床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脾胃虛弱,功能紊亂,導致膀胱氣化功能失調(diào);二是中樞神經(jīng)發(fā)育不健全,尿感信號在傳遞過程中無法及時、準確地傳遞到大腦;三是膀胱括約肌功能發(fā)育不完善,導致膀胱無法正常排尿。
孩子尿床到底需不需要治?對于孩子尿床,很多家長不以為然——誰小時候沒尿過床?長大自然就好了。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尿床都是大人懶惰造成的,“家長勤快點、辛苦點,孩子能尿在床上嗎?”
“尿床不用治,孩子長大就會好”的觀念是傳統(tǒng)的,也是錯誤的。尿床不會自愈,且隨著尿床史的延長,危害的嚴重程度、治愈的難度和遺傳的幾率都在增加。孩子尿床千萬拖不得、等不得,一定要早治!
“家長叫起夜,孩子不尿在床上就行了!”很多家長不辭辛苦,一個晚上幾次叫孩子起來去廁所,都認為孩子不尿在床上就行了,就不算是尿床。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小孩在3歲時基本完成排尿反射的建立,不管白天、晚上,都應該能夠自主控制其排尿行為。依靠叫起夜才不尿在床上,不是孩子自身能力得到恢復,不是尿床痊愈,而是來自外界的幫助。這種情形的孩子也要治療,家長辛苦事小,耽誤孩子事大!
尿床危害多,千萬不能拖:3歲以上孩子尿床是病,不治危害多。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尿床協(xié)會調(diào)查顯示,長期尿床導致孩子智商下降(比正常兒童低17-23%);學習困難;危害孩子身體發(fā)育(發(fā)育慢,身高比正常兒童矮3-5公分);心理缺陷多(自卑敏感、暴躁易怒、自我封閉、不愿與人合作、不適應集體生活);影響成年以后的家庭幸福(影響青春期生殖發(fā)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男孩易出現(xiàn)小陰莖、小睪丸,女孩易出現(xiàn)痛經(jīng)、月經(jīng)延遲、子宮或卵巢發(fā)育不完全)。
專家建議:中華尿床尿失禁康復網(wǎng)、山東省小兒遺尿康復中心專家提醒,以下8種尿床兒童一定要早治:
1.夜尿多,睡覺時聽見水聲或夢見找?guī)鶗挥勺灾鞯嘏拍颍?/p>
2.睡眠昏沉,不易喚醒,叫起來也是迷迷糊糊;
3.尿急憋不住尿,白天等不及去廁所就尿褲子,夜晚打濕褲頭后會驚醒;
4.孩子到了退牙年齡遲遲不退牙或退牙后長不出來,而且易蛀牙;
5.性格內(nèi)向、膽小、孤僻,不愿與人溝通,不喜歡集體生活;
6.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多動,學習障礙,尤其數(shù)學;
7.挑食厭食、面色萎黃、手腳冰涼、免疫力低,易感冒;
8.叫起夜就不尿床,不叫就尿。
免費咨詢電話:400-6557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