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燕
【摘要】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指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內在精神,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和建設思想文化的重要基地,構建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不僅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最基本任務。要做好現(xiàn)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具備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通過不斷解決問題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徑,及時更新教育內容與教育模式,促進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與政治素養(yǎng)。本文主要論述了現(xiàn)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價值取向特征及創(chuàng)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用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作為其指導。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政治教育
1引言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想凝聚全社會的力量,一定要制定與其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相匹配的價值體系。我國擁有十幾億人口,要凝聚人們力量,形成社會主義特色的價值體系,必須要使人們擁有共同的信念和精神支柱,應用統(tǒng)一的思想作為指導,構建標準的道德規(guī)范。只有擁有關鍵的核心體系,才能保證人們團結,避免社會混亂及人心渙散現(xiàn)象發(fā)生。構建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需要在建設精神文明與發(fā)展國民教育工作中加入經濟領域、文化領域、政治領域和社會建設領域的要求,促進價值體系成為團結全民族的精神力量。
2現(xiàn)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價值取向特征
2.1大學生判斷價值的標準由理想主義變?yōu)閷嵱弥髁x
我國大學生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念在西方文化的熏陶與我國市場經濟制度下漸漸形成起來,部分大學生過度重視自我、過度看重金錢,做任何事情以金錢和自我為目的。出現(xiàn)了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較為嚴重的拜金主義。
2.2大學生的價值觀從關注社會轉變成關注自我
因為弘揚個性才是大學生的鮮明特征,大學生注意樹立獨立自主的思想。大學不僅要重注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及他人利益,也要重視個人價值,在追求價值過程中,強調自我為主,他人為輔的思想,不斷追求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過程中實現(xiàn)社會價值,實現(xiàn)雙贏。加之一些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強化自我意識,漸漸淡化集體主義精神。所以,社會和個人自我沖突與調整是大學生價值觀的發(fā)展方向,
2.3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上從原來的單一型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伴隨中國加入WTO,大學生價值觀已由原來的一元價值觀變?yōu)橐砸辉獮橹?、同時多元價值觀共存的新局面。大學生形成多元化的價值觀念能夠使青年思想更加活躍,促進他們對來自各個方向的文化思想進行分析、比較、以及兼收并蓄;同時,大學生形成多元化的價值觀念也可以使大學生的選擇更加多種多樣,進而也就導致他們的部分行為會偏離人們的主流價值觀念。
3創(chuàng)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用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作為其指導
3.1合理看待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
構建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必須要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關系。實際展開教育時形成主客體間的良好教育關系,可以促進教育活動順利開展。師生間良好關系有助于老師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盡情發(fā)揮其教育主導作用,熟練的展開教育工作,老師所傳授的規(guī)則和理念也更容易使學生相信并接受。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可以使學生心理健康且積極向上,即能夠提升其思想境界的需求,進而對老師產生信任,并積極接受教育。學生只有形成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樂于接受思想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接受教育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3.2準確處理借鑒與傳承之間的關系
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中,西方與中國、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間看起來有很大差異,然而如果從價值觀念角度考慮,他們也存在很多共同點。要構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必須要以繼承作為發(fā)展與改革的前提。要統(tǒng)計分析我國的文化資源,特別是改革開放至今在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下形成的文化背景與資源,集中全民族在對待公私關系、人和自然關系、理欲關系及群己關系處理上的智慧,歸納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社會的適應性,概括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適應的經驗,分析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關系。隨著各國間不斷加強經濟交融和文化交流,我國不能一意孤行的構建自己的價值體系,而是應該正確認識中外文化的差異,形成對外來文化正確的審視,找出中外文化沖突之處,吸取、借鑒外國的優(yōu)秀文化,用寬廣胸懷接收外國文化,讓外國文化以我為中心,使其被我們充分利用,注重人類文明的傳播。
3.3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把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
要使大學生全面得到發(fā)展,并為社會培養(yǎng)符合其發(fā)展需求的人才,必須要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大量的實踐表明,要使學生擁有對國家與黨的歸屬感,必須關注大學生的實際生活所需,解決關系他們切身利益的問題,例如:目前就業(yè)問題對大學生造成較大的精神壓力,能夠順利就業(yè)就是大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它關系大學生生活水平及未來發(fā)展方向。將大學生的價值判斷由理想主義逐漸轉向使用主義,并且價值取向也需由以前的單一型逐漸轉向多元化的發(fā)展。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教育服務功能如果得到充分發(fā)揮,就會使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有所增強,進而幫助學生就業(yè),解決關系他們切身問題,能夠使人們更加信服和重視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教育工作。
3.4處理情、知、意、行之間的矛盾關系
人要形成其獨特的思想品格需要情、知、意、行等幾個重要心理要素。因為人內心常常受到各種外界社會因素的干擾,使得學生的情、知、意、行等發(fā)展水平不能平衡,發(fā)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使得這些因素間產生矛盾。為了消除矛盾,要教育人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助于被教育者形成發(fā)展上的需求,增強其對發(fā)展水平的高追求,才會使他對良好思想品德產生強烈的欲望,進而追求其不斷發(fā)展并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
3.5把自我教育和堅持教育充分結合起來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自我意識與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尤其是受教育者更是主動積極的進行自我教育。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師需要利用群眾性自我教育的方法,大力支持這種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態(tài)勢,推進自我教育工作的開展。開展思想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不教育,不教育并非是不對學生實施教育,而是讓學生主動進行自我教育。
3.6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與高校思想教育任務間的互動關系
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可以理解為對學生的理想和信念進行教育,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是以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作為其目標,要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一定要重視信念與理想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4結束語
高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注重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高校思想教育里,老師對學生的關鍵任務是對民族精神和愛國展開教育,然而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也注重民族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相結合。我國高校的思想教育擔負著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責任,肩負給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使命,所以,要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以促進社會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南昌大學 2010
[2] 何文舉.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角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3] 周紅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價值研究和探索[J]. 中國連鎖. 2014(03)
[4] 梁延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J]. 中國連鎖. 2014(0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