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格日樂
【摘要】中職語文教師當前最為關注的問題是如何把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上好,讓中職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特別是文化底蘊比較落后的中職學校,教師這個關注更為迫切。語文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更考驗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作為中職語文教師,需要有豐富的語文知識,還要了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擁有極佳的提問藝術,這樣才能促進課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提問藝術;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從我國當前的新課程改革來說,現在教師單純的講解教學已經行不通了,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質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達到提高的目的,問題教學法已日益得到廣大教師的喜歡,并開始得到不斷的推廣,尤其是九年義務階段最為有效。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進一步提高,于是老師們又把此方法提高到了另一個層面——探討式教學法。探討式教學法固然好,但需要學生積極的配合,學生要喜歡學,喜歡問,肯鉆研才行。因此,在中職教學中,依然可以繼續(xù)使用提問式教學法,通過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當然,提問中問題需要精心設計,提高需要藝術,如果課堂提問巧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優(yōu)化教學結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問題,啟迪學生思維
一位駕駛員駕駛車輛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奔馳,當路碼表失靈時,如何判斷自己的車速快與否呢?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以路邊的樹木或電線桿等作為參照物來調節(jié)車速,保證安全行駛到達目的地。同樣的道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地實施提問式教學,首先就要考慮自己的對象是誰,他們的認知能力怎么樣,對于問題的分析程度如何等等一系列因素,都要加以考慮,以便設計問題。
巧妙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能讓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接收到教師傳授知識信息的多少,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怎么樣,存在哪些難點,并能得以修正教學方法。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由于文化功底薄、厭學情緒嚴重,加之所學的語文知識與他們今后在企業(yè)里實際操作的手工技能沒有明顯的直接關系。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時要特別講究對象,設計他們樂意接受的問題,問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啟迪學生的思維。比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一篇文章,文章的特點是思想內容深刻、語言鮮明準確,在教學這一篇文章時,我向學生提問,平時我們說人去世會用哪些語言呀?學生回答:“死亡了”“逝世了”“沒有了呼吸”“心臟停止了跳動”。我繼續(xù)提問,那為什么在這篇文章中卻用了“停止了思想”這句話來表達呢?學生一下子就來了興趣的。于是,我趁機對學生講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能夠很突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馬克思是一名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創(chuàng)造了科學共產主義的學說,給人類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思想財富,他的逝世給社會造成的損失。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來說明,就十分準確地突出了馬克思作為偉大的思想家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偉人的沉痛哀思。
二、留意學生回答問題中的細節(jié)信息,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
在課堂教學提問中 ,學生的答題往往會出現一些似乎與主題無關的細節(jié)信息答案,如果教師忽略了這一問題的細節(jié)信息,有可能會導致這堂課教學的失敗。蘇聯教育家達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種問題情境進行教學的方法,在這種方法,要求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夠有機結合,增強師生的互動性,調動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性,主動探求知識,從而設計出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學生)——獨立活動(學生)——引導進入下一個新的問題(教師)。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結合學生實際,在提出問題、傾聽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要留意學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善于從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時延伸引導,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三、營造積極的問題環(huán)境,科學提問
我國最早的教育學著作《學記》中關于提問的藝術就有這樣精辟的論述:“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待問者反此。”每當新學期到來,我都或多或少接到一個新班的語文教學任務。剛上第一堂課時,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注意力渙散,思想不集中,課堂上吵吵鬧鬧,有的還說“學啥語文,沒意思” 等等如此喪氣的話。這時,我就向學生們設計了幾個問題,讓他們來完成。
(1)介紹自己,保證沒有語病。
(2)上黑板來寫上自己的名字,要求字跡工整、規(guī)范。
(3)向老師提問本教材的相關問題,把教師難住。
這時,學生紛紛參與到這一活動之中,介紹自己的、向老師提問的、上黑板寫名字的,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于是我就緊緊抓住學生們的問題漸漸導入課文教學。結果,第一堂語文教學課在激烈的問題討論環(huán)境中結束了,效果十分滿意。
參考文獻:
[1]蔣德平.淺談中職語文的個性化教學[J].新課程(上),2012年11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