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桃麗,徐 瑩
(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1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高職藝術設計類學生,由于其群體的特殊性,在班級建設中要力圖與專業(yè)融合,從“工作室”出發(fā),努力將成效落實到實處。
“工作室制”源于歐洲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模式,指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概念放入實踐環(huán)節(jié)中解決,即在理論學習的同時由教師牽頭建立項目小組進行實踐教學。隨著“工作室制”在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方面的不斷推進,作為為教學服務的學生教育管理也相應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和新問題,由此引發(fā)了對“工作室”模式下班級建設的探索和研究。
大學上課一般都是在公共教室,在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除了實訓有固定的場地外,藝術設計系以外的同學一般每次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而藝術設計系從大一開始,就配備固定的工作室給各個班級,在這里,同學們把它視為共同的家園,布置溫馨,將相關制度、學習計劃、人才培養(yǎng)方案、學生作品等上墻,用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東西來引導大家的行為。另一方面,工作室所營造的氛圍除了實的,還有很多是虛化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如班級文化、班級學風等等。
1.校本管理與企業(yè)管理相結合,打造藝術設計系獨特的班級文化
突破傳統的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室”模式下的班級文化建設增加了班級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力求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班級文化建設的多樣性?!耙晃莶粧吆我話咛煜隆?,首先,工作室采取班級學生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系部每天派專人進行檢查,對于安全衛(wèi)生情況特別差的班級取消固定教室1個月,相關值日人員取消各類評優(yōu)評獎和補助。試行一學期下來,工作室衛(wèi)生較之以前有很大的進步,學生的責任意識也有顯著提高。
其次,系部每學期進行“優(yōu)秀工作室”評比活動,注重專業(yè)教室的文化布置與內涵建設,著重強調整體突顯的精神風貌,有的班級將全班每位同學最滿意的設計作品或手繪作品收集起來,張貼在墻上,定期更新,頗具特色;有的班級將學習計劃、人才培養(yǎng)方案張貼在工作室顯著位置,督促同學好好學習;有的班級引入企業(yè)文化,將水晶石公司的海報張貼在工作室,激發(fā)同學們的斗志,朝目標奮進。
第三,有的專業(yè)設立了訂單班,如產造和會展專業(yè),與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霍克班”,在班級管理中引入了企業(yè)文化與企業(yè)管理,該班同學每天需填寫行動日志,針對計劃須對應填寫完成情況,公司定期派人來檢查,班主任也定期進行抽查。長期下來,學生養(yǎng)成了“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習慣。
2.建章立制,規(guī)范班級制度建設
班級制度是規(guī)范班級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藝術專業(yè)學生個性獨立,崇尚自由,太多的條條框框也會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但是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可以幫助他們端正言行,增強自控力。在班級制度建設時,要充分征求全體學生的意見,力求人人參與,以“剛性的規(guī)定,柔性的關懷”為手段,規(guī)范學生行為,吸引自我參與班級管理。有的班級制定了具體的班規(guī),以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前提,制定了相應的獎懲措施;有的班級制定了工作室制度,規(guī)范大家在工作室的行為舉止;有的班級制定了晚自習制度,對班級同學晚自習的紀律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每個專業(yè)教室實現“制度上墻”,規(guī)范行為的同時,也體現出有“法”可依。
良好的學風是促進一個班級不斷進步的動力,是一個班級發(fā)展的根本。根據“工作室”的要求,每個班級都會有自己的固定教室作為“工作室”,大部分課程都是在專業(yè)教室完成,這樣班級同學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共同交流的機會也多,群體的班級概念得到了增強。工作室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促進了良好的學風,另外,很多活動的策劃方案也來自于工作室項目組,學風建設不再是一句空話,班級將學風融入到每一個細節(jié),一個好的創(chuàng)意成就一個非凡的作品,一次兩次,大家從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這樣良性循環(huán),不用督促,越來越多的學生將精力花在學習上。
班級建設離不開輔導員,但是更加離不開學生的參與。藝術設計系班級建設重視“動”與“靜”相結合,即活動的教育與思想的教育相結合。
1.用專業(yè)啟蒙樹班級愿景
以往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輔導員起著主導地位,但有時候往往事與愿違,最后班級發(fā)展為“四不像”。學生是學校的“主人”,是班級建設的主心骨,只有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班級愿景,學生才會圍繞這個目標去奮斗。因此,自入學初,就在各班級由班長自發(fā)組織學生,討論并制定班級愿景,班主任輔導員不再是指揮棒,而是作為旁觀者,起著引導、建議的作用。依靠“工作室”,同學們了解了專業(yè)知識,對自己的未來不再那么迷茫,“我想成為景觀設計師”、“我想成為一流的攝影師”、“我想成為有名的室內設計師”……“開創(chuàng)中國動漫產業(yè)新天地”、“引領世界家裝潮流”、“奧美、銀都”的搖籃……從而形成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愿景,每個班都有班級愿景的良好局面。每個班級有不同的班級文化、班級制度,因此,所對應的班級愿景也各具特色。所有同學圍繞“班級愿景”這個目標而努力,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團結、積極上進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增強了團隊凝聚力。
2.用項目考核選拔培養(yǎng)班團干部
以往在選舉班團干部時,新生之間相互了解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選出來的班團干部都是性格活潑、善于表現自己的學生,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后會暴露很多問題,選出來的班委并不一定適合。藝術設計系依托工作室,以項目為考核機制,選拔班團干部。在選舉前期,首先根據班級民意及個人意愿,有目標地來用項目考核選拔最后人選,如班長,可以通過前期專業(yè)教室的日常管理為測試項目,考察有意愿當班長的學生,根據各自的組織協調及應變能力,確定班長人選;如學習委員,可以將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作為測試項目,每人負責一個專業(yè)主題,來考察他是否能在同學中起到積極向上的榜樣作用。
班團干部重在培養(yǎng),藝術設計系以項目負責人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干部,系團委通過新銳訓練營、戶外素質拓展等方式對班長、團支書等進行培訓及鍛煉,班級層面則以項目負責制,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逐步培養(yǎng)班級的班團干部。
3.用專業(yè)特長開展班級活動
傳統的教育管理過程,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學?;蛘邔W院組織的一些活動,如報告會、動員會、講座、座談等等,尤其是對于藝術專業(yè)的學生,這些形式的活動更加顯得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靠“工作室”這個平臺,可以突破傳統的形式,“我的班級我的團”等活動緊緊圍繞專業(yè)特色,如為宣揚雷鋒精神,有的班級開展pk漫畫展——“圖畫”雷鋒,有的班級與系部志愿者一起在南大街“尋找雷鋒”,以5×5米的噴繪布,使用腳印在噴繪布上走出雷鋒肖像這樣一個形式鮮明的閃客方式,以行為藝術的表現向過往游人宣傳雷鋒精神。如以倡導低碳生活、環(huán)保節(jié)能的主題活動,有的班級通過使用空瓶蓋塑造一個“中國地圖”的樣式,紅瓶子則作為目前中國水資源匱乏的城市表現,來倡導大家節(jié)約用水;志愿者用鏡頭記錄下綠V客們的一小時,利用4000多平米的教學樓窗戶組成了“60+”,用車燈投影的形式,來表達光影珍貴低碳生活的理念等活動。這些不拘于形式的活動,結合專業(yè)特色,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就感,并受到了教育。
4.用自己所學“贊”班主任
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中傾注了大量的精力,雖然每個班級總會有調皮的學生,但是班主任做的點點滴滴都記在學生的心頭,藝術設計系的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所學,結合專業(yè)特色,用自己的畫筆描出心中的班主任,用自己的鏡頭記下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在每學期的“最贊班主任”評選活動中,每個班的代表精心準備,自己設計展板,自己設計ppt、做視頻,向大家展示心中最美的班主任。
藝術專業(yè)的學生最好的自我展示方式就是展示自己的作品。為了達到相互交流、共同促進的目的,藝術系團委每年會舉辦2期技能節(jié),以賽促學。同時,學生定期會以班級作品、課程作業(yè)、畢業(yè)設計等形式在展廳展出自己的作品,內容涵蓋模型創(chuàng)意、視頻短片、動畫短片、手繪、包裝、商業(yè)展示等,形式豐富。一方面,通過展示過程,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閉門造車的設計只會讓自己漸行漸遠;另一方面,這種展示形式也可以促進學生能花更多的精力在學習上,在細節(jié)上精益求精,取得專業(yè)方面的收獲;最后,作品展示時我們依據作品的層次高低擺放不同的位置,作品呈現的方式會使得學生提高自我認同感。
除了作品展以外,班級還定期舉行班風成果展,每個班將一段時間以來班級成員認為最好的作品展出,通過pk,來展示每個班近階段的成果,這種形式極大地鼓舞著同學們,大家紛紛表示,非常希望能夠展出自己的作品。
立足根本,從源頭抓起,藝術設計系班級常規(guī)工作較之以前有了明顯的改變。工作室環(huán)境溫馨,布置各具特色,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章立制,已取得初步成效,每個班級都制定了符合班級特點的規(guī)章制度,賞罰分明。通過多年的實踐,班級提高了凝聚力,各個成員之間相互配合,有較好的團隊協作精神,班級獲獎情況逐年遞增。
以工作室為平臺,從大一到大三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依靠系列活動激發(fā)同學們的正能量,步調一致,樹立共同的班級愿景。每月根據不同的主題,開展富有專業(yè)特色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活動。
以工作室為舞臺,在大二、大三學生中實行作品展示,將在工作室奮戰(zhàn)的成果展現在全系乃至全院學生面前,提高認同感,也使學生們有了歸屬感,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同時,同學們以項目組的形式,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因為一些主客觀原因,高職藝術設計類學生存在一些集體觀念不強、行為習慣不良、自卑等現象,藝術設計系嘗試通過這種緊緊圍繞專業(yè)的班級建設方式,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實現“設計師”的夢想。
[1]藍健,鄧天峰.構建大學生工作室創(chuàng)新團隊的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4):26.
[2]丁榮偉.大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10,(6):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