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慧
語文是基礎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的教育大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激情教學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關注。
所謂激情教育,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育方式來影響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改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在傳統(tǒng)上,小學語文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而激情教學的特點恰恰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缺點,激情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值得期待。
激情教育的成功早有先例,很多外語學校成功的關鍵便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瘋狂英語更是家喻戶曉,眾所周知。瘋狂與激情其實都是興奮的情感宣泄,而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以調動、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都取得了成功,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工作已經刻不容緩。
長期以來,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直是教育界所關注的重點和難點課題。而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興趣。沉悶枯燥與生動活潑的課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的影響可謂天壤之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勢必受到影響,教學效果自然不容樂觀,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是無從談起。而激情教學的應用會有效增強教師教學情感的宣泄與表達,從教學感情上影響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格與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比較保守,這是小學語文固有的學科特點所導致的結果。但這極大限制了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揮,在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學生成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喪失了自主性和學習興趣。而在激情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極富感染力的教學方式,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拓展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
從情感上講,激情是人的一種短暫持續(xù)的情感表達。而在心理學上,激情又是一種興奮激烈的心情。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往往會將自身的注意力與精力集中在某一個事物中,從而減少外界的干擾,提高辦事效率。激情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激情教學來感染和吸引學生,帶動學生也進入一種學習的熱情中,并使學生在學習上充滿激情,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激情教學雖然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式,但是它是以老師的教學情感改變?yōu)橄葘Ш拖葲Q條件的,而激情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自身教學情感以及方式有所改變。小學老師要在把握教材核心的基礎上通過自身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達影響學生,從而帶動學生融入課堂教學,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教學,主動理解掌握知識的核心,而非被動的接收信息。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得到提升,教學效率才會提升,而激情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才有可能成功。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以老師為主,激情教學雖然是以老師情感作為首要前提,但根本上是通過老師的情感來調動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激情教學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思維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應用,改變的不僅是教師本身,更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式,使學生脫離從前單一乏味的課堂,真正融入到課堂熱烈的學習氛圍中,達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效果。這種教學的改變絕非語文一門,而是對整個教學方式的變革,各個學科都可以“取長補短,因地制宜”,將激情教學融入到本身的學科教學中去,從而達到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是學生學習成績、個性培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情感交流互動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和核心,語文教育重在培養(yǎng)小學生人文關懷意識以及情感素養(yǎng),而這也是語文教師授課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激情教學不但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尊重個體的發(fā)展,不斷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且能保證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從而在根本上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這種教學思維模式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實現高效率教學和高質量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