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鏘鏘
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然要教學作文,然而,不僅學生談作文色變,更常聽到周圍的同事抱怨不已:作文難教,學生作文水平提高難等。在抱怨的同時,作文教學日益陷入一個怪圈:學生不想寫,老師不會作。語文教師會寫作文,應該是分內之事,如同美術教師會畫畫、音樂教師會唱歌一樣。然而,美術教師要畫給學生看,音樂教師要唱給學生聽,但語文教師卻長期不寫給學生看。
陶行知曾主張“我們要在做上教,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學”。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同樣,在作文教學中,“做”占重要的位置。所謂“做”,不僅學生要“做”,教師也要“做”。例如習作前的適度引導,教師可先寫下水文,教師的“做”是最好的示范。教師既講又做,學生的學就有了根據(jù),這樣學生寫起作文來就不會感到太困難。
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嘗試“下水作文”,帶學生過河,適時適度地展示給學生聽、給學生看,讓學生真切感到“作文”的“刺激力”,心靈感動,產(chǎn)生共鳴,從而讓學生喜愛作文、敢于作文,并體味作文成功帶來的快樂。
1.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下水先導
很多老師都知道學習中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但不知道寫作教學中同樣如此。很多語文老師在開始作文時,總是擔心引導會限定學生的思維,會占用學生構思和寫作的時間,所以很多語文老師在寫作課時就是布置題目,講明要求,然后把時間和空間都交給學生。于是,教師在講臺上干眼瞪著,下面一片學生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一個個愁眉苦臉,最后看時間所剩無幾,開始生編亂造,草草交差,教師批閱時是一番恨鐵不成鋼的抱怨……這樣的作文課,幾乎成為師生共同的噩夢。
例如講授童話單元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原創(chuàng)童話的習作。對于初一的學生,我認為有難度,如果只是提供范例模仿,又容易變成千篇一律。最后,我采用看圖作文的形式,先給出一張動畫的圖片,限定一個范圍,再讓他們完成小組的故事接龍,極大地激發(fā)每個學生表達和構思的欲望,第二節(jié)課才進行寫作。學生這次的作文寫得很順利,可見寫作前的“導”給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和動力,而學生的故事接龍又給了他們很好的啟發(fā)和示范,寫起來不會無話可說、搔頭弄耳。
2.老師是最好的榜樣,下水先戲
劉國正先生說:“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于和善于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于游泳,鋼琴教師自己要精于彈琴,道理是很簡單的?!薄暗次覀兊睦弦惠呎Z文教育家,無一不是文章能手,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文章藝術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币獙W游泳,必須先下水,要教運動員游泳,教練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由此引申過來。當然,“下水作文”不一定就是教師要完完整整地完成一篇跟學生一樣的作文,有時可以只是一個片段和一個角度的演示。
例如在布置一篇寫人的習作時,我就給學生即興地說了下面一段話:“我記憶中最難忘的一個人,是我的姥姥。她是一位經(jīng)歷過舊時代的勤勞善良的農(nóng)村婦女,纏著小腳,中年守寡,獨自養(yǎng)育自己的幾個子女,但從不抱怨,不守舊。她總是微笑著做她該做的事,一顫一顛地走在前進的路上。于是,我在心里一直都很敬愛她……”
這樣的一些“下水”,能勾起學生一些類似的情感和記憶,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給出自己的作文,而學生總是樂意欣賞教師的東西。哪怕不夠完善,也可以讓學生進行點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所以,教師通過下水作文,不僅給學生做了示范,而且使他們開闊眼界,受到啟迪,帶著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關注身邊小事,更在愉悅中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縮短師生的情感距離。
3.實戰(zhàn)是最好的途徑,下水同游
任何一項技術和能力,紙上談兵都沒用,只有實戰(zhàn)才是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最好途徑。當然,對學生的寫作而言,只有寫出來了才能見分曉。同樣,對于教師而言,能力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不練筆,也許寫出來的東西甚至比不上學生。所以,師生可以一起下水試試水溫,練練技術,甚至一起來場熱身賽,對彼此都是有益無害的。
可見,教師寫“下水作文”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避免教學中的許多誤區(qū)(如最常見的命題作文,命題往往脫離學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老師動手,才會懂得如何評價學生作文,如果一個題目他寫不出,就可以更寬容學生的作文,也可以學習他們作文中的長處;如果一個題目他寫得很好,那講授就有了依據(jù),學生學習也有了方向。這實在是教學相長的好辦法。在作文教學改革之中,教師勤于動筆不僅是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通過寫“下水”文,教師真正體驗寫作規(guī)律,在教學中把寫作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當然,我們不是以作家的身份當教師,無法像沈從文那樣:沈從文在高校任老師時教授寫作課,每次布置一個題目,就從各個角度先寫幾篇,貼在教室的墻壁上,有時甚至密密麻麻地貼滿幾面,讓學生看了以后回去自己寫。我們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靈活一些,如拿出自己擅長的。例如有些教師擅長寫現(xiàn)代詩,有些教師擅長寫小說,不見得非得跟學生同題作文,甚至可以把評語寫得形象可感,風趣活潑些也是一種別具風味的“下水”??傊?,作文教與學的難題,有賴教師身先士卒,而前提是你愿意下水,和學生一道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