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詠
新的歷史時期,社會和家長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發(fā)展精神和靈魂的塑造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的素養(yǎng)、能力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和振興。因此,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高素質的合格教師,勢在必行。新時期,要組建一支為人民服務的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就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內容,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為師德建設注入新的內容。
一、積極提高思想政治、職業(yè)道德的修養(yǎng)
提高政治修養(yǎng)、政治素質。一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因為教師的稱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決定了這個職業(yè)的性質。為此,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學習,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武裝自己:二要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獻身教育、教書育人”的職業(yè)道德,為教育教學注入新思路、新觀念。
教師的職業(yè)是用自己的思想、心靈、行為、知識塑造人的靈魂,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是教師素質的最基本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在樹立為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負責的敬業(yè)精神的同時,努力轉變育人觀念。教師要熱愛學生,愛學生是教師獲得成功的基礎,了解、理解學生,承認個性差異,挖掘個人潛能;尊重、信任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負責。
二、加強自身文化修養(yǎng),做學識淵博的導師
教師業(yè)務過硬不過硬,直接影響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問題。目前,某些教師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解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的要求,“一支筆、一本書”的教學形式已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師要積極利用身邊的一切教育教學條件,如視頻、課件等。改進教學方式,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自身本領迫在眉睫。
要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修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特別重要,教師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做本學科的“專家”,同時還要具備廣博的社會知識,做各方面都了解的“雜家”。要做到這些,教師首先要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改變自我的生存方式,既要有高超的業(yè)務能力,又要有高尚的師德風范。
三、愛崗敬業(yè),做有責任心的教育者
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huán)境完全承擔的能力和行為。教師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教師在每天所做的平凡的工作中,要始終牢記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
敬業(yè)是對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體現(xiàn),是在工作中流露出的優(yōu)秀品德和人格。敬業(yè)的人,會專心致志于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盡義務,努力將工作做好。教師要盡教育義務,有高度的責任心。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yè),對得起學生。
四、以人為本,熱愛學生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構成學校教育的基礎。只有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才會有優(yōu)化教育過程,才能培養(yǎng)和塑造高素質、高質量的學生。因此,教師在處理師生關系時要努力做到“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
具體體現(xiàn)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這個主體不是被動的受教育者,不是消極的適應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教育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應有地位,正確對待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應客觀、公正。評價學生的標準應是具體的,對學生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教師要把愛心奉獻給學生,胸懷寬廣,把學生看做孩子。對于學生來說,他們來自于不同地方、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個性和行為習慣,日常表現(xiàn)也不相同,但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是相同的,他們渴望學到知識的愿望是一致的。在失去愛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學生,他們的發(fā)展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畸形的。因此,教師的愛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很重要,我們要把愛的陽光和雨露灑向全體學生,滋潤每個學生的心靈。我們不僅要愛學優(yōu)生,而且要愛后進生,特別是“雙差生”。
要耐心教育引導學生。教師的教育要真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認識和行動,需要有一個過程。由于現(xiàn)代中學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的發(fā)展還不成熟,往往會出現(xiàn)不良現(xiàn)象,做出一些使學校、教師不滿意的事情。教師在幫助教育學生時,有耐心,有恒心,多做工作,積極引導,不能單純地期望談一次話、開一次會、搞一次家訪就把一切問題都解決。我們必須循循善誘,堅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耐心的教育,做到教育要反復抓,同時也要抓學生行為的反復。
五、為人師表,嚴于律己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啟發(fā)我們,教師的自身建設和良好的修養(yǎng)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自身的良好形象能凈化學生的心靈,激活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每天都在關注老師,品評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悄然無聲地影響他們。教師必須提高職業(yè)道德和智能素養(yǎng),做好教育工作,做“人之楷?!?。師德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要求,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
總之,合格教師要有獻身教育事業(yè)的決心,愛自己的職業(yè)和崗位,愛自己的學校和學生,不斷地學習、充電,使自己的一生成為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的一生,還要勇于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探索新規(guī)律,提出新見解,總結新經驗,跟上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需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