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完美主義和抑郁的關系研究*
    ——自我概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014-08-11 14:40:13張洪英
    陜西開放大學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條理完美主義消極

    陳 紅 ,張洪英,王 暉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陜西 西安 710055;2.西北工業(yè)大學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陜西 西安 710072)

    【教育論壇】

    大學生完美主義和抑郁的關系研究*
    ——自我概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陳 紅1,張洪英2,王 暉1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陜西 西安 710055;2.西北工業(yè)大學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陜西 西安 710072)

    抑郁是影響高校學生最多的負性情緒之一。采用心理量表考察西安大學生抑郁、完美主義和自我概念的特征,分析自我概念在完美主義導致抑郁過程中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以降低抑郁的發(fā)生。分層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完美主義的“行為遲疑”和“錯誤在意”兩個維度對抑郁有顯著預測作用;自我概念對“錯誤在意”和抑郁的關系上有顯著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因此,通過適當措施降低“行為遲疑”和“錯誤在意”程度或者增強自我概念都能夠消弱完美主義的消極影響,可以減少追求完美過程中抑郁的發(fā)生。

    抑郁;完美主義;自我概念

    引 言

    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激烈致使更多的大學生追求完美并逐漸形成完美主義人格。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是指對自己的行為設置過高標準,同時伴隨過多批評性自我評價的多維人格特質(zhì)[1]。追求“完美”的個體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自我強加的高標準;自我評價過于依賴成功和成就;較高的自我批評和恐懼失敗[2]。在完美主義的“嚴格”要求下,個體可能會獲得較高的業(yè)績和成就,但也更有可能產(chǎn)生失望、郁悶等消極情緒而產(chǎn)生抑郁。完美主義的這種影響引起眾多心理學和社會學研究者的關注。在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領域,了解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間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機制,有利于針對不同個體干預完美主義的消極作用,促進完美主義者追求卓越的正常動機,對其健康心理產(chǎn)生正向的引導作用。Frost[3]認為完美主義具有多個維度,其中“錯誤在意” (Concern over mistakes,CM)、“行為遲疑”(Doubts about Actions,DA)、“父母期望”(Parental Expectation,PE)和“父母責難”(Parental Criticism,PC)四個維度具有消極意義,被稱為病理性完美主義維度或消極完美主義;而“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PS) 和“條理組織”(Organization,OR)則被歸納為“積極的成就動機”,具有適應性的意義,稱為適應完美主義維度或積極完美主義。

    已有多項研究對完美主義和抑郁的關系進行研究,但研究結果并不一致。例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消極完美主義維度與抑郁相關,對這些維度的追求是誘發(fā)抑郁癥的危險因素,并對心理治療構成阻礙[4]。Rice[5]研究也發(fā)現(xiàn)消極完美主義和抑郁顯著相關,而積極完美主義維度則和抑郁不相關。張軼群等[6]的研究也表明消極完美主義能夠預測抑郁水平。但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同樣的消極完美主義特質(zhì)的個體,不一定都會產(chǎn)生抑郁[7][8],也就是說消極完美主義并不完全能夠預測抑郁。這說明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在完美主義和抑郁的關系中發(fā)揮作用,并且對完美主義和抑郁都有關鍵影響。

    根據(jù)抑郁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模型(self- regulation model)觀點,抑郁的產(chǎn)生是由于個體喪失了對獎勵線索進行反饋的動機,是一種功能障礙表現(xiàn),產(chǎn)生過程可由個體對自身的看法和評價進行調(diào)節(jié)[9]。因而,理論上自我概念在抑郁的產(chǎn)生中具有關鍵作用。實踐研究也表明,自我概念對抑郁有預測作用[10]。自我概念是人格結構的核心部分,它是個人對自己所有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等)的知覺和主觀評價,這種認識和評價來自于個體的經(jīng)驗和對環(huán)境的認知[11]。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個體會對自己作出較為客觀的評價,能夠積極地悅納自我,從而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作為影響抑郁的關鍵因素,自我概念如何調(diào)節(jié)完美主義與抑郁之間的關系仍然是個問題,這是本研究主要關注的。該問題的探討為抑郁和完美主義關系的具體定位提供依據(jù),不僅利于大學生抑郁的心理咨詢和治療,也利于引導學生發(fā)揮完美主義的積極作用。

    一、調(diào)查對象和方法

    采用方便取樣,利用科學心理學量表對西安市幾所大學的本科生進行測量,共發(fā)放450份,回收有效問卷383份,回收率85%,調(diào)查對象年齡為18.95±0.89歲,其中男205人(53.5%),女178人(46.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相關分析和分層回歸分析,利用SPSS 11.5 完成。

    調(diào)查采用的量表為三種:1)中文佛羅斯特完美主義心理量表(CFMPS)。該量表由訾非等[12]修訂,由5個因子(錯誤在意、條理組織、父母期望、個人標準和行為遲疑) 組成,具有令人滿意的信效度,適合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下使用。2)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TSCS)[13]。此量表是由美國田納西州心理學家H·Fitts編制,由臺灣林邦杰于1978年修訂,對大學生的自我概念進行測量,有很好的信效度。3)抑郁自評量表(SDS)[13]。抑郁自評量表是美國杜克大學醫(yī)學院Zungl965年編制的,信效度高。

    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一)完美主義和抑郁的相關

    由表 1 可見,“父母期望”、“行為遲疑”和“錯誤在意”三個消極完美主義維度同抑郁都有十分顯著的正相關,“條理組織”則是顯著負相關,而“個人標準”與抑郁的相關不顯著。

    表 1 主要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相關結果

    注:*P<0.05, **P <0.01,下同。

    (二)完美主義對抑郁的影響

    采用分層回歸分析,進一步在控制人口學變量之后考察完美主義各維度對抑郁的預測作用。由表 2 可見,只有“錯誤在意”和“行為遲疑”兩個消極完美主義維度對抑郁有顯著的增益影響,“父母期望”的影響不顯著,“條理組織”仍然是顯著的負向影響。

    表2 完美主義對抑郁分層回歸的結果

    (三)自我概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利用分層回歸分析考察自我概念維度對于完美主義和抑郁關系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消極完美主義維度中只有“錯誤在意”維度和自我概念的交互項對抑郁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見表3。沒有其他的自我概念與消極完美主義維度交互作用對抑郁有顯著影響。

    表3 錯誤在意和自我概念對抑郁影響的分層回歸結果

    三、結果和討論

    (一)本研究結果表明:完美主義的部分維度確實能夠?qū)σ钟舢a(chǎn)生顯著的預測作用,并且自我概念在完美主義導致抑郁過程中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

    1.完美主義和抑郁關系分析的結果表明:完美主義的“行為遲疑”、“錯誤在意”、“父母期望”和“條理組織”維度對抑郁有預測作用。

    “條理組織”作為積極維度可以降低抑郁的發(fā)生,而“行為遲疑”、“錯誤在意”和“父母期望”作為消極完美主義維度則更有可能導致抑郁,這與以往的研究一致[12][14]。在控制了性別和年齡因素之后,只有“行為遲疑”、“錯誤在意”和“條理組織”三個維度對抑郁仍然有相當可觀的預測力,只是“條理組織”作為積極維度與消極維度的預測方向相反。該結果提示,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強調(diào)“條理組織”能夠更大地發(fā)揮完美主義的積極作用,同時需要通過認知調(diào)節(jié)等方式弱化個體在“行為遲疑”和“錯誤在意”方面的表現(xiàn),以降低抑郁的易感性。

    2.自我概念作為調(diào)節(jié)變量進一步揭示了消極完美主義和抑郁的具體關系,同樣的消極完美主義維度對抑郁的預測受到自我概念水平高低的調(diào)節(jié)。

    “錯誤在意”維度對不同自我概念類型個體而言具有顯著的差別:同樣是追求完美主義,低自我概念組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如果“錯誤在意”的程度越高,則抑郁的水平越高。而高自我概念組則不會受到“錯誤在意”維度的影響而產(chǎn)生抑郁。田納西自我概念的總分代表了自我滿意、自我概念和自我行動三個方面的綜合。高自我概念者對自我滿意并且行動積極、低自我概念者則相反,對自己的滿意度和行動等方面的接受度不高。Frost等[1]認為雖然完美主義的定義強調(diào)設置過高標準,但對錯誤的過度在意更接近完美主義概念的核心。本研究的結果恰恰驗證了這一點,“錯誤在意”最終是在低自我概念水平上預測抑郁的唯一維度。表明心理干預的重點應放在追求完美個體同時出現(xiàn)“錯誤在意”和低自我概念的情況上。自我概念水平低的個體很少對自我滿意,難以悅納自我,也容易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喪失對獎勵線索進行反饋的動機,因而也更有可能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之中產(chǎn)生抑郁。

    (二)本研究結果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維護有三點啟示:

    1.完美主義能夠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但對完美的追求包含很多維度,今后的心理引導應該更加注重積極完美主義培養(yǎng),避免或弱化消極完美主義維度的影響。

    2.“錯誤在意”是低自我概念者產(chǎn)生抑郁的預警信號。同樣是追求完美,自我概念水平不同的個體之間是否會產(chǎn)生抑郁是存在差異的,高自我概念者產(chǎn)生抑郁的概率較低。如果低自我概念者在追求完美過程中出現(xiàn)較高的“錯誤在意”表現(xiàn)水平,則更有可能導致抑郁,應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一個自我概念低的個體過分在意自己犯的錯誤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xiàn)對自我價值的全面否定,導致抑郁癥狀的產(chǎn)生。

    3.大學生的自我概念正處在發(fā)展和完善的關鍵過程。培養(yǎng)個體較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可以適當?shù)販p少大學生在追求完美過程中抑郁的產(chǎn)生,更好地發(fā)揮完美主義的積極作用。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追求完美的同時更需要追尋內(nèi)在自我的完善。

    [1] Frost R O.Marten P & Lahart C.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90,14,449-468.

    [2] 王敬群,梁寶勇,邵秀巧.完美主義研究綜述[J].心理學探新,2005,25(93),69-73.

    [3] Frost RO, Heimberg RG, Holt CS, et al.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993, 14:119- 126/.

    [4] Flett GL, Panico T, Hewitt PL. Perfectionism, Type a Behavior, and Self-Efficacy in Depression and Health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J]. Current Psychology, 2011, 30 (2): 1-12..

    [5] Dittner AJ, Rimes K, Thorpe S. Negative Perfectionism Increases the Risk of Fatigue Following a Period of Stres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11, 26 (3): 253-268.

    [6]張軼文,甘怡群完美主義對抑郁的影響及人格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4):381-383.

    [7] Martin TR, Flett GL, Hewitt PL.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and health symptoms: a test of a self- regulation model[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96, 3(1:264-277.

    [8] 張秀閣,楊麗,梁寶勇,王 锃,邵秀巧. 以自尊為中介因素的完美主義與抑郁的關系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8,6(3):217-222.

    [9] Strauman TJ. Self- regulation and depression[J]. Self and Identity, 2002, 1:151- 157.

    [10] 陳潔,劉鐵橋,鄭敏婕,陳沖,焦彬,李凌江.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的關系及對抑郁的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ubjvc18(6),799-801.

    [11]周嵐,朱鑫亞,章艷.大學生抑郁情緒和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 ,2010, 25(3):71-75.

    [12] 訾非,周旭.中文Frost多維度完美主義問卷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6,14(6):560-563.

    [13] 汪向東 王希林 馬弘. 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 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出版, 1999.

    [14] 劉敏,趙富才,莊偉,賈緒計. 青少年完美主義與應付方式和抑郁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30(8),717-719.

    [責任編輯 張君寬]

    2014-04-25

    陳紅(1978— ),女,江蘇省泗洪縣人,心理學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講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青年科技基金 (QN0709)。

    G641

    A

    1008-4649(2014)02-0059-04

    猜你喜歡
    條理完美主義消極
    避免消極溝通
    你是完美主義的領導嗎?
    完美是個坑
    按順序?qū)懺挆l理清
    櫻花雨
    清晰的條理來自于分類
    收藏的樂趣
    完美主義是完美,還是完蛋
    海峽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0:57
    家庭教育:你種的是積極樹還是消極樹?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消極保護”不如“積極改變”
    灌云县| 绥江县| 海林市| 武乡县| 射阳县| 韩城市| 石首市| 兖州市| 日土县| 渝中区| 景泰县| 南涧| 吴忠市| 桃园市| 新余市| 高陵县| 扬州市| 渭源县| 苍梧县| 海南省| 靖西县| 木里| 离岛区| 岫岩| 电白县| 苍溪县| 温州市| 调兵山市| 禹城市| 德州市| 鞍山市| 寿光市| 鄂州市| 分宜县| 盱眙县| 普兰县| 噶尔县| 望奎县| 泾源县| 镇宁|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