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熙朋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學工部 ,陜西 西安 710119)
【教學研究】
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提高淺論
雷熙朋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學工部 ,陜西 西安 710119)
本文圍繞如何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這一主題,首先從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和實現學生較好就業(yè)角度進行了意義分析,其次從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基礎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現狀分析,最后從加強基礎知識鞏固、加大英語聽力課外實踐力度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思路對策。
高職;英語聽力;意義分析;現狀分析;思路對策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事業(yè)的高度繁榮發(fā)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加之國家對高職教育持續(xù)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國高職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辦學規(guī)??焖俪掷m(xù)擴大。這對廣大高職院?,F有的辦學條件和師資現狀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以高職英語教學為例,生源規(guī)模增速較快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普遍存在教學師資不足、硬件條件有限、教學過程粗放、教師教學壓力較大、教學研究改革滯后等尷尬現狀,學生英語聽力、口語水平的提高成為廣大高職英語教師大為頭疼的問題和高職英語教學的瓶頸。良好的英語聽力水平是良好英語口語水平的前提,基于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高職英語教學心得和粗淺思考,重點從意義分析、現狀分析和思路對策三方面談一談個人對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粗鄙觀點,以期同行批評指正。
1. 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是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yè)的有力持續(xù)深入推進和我國順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發(fā)展突飛猛進,國際經濟往來空前密切,現代企業(yè)和大量外資合資企業(yè)蓬勃發(fā)展。如同計算機一樣,英語的使用在當今職場已經愈來愈普遍,具有較好的英語聽說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一項基本的素質要求,也是大學生增強職場競爭優(yōu)勢、拓寬個人職場發(fā)展空間的優(yōu)勢砝碼。
2. 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是實現學生較好就業(yè)的需要。
眾所周知,2013年被稱為我國史上最難就業(yè)年,全國有699萬高校畢業(yè)生需要就業(yè);而2014年全國有727萬高校畢業(yè)生需要就業(yè),就業(yè)壓力可謂前所未有;未來幾年內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仍將基本維持這一現狀。面臨如此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高職學生只有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方面多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就業(yè)求職競爭優(yōu)勢,才是唯一出路。在專業(yè)技術背景大致相同的背景下,擁有較好英語聽說能力的畢業(yè)生無疑會受到用人單位尤其是涉外性企業(yè)行業(yè)的青睞,提高英語聽說水平對高職學生提高自己的就業(yè)競爭力會大有幫助。目前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yè)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并不甚滿意,但此亦為英語聽說水平較好的畢業(yè)生提供了脫穎而出的寶貴機遇。
1.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基礎不容樂觀。
2013年,陜西省高職文科專業(yè)錄取分數線為200分、理工科專業(yè)錄取分數線為150分,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高職類院校的高考錄取率,但是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泥沙俱下的局面??陀^而言,單從文化基礎知識角度考慮,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由于單詞量較小、有意識主動性訓練不足,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更是如此。筆者曾對高職大一新生中的某個班級進行了簡單的聽力水平入學檢測,內容為高中低年級水平的一個簡短口語對話內容,結果45名學生中超過70%的學生沒有聽懂對話內容,只有接近20%的同學聽懂了部分內容,而僅有10%的同學基本聽懂。由此可見一斑,現狀確實不容樂觀。
2.現有高職英語師資及硬件不足。
近年來高職院校辦學規(guī)模擴張迅速,但是由于編制有限,英語師資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教師的授課任務量不斷增加,大班教學亦成為普遍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疲于應付,難以實現“精耕細作”。此外,面對急劇擴大的學生規(guī)模,眾多高職院校硬件建設難以及時跟進,教室資源緊張,而對于英語教學所需要的多媒體教室與聽力教室,資源更是緊張,很多學生學完公共英語課程時尚未到聽力教室上過一次英語聽力課程,這較大程度影響了英語聽力教學質量。
3.現有高職英語教學對聽力內容重視不足。
一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多數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仍然以考試為指揮棒,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將大量精力用在對詞匯語法、課文翻譯和習題處理方面,而分配給聽力教學的課時數極為有限;二是由于學生基礎普遍薄弱,聽力訓練耗時過大且效果提高較慢,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授課任務而減少了對學生的聽力訓練;三是班級學生數較多,不利于有效開展聽力訓練。
4.現有高職英語聽力課外實踐不足。
一是高職學生普遍對英語課程存在畏難情緒,課外主動練習英語聽力的主觀能動性不夠;二是高職院校普遍學風不濃,英語學習型學生社團和英語競賽類課余文化活動數量過少、質量不高,缺乏較強的吸引力;三是學校層面缺乏大的作為,教師在課余對學生英語學習關注太少。
1.因材施教,加強基礎知識再鞏固。
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學生而言,基礎知識相對較弱,但是其培養(yǎng)方向亦與本科學生有區(qū)別,更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應用層面,因此對其應按照“夠用為度,應用為主”的原則開展英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必一味強調知識量的擴大,而是應把重心放在基礎知識再鞏固層面,使其對基礎知識由彌補短板轉向基本掌握,再由基本掌握轉向較為自如地應用。根據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建議對其繼續(xù)加強英語音標知識、基礎詞匯、語法句型和簡單對話內容的再鞏固學習。在此過程中,應避免齊步走,宜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根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分類教學。
2.擴充英語師資,加大硬件投入。
良好的師資與教學條件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高職院校應堅持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在此提出兩條建議:一是在編制有限的現有條件下,及時選拔招聘優(yōu)秀外聘專職英語師資,簽訂相對穩(wěn)定的勞動合同,使其與正式在編英語教師同工同酬,為其繳納五險一金,使其共享學校事業(yè)發(fā)展成果,在擴充編制時優(yōu)先從優(yōu)秀外聘師資中選拔人才。如此,在解決了師資問題后就可以細化教學分工,從而有效化解教學壓力。二是千方百計、抓早動快,及時加大教學硬件投入,使教室數量尤其是多媒體教室與聽力教室數量能夠滿足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聽力教學需要。在此呼吁高職院校領導始終把教學工作視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把教學質量視為頭等大事,著眼長遠,以質取勝。
3.改革教學方法,加大聽力訓練。
根據語言學中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先決條件。英語“聽說讀寫譯”五大基本功能中,聽力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這如同一個人即便不認識字但是最基本要能聽得懂別人講什么。因此,要加大現有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力度,加大對英語聽力的訓練,這是加強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體現,是破解聾啞英語的有效途徑。在此建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劃撥出專門的課時對學生英語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每一單元的學習中至少保證1課時的聽力教學;同時,針對不同專業(yè)特點有選擇性地編訂行業(yè)需要的校本英語聽力訓練素材,加強聽力訓練的專業(yè)針對性。
4.倡導“五個一”,加大英語聽力課外實踐力度。
英語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大量的課外實踐是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學校應該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加強對第二課堂的引導。一是利用好校園廣播播放空中英語,營造良好英語聽力訓練大氛圍;二是倡導學生利用早讀、午間、晚自習、晚寢前等時間收聽VOA、BBC等英文廣播,常灌耳音;三是在校園網站開辟英語學習專欄,開發(fā)制作英語聽力微課程資源,上掛內容豐富、難易程度分明、趣味性強、時代氣息濃、時間短見效快的英語聽力學習資源,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點擊下載學習;四是倡導學生每個月聽學一首英文歌曲,聽學一篇英文原聲短篇詩歌散文,觀看一部英文原聲電影;五是每學期組織一到二次英語聽力競賽活動。
提高廣大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是切實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輸送用人單位滿意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們需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加大探索力度,切實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凸顯高職辦學特色、實現高職辦學目標。
[1]王靄先.循序漸進 提高聽說能力——試談教聽說課的一點體會[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87,(03).
[2]任素貞.策略教學法與外語聽力教學[J].外語界,2003.
[3] 徐小貞.高職英語教育理論與方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王愛萍]
[電大動態(tài)]
我校印發(fā)《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
本刊訊 為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信息化建設成果,科學謀劃我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經過大量的調研論證和多次修改,日前,我校正式印發(fā)了《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全七章)。
第三章明確了我校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突出重點;需求驅動,務求實效;立足高端,跨越發(fā)展的建設原則和構建以“云學習”為核心的資源數字化、應用集成化、傳播智能化的信息環(huán)境,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學校全方位發(fā)展的目標。
第四章提出了建設完善先進的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以信息共享和互聯(lián)互通為核心的“智慧校園”;建設高效節(jié)能的云數據中心;以下一代廣播電視系統(tǒng)為基礎探索數字電視學習平臺的建設;實現教育科研資源普遍的數字化;建設高水平數字校園基礎支撐平臺;升級各業(yè)務信息系統(tǒng),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建立專業(yè)高效的信息技術管理服務體系等八項主要建設任務。
第五章確定了帶寬擴容工程、“智慧校園”工程、云數據中心建設工程、下一代廣播電視系統(tǒng)學習平臺、“網站群”系統(tǒng)工程、校園網性能提升工程、中心機房改造工程、課程資源建設等重點建設工程。
(資源建設與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供稿)
2014-02-19
雷熙朋(1978— ),陜西省武功縣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講師,教育碩士。
G718.5
A
1008-4649(2014)02-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