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尚泉
〓〓數學教學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lián)系,從小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入手,從問題出發(fā)進行學習和研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逐步形成數學應用的意識和數學應用的習慣。
〓〓一、聯(lián)系生活發(fā)現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與生動、豐富的兒童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才便于兒童理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親身經歷將生活原形抽象為數學模型的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給學生架設好生活與數學之間的橋梁,讓數學學習與生活經驗相匹配,在數學學習中教會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思考、解決生活實踐中經常發(fā)生的各種數學問題。逐步養(yǎng)成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數學應用習慣。例如:平常同學坐車的時候,票面上打的座位號只有一個數字,我們只要對照號碼入座就可以很快找到位置。但如果到電影院里還是按照這樣的辦法,觀眾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很困難,會給觀眾帶來了不便。但是我們去電影院觀看教育片的時候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是為什么?通過讓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想來看,就會發(fā)現電影的座位編號,用到了數學中《位置》的坐標的知識。這樣讓數學教學把“身邊數學”引入課堂,做到課內外知識與生活相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讓學生感知生活,去體會數學的價值。
〓〓二、在生活中體驗數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活動中,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自己收集有關資料并介紹給學生,也要鼓勵學生自己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數學知識應用的具體案例,并互相交流。我通過讓學生觀察一些例子,比如,平時打七五折的商品無人問津,可是到了節(jié)假日搞一下活動,買200元送60元購物券活動,消費者覺得很便宜了,所以都搶著購買,我通過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想來看待去算一下,就可以發(fā)現其實并不比平時優(yōu)惠。這樣的促消相當于260元的商品200元出售,相當于打七七折,比平時還要貴。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為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及時收集和整理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材料,以補充、替換課本中的例題或習題,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構建生活化的課堂,讓學生在“生活”和“數學”的交替中體驗數學,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學生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生活中的事物的數量和規(guī)律,享受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讓數學應用于生活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習慣時,要注重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描述客觀事物與現象,尋找其中與數學有關的因素,收集數學應用的事例,加深對數學應用的理解和體會。學是為了用,用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作為教師,我在教學中善于搜集身邊的數學應用實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實例中發(fā)現數學信息,既能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fā)展,體現數學的價值,又能讓學生在搜集身邊的數學應用實例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勇氣和信心。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讓學生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平常我們去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fā)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將數學應用到身邊的生活中去,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不但可以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而且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動力,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聯(lián)系實際、善于搜集身邊的數學應用實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數學應用背景和機會,使學生從生活的實踐中領悟到數學知識。
〓〓責任編輯〓鄒韻文